芜湖9#地块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规划设计背景1.城市区位: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的区位,自然资源,交通优势和芜湖的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位于安徽省前列,是安徽省经济中心之一。安徽省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纵深与腹地,就安徽而言,芜湖是最具备与长三角对接条件的城市区域。芜湖与长三角一衣带水,人员交住密切,风俗习惯相近,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有诸多共同之处。2.芜湖城市发展趋势:■芜湖市城市发展方向的现实性选择是向南和向东向。■芜湖市域城镇体系为组团式空间结构,具体为“一个主中心、三个副中心,三条城镇发展轴、六个城镇组团;。■“一个主中心”是指中心城市芜湖市。■“三个副中心”是指南陵县城、繁昌县城及芜湖县城。■“三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芜湖——三山——繁昌——孙村的城镇发展轴芜湖——许镇——南陵——三里的城镇发展轴芜湖——六郎——湾址——三元的城镇发展轴■“六个城镇组团”:三——峨组团、繁——荻组团、许——陶组团、南——弋组团、三——烟组团、湾——六组团。3.城市经济:经济全球化为芜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沿海地区尤其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迎来一个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新高潮。芜湖的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吻合,芜湖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办公室”。芜湖具备吸引国际国内服务型外包企业投资的诸多有利因素。临近制造产业带和人口密集地区、环境容量大、滨江、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市场进入成本低、有一定城镇依托地区等。可以预期,芜湖的良好投资和所具备的经济成长空间,将成为国际国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4.城市文化特征: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长江自城市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芜湖就处在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得江城芜湖,兴于两千年前,昌盛自唐宋之际,历经兴衰。到近代,已发展成为安徽省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第二章规划设计概况一、概述1.本项目占地16.0965公顷,开发产品类别为高档商品房住宅;总建筑面积为54890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64740㎡,含住宅建筑面积449907㎡,配套公建建筑面积14833㎡;地下机动车库建筑面积为68080㎡,地下非机动车库建筑面积为16084㎡。其容积率为2.89。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技术标准与规范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芜湖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07年8月26日)》;4)芜湖市规划设计院《芜湖市镜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11月)》5)甲方提供的基地地形图及任务书6)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7)国家、芜湖市有关居住区与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第三章规划设计原则a.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准则,符合城市规划统一规则,适应芜湖市人文、历史、地理、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b.创造一个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铺设恰如其分的交通、绿化系统、组团布局、空间秩序等,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整合,为住宅的商品化开发,社会化管理和循序实施创造条件。c.结合芜湖当地特定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当地具体情况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以“前瞻性”和“可续发展性”为方针。使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均好、新颖,交通方便、流畅,环境优雅,楼房朝向良好。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创造出有特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区。成为芜湖市独具特色的限价房区域,同时也为芜湖地区的整体的形象做出贡献。d.力争在设计理念、建筑形式和风格、建筑技术和材料设备上有新的突破,增加高科技的含量,通过多种设计手法,融自然、生态、休闲、景观于一体,建成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自然、生态型住区。第四章总体构思和系统设计1、设计理念:塑造城市形象;营造街区生活新模式;a,塑造城市形象延展城市空间界面本案设计有两条轴线贯穿整个小区。南北向生活轴串联起五个组团,东西向景观轴线连接城市道路和内部豪宅组团,结合组团入口的开放空间,形成围合状的空间结构,将社区开放绿地景观与城市共享的同时,又将西侧水体景观与社区互动,开放空间的塑造延伸城市界面,营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使住区成为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平台。b,营造街区生活新模式尺度适宜的邻里单位在住区的设计上增设组团入口大堂,以此提高居住档次;小区组团内部形成组团中心景观,延展了景观的可达性,体现住户单元的景观均好性。集中的社区配套中心集中式的社区配套布置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地块的西北角,与五个住宅组团隔河相望,在形成社区中心独立感的同时,又有利于汇聚人气,方便居民的生活。有特色的社区道路断面设计在社区道路断面设计上,车行道增设临时停车空间,步行道结合边界绿化,设置景观休闲场所。重要社区节点设计在城市主干道相交的社区节点上,考虑以灵活的建筑布局围合成城市界面空间,以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展示城市形象;而在住区道路相交的节点上,结合开放道路和组团入口的开放空间,设置步移景异的城市界面景观空间。2、日照间距:*所有的房子的朝向良好,符合当地的日照需求和使用心理。*高层之间间距满足最小30,北侧建筑高度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5倍,且符合每户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时间不小于2个小时的标准规范。3、交通:*道路设计主要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思路,使交通简洁便利,流线清晰。以改善本地块人行安全。做到车行道在外围,人行道在内。*居住区内部为贯穿型交通路网,符合人车分流,通而不畅的设计原则。*居住区内小区级道路面宽6米(双车道),组团级道路面宽不小于4米。*每幢高层建筑均设有一个长边的消防扑救面和一个不小于15米x8米的消防登高场地。*该居住区在设计中考虑地面临时停车和地下停车相结合的停车方式,其车位数量为总户数的90﹪以上,满足居民的停车要求。*自行车停放部分利用高层住宅基础较深的原则便于居民就近存放。自行车停放以每户芜湖当地标准设置。4、绿化景观居住区的绿化和道路入口景观结合入口大堂,形成温馨的生活景观空间。开放的商业广场景观绿化与集中绿化景观带相结合,引导城市商业人流,营造出自然的景观主轴。在住区绿化景观塑造上,引入开放社区景观空间设计手法,将社区开放绿地景观与城市共享的同时,又将城市水体景观与社区互动;设计中很好得把水景引入住区中,使内外景观空间相互渗透、连续流畅,情趣变化,给人带来花园庭院的享受。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结合设置,使建筑不用脱离在自然条件之外,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居住区绿地系统分为小区集中绿地和住宅宅前屋后形成的组团绿地,可供居民休憩游玩。入口集中设置大型集中绿地和贯穿的绿轴,提高环境层次,改善居住质量,使之成为公众交流活动的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尽量拉大建筑间距,不仅缓解了居民对居住空间的压抑感,而且也使得宅前屋后绿地扩大,与中心绿地连片,浑然一体,精心设置的建筑小品,广场喷泉,丰富及美化了环境。居住区总绿地率为40.1%。第五章单体设计住宅设计中力求作到以下几点,体型系数小,房间齐备,套内安排卧室、起居、餐厅、储藏等基本空间,并参照甲方提供的要求标准进行了房间面积和面宽的设计,小区以市场上的三房房型为主,形成高品质社区。房间公共空间及私密空间没有相互干扰,交通顺畅,起居厅和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并设有入户的过渡空间,所有房间都直接采光,并保证日照的要求。1、户型特点:努力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四明”设计,每户均保证明厨、明卫、明卧、明厅的四明格局。·每户均保证两到三间居住空间朝南,每户均保证两间居住空间朝向主要景观。·卧室设置大玻璃窗,转角玻璃的设置,以及起居室门为落地玻璃门,保证了更加良好的日照采光及优美的景观视野,并与室外的绿意相连,提高了生活品位。·起居室开间均基本保证在3.9m以上,主要卧室基本保证在3.3m以上。·部分户型利用屋顶退台设置屋顶花园,形成空间绿化的第二层次,既增加了屋顶的利用率,又丰富了建筑的外观。·所有房间保证足够的窗地比。·智能化管理: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我们更加充分考虑住宅信息化、智能化,这主要体现在住户与社会的联系,即每户预留internet接口,并设置电脑控制的自动监控系统,从住宅单元门起,直至室内火灾、煤气报警系统,这些组成一个网络由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三表出户计费系统通过户内表具上的传感器在物业管理部门的打印上输出,代替机械的三表出户,亦可使用小区内的一卡通,实现多种功能。2、立面设计在高层住宅立面处理上,我们将对现代与古典相结合,强调竖向线条以及纵伸感,使其具有一种明显的垂直性的竖向构图,使建筑更具挺拔感。使其既保留烂漫主义风格的韵味,也不失现代感。立面丰富而不烦琐,温馨耐看。住宅充分体现传统居住建筑,雅致温馨,典雅大方的风格。立面设计在充分尊重周边文化氛围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追求一种较纯粹的,略带修饰的居住建筑风格。采用了一些局部装饰与线脚,使立面丰富而不烦琐,温馨耐看。另外,充分利用玻璃、金属等材料来加强建筑轻盈、灵秀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融入周围环境。色调方面则以柔和明快的浅色调为主。建筑物造型结合顶部局部退台形成高低错落的立面轮廓,使其内外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建筑画面。第六章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类别数值单位备注用地面积160965㎡总建筑面积548904㎡地上总建筑面积46474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49907㎡配套公建建筑面积14833㎡其中商业建筑面积10304㎡含公共厕所等入口大堂(不含物业用房)1100㎡部分物业用房在其二层社区服务中心1656㎡物业用房1773㎡包括消防控制室、配电、弱电机房等地下总建筑面积84164㎡其中住宅地下室建筑面积16084㎡地下机动车库建筑面积68080㎡绿化面积64550㎡容积率2.89建筑密度14.69%绿化率40.10%总户数3947户其中(70㎡≤建筑面积≤90㎡)的户数1514户(90㎡≤建筑面积<140㎡)的户数2241户(200㎡≤建筑面积)的户数192户总人口数12630人户均人口3.2人/户机动车总停车位3614辆其中住宅地面停车114辆(70㎡≤建筑面积≤90㎡)的0.6辆/户地下停车3420辆(90㎡≤建筑面积<140㎡)的1.0辆/户(200㎡≤建筑面积)的2.0辆/户商业地面停车62辆0.6辆/100㎡入口大堂、社区服务地面停车11辆0.4辆/100㎡物业地面停车7辆0.4辆/100㎡住宅机动车停车率0.92辆/户非机动车停车位6799辆其中住宅非机动车停放地下停车5633辆(70㎡≤建筑面积≤90㎡)的1.5辆/户(90㎡≤建筑面积<140㎡)的1.5辆/户(200㎡≤建筑面积)的无要求公建非机动车停放商业地面停车1030辆10辆/100㎡入口大堂、社区服务地面停车83辆3辆/100㎡物业地面停车53辆3辆/100㎡楼栋面积表楼号性质层数一层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户数1#楼一层底商331489211446181922#楼纯住宅33674203576181983#楼纯住宅33644183755621965#楼纯住宅33644183755621966#楼纯住宅33439135304231327#楼纯住宅3333710183313998#楼底层架空住宅3352916516504649#楼底层架空住宅33529165165046410#楼底层架空住宅33529165165056411#楼一层底商3317802543268519212#楼纯住宅2784720085137116213#楼一层底商278891104339910415#楼一层底商3315382650979825616#楼纯住宅33376120253469817#楼纯住宅33413120613469918#楼纯住宅334001292339913119#楼纯住宅338002584779826220#楼纯住宅3384724532137119821#楼纯住宅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