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孙念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一、园林艺术的含义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四、园林的功能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第二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一、中国古典园林筑山理水的设计理念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意境设计三、中国园林的建筑设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第三部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及景观分析一、景的含义二、赏景与视距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第四部分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中国皇家园林赏析二、中国私家园林赏析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一、园林艺术的含义1、园林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和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优美的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具体讲:园林是以地体为基础,以生物(主要是植物)山石、建筑等为主要素材;以美的各种规律为指导原则;以景为单位;以自然为师;以生态环境科学为依据。通过设计师融多门艺术、立意构思、规划设计、匠师精心施工所创造的多维空间而供人们游憩生活的美的境域。2艺术艺与术为同一概念,“艺犹术”。其一开始为才能的意思,所谓技能、技术、技艺、技巧等。以后逐渐转化借用为方法和手段。“艺、术”即欲达一定目的所借用的手段、方法。艺术涉及的内容广泛:文学、绘画、书法、表演、雕刻、建筑及园林艺术等。3、园林艺术——研究园林创作的理论与方法的学问(1)园林艺术内容包括:艺术美原则在园林中的运用风景构图艺术在园林中的运用园林规划设计(布局)的艺术构思园林各造园要素的艺术布局(2)园林艺术的特点内容上的概括性(概括集中的典型性)形象上的可感性(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创作上的新颖性(独特新颖的创造性)创意上的情感性(真挚热烈的情感性)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形成了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在中国园林体系中,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有“囿”、“圃”。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此时期园林特点:⑴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⑵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⑶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发挥其园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⑷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此阶段园林的特点:⑴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⑵园林包含城市,“城市在园林中”;⑶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⑷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⑸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⑹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须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1)人工山水园林: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中型在0.5与3公顷之间,大型在3公顷以上。(2)天然山水园林: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2、按占有者身份分(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闲的园林。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3)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2)江南类型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3)岭南类型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四、园林的功能主要功能有:1、狩猎(或称围猎)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2、游玩(或称游戏)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3、观赏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4、休憩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5、祭祀古代的陵园、庙园等。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1、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活资料,是谈不到造园活动的。《礼记·札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2、石器时代即便是到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时期,有了典型的村落,如西安半坡村,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已出现,用手制的形态和花纹都很精致的彩陶,有些陶器上还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但该时期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十分低下,也只能提供极其微小的多余东西。3、殷商时期(园林起源):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园、圃、囿等字的出现。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是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狩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所以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4、秦汉时期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周围三百里,内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秦代的理水技法已有相当的水平,不仅以水造景,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的结合起来。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如:秦代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成为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3)初步开创了池中人工堆土叠山的造园形制。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由此开始。它不仅成为历代皇家园林创作地山的主要模式。还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为应用,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技法。5、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1)社会动荡、民生凋蔽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a、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b、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也导致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也成了一种浪漫风习。(3)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主要表现在: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三国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岩等。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来了,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苏州已经开始出现私家园林魏晋园林特点:(1)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私人园林的勃兴是这个转折时期最重要的标志。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私家园林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东晋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祖孙的始宁园,南朝梁萧绎的湘东苑。(2)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3)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佛寺园林的建造,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因此,他们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要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要靠树林,这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要地势凉爽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庙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6、隋唐(园林的全盛期)(1)时代背景隋、唐推行均田制,在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并奠定其在宋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国势的进步和发展。(2)经济文化持续繁荣与成就贞观之至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A、文学艺术方面: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在弘扬汉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甚至外国文化,呈现出群星灿烂,胜极一时的局面。绘画领域:除宗教画之外还有直接描写现实生活和风景、花鸟的世俗画;按题材区分画科已具体化,花鸟、人物、神佛、鞍马、山水等均成独立的画科。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例如,大诗人王维描写山野、田园的如画自然风光;同时,山水画也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更为明显。B、建筑艺术方面: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或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善的梁架制度、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装修、装饰。C、观赏植物方面: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也能引种驯化、移栽异地花木。还有嫁接法、灌浇法、催花法等技术利用。(3)建筑技术方面的特点:A、规模宏大、规划严整B、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