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上材料分析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①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②上述材料中的“公”指何人?③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①上述材料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②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③该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态度和做法?④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5、阅读下列材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杀害时留下的遗言。(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什么人?(2)他为什么感到无力回天?(3)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列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7、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②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③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8、阅读下列材料:“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②起义胜利后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9、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A、民报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D、公车上书请将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_;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__________;(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师夷长技“——()——三民主义——()(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10、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1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1)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2)这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3)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材料二“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①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诞生?②材料二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决议?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3①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②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③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是指什么事?④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⑤作为青年学生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这次运动有何意义?14、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①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②“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③长征中的哪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④“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材料2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材料3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1)材料2、3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2分)(2)材料1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8分)(3)比较材料1、2,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去那无进的宝藏,流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请回答:(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4分)(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2分)(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18、阅读材料: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请回答:①“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领导人是谁?②结合材料谈谈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9.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并回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2)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3)“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4)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朝代(政权)的名称。20、毛泽东起草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摘录:“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三年以来”时间范围是?指的是什么时期?4(2)、“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它是从哪一历史事件以来?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3)、这“三十年”当中,除了“三年”时期,中国人民还经历过的三个革命斗争时期依次是:A、时期B、时期C、时期(4)、“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什么?21.阅读下列材料:“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1)这部书是谁写的?(2)《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什么?(4)“师夷长技”的具体作法有哪些?22、阅读下列材料“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力。……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请回答①.此引文出自谁写的文章?②.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③.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信念?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传单):中国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杀戳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二(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请回答:①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于哪次运动中?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由哪个阶层发起?②材料二中的“外争国权”具体要求是什么?国贼具体指哪些人?③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材料2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25、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