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1一、课程设置.......................................1(一)设置依据.................................1(二)课程定位.................................1(三)设计思路:...............................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2.教学模式与方法..........................23.教学效果评价............................2二、课程目标.......................................2(一)知识目标.................................2(二)技能目标.................................2(三)素质目标.................................3三、课程内容和要求.................................3四、实施建议.......................................9(一)教学基本要求.............................91.师资要求................................92.实训基地................................93.仪器设备..............................104.课程资源..............................10(二)教学建议...............................101.教学模式..............................102.教学方法..............................113.教学手段..............................11(三)教材选用...............................111.教材选用..............................112.教材开发..............................113.参考资料..............................11五、学生考核与评价...............................11六、教学项目设计.................................12教学设计一:..................................12教学设计二:..................................14教学设计三:..................................16教学设计四:..................................19教学设计五:..................................211《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参考学时:48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编制团队:基础教研室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依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要求,同时兼顾全国护士资格证考试内容,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开设。(二)课程定位病理学基础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是研究疾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过程和转归的科学,重点是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组织形态、功能及代谢变化,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疾病诊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解释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病理学基础》开设于第二学期,共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8学时,实训课10学时。(三)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对授课内容进行重组,按照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理论课的安排是先学习总论,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病理变化的共性规律,掌握2疾病的基本病变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再学习各系统疾病的病理内容,联系基本规律掌握各系统代表性和重要的疾病的特性。实训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参观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通过学习构建基础理论模块、临床应用模块及选修模块,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为其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2.教学模式与方法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3.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笔试与操作考试、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引入多元主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实用性、客观性。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掌握常见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4.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二)技能目标1.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能够识别基本病理过程,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2.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3.能够应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认识局部病变与整体发展的联系,疾病3发生发展的普遍与特殊规律。(三)素质目标1.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2.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3.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4.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学习任务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建议学时一级栏目二级栏目1绪论与疾病概论1.绪论2.疾病概论知识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2.掌握健康、疾病、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及意义。3.熟悉病理学研究方法,疾病的病因及发病的规律。4.了解病理学的地位、学习方法、发展史。5.了解传统死亡的概念及各期的特点。技能要求:1.会描述组织器官的肉眼病变及镜下改变,培养临床观察能力2.能了解尸体解剖的工作程序及临床病理意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意识。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24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2.损伤3.修复知识要求:1.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2.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3.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过程。4.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过程。5.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6.了解调亡的概念。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2.能用各类型损伤的形态学变化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3.能识别正常和异常肉芽组织,能运用肉芽组织的形态学特点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理论:3实训:1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2.血栓形成3.栓塞4.梗死知识要求:1.掌握淤血的概念及后果,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栓塞、梗死类型。2.熟悉血栓形态、结局,栓塞、梗死对机体影响。3.了解出血的概念、类型。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肺淤血、肝淤血、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2.能运用肺淤血、肝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3实训:14炎症1.原因2.基本病理变化3.局部和全身表现4.炎症类型知识要求:1.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和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类型。2.熟悉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3.熟悉炎细胞的类型、作用。4.了解炎症介质的类型、作用。理论:3实训:155.炎症结局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会描述不同类型炎症的病变特点。2.能解释常见炎症的临床病理联系。3.能识别炎症的不同类型。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5肿瘤1.概念2.特征3.影响4.区别5.命名及分类6.癌前病变等7.举例8.原因及发病机制知识要求:1.掌握肿瘤的概念、大体形态和肿瘤镜下结构、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病变。2.熟悉常见肿瘤的特点。3.熟悉肿瘤的命名方式4.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初步识别肿瘤,并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点。2.能说出肿瘤的生长方式,能解释常见恶性肿瘤的扩散途径。3.能说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4.能解释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3实训:16常见疾病各大系统常见疾病知识要求: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高血压病的各期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2.掌握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3.掌握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4.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分类、临床病理联系5.熟悉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概念、病理变化6.熟悉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7.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8.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联系。9.熟悉肝硬化的概念及病理变化。10.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子宫颈癌、乳腺癌理论:6实训:2611.了解高血压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2.了解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13.了解间质性肺炎14.了解慢性浅表性胃炎15.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6.了解肝硬化的原因17.了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的病理变化特点。2.能解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病理联系。3.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大(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4.能解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大(小)叶性肺炎、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5.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慢性胃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特点。6.能解释慢性胃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7.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8.能解释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与肿瘤患者的沟通能力。7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2.结核病知识要求: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及临床联系。2.掌握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3.熟悉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了解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理论:2实训:17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肝炎、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