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对研究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一旦掌握终生受益。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和“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贯穿小学数学教材的两条主线。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且人脑有两个半球,左脑偏重于抽象逻辑思维,右脑则偏重于形象思维,只有两脑同时并用和开发,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说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包括“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巧妙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往往会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从“数”的严谨性和“形”的直观性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展了解题思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新的人教版教材越来越重视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教材中更多地体现数形结合的图片和思考过程,还在新教材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编排了“数与形”,较集中地出现数形结合的例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些老师在数形结合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的程度不够。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合理地教学。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虽然教材呈现的图片资料没有低中年级丰富,但实际上更需要教师去分析教材,寻求数形结合的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因为尽管这时的孩子抽象思维有所发展,但由于知识的难度系数增加,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形象思维来帮助理解。例如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无论是新课的教学还是课后的拓展提升,我们都要强调和培养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来理解数量关系。但部分教师只是在新课教学时草草做了一下示范,他们更重视通过重点句画标数量关系,再套用数量关系解题。如求比较量就用单位“1”的量乘对应的分率,反之求单位“1”的量就用比较量除以对应的分率等等。但这种方法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题意的,一旦题目复杂些时,出错是在所难免的。其次,部分教师在数形结合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形结合习惯的培养。有的教师他知道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他也努力去呈现这个过程,学生也理解了。但等到学生自己做题时,却不会做了。归根究底是学生没有自觉运用的意识,忘记了要用这种方法去解题。在小学阶段,数形结合的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只是刚刚起步,小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并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除了教师的示范外,还要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更要让学生明白,遇到难题时,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当这种运用意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习惯就自觉形成了。第三,部分教师过度“重形”,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对“形”的忽略相比,还有一种是对形的过度重视。不管是什么样的题目都要求学生必须摆实物、画示意图、线段图。事实上,形只是数的辅助,在新授课时,我们有必要要求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方法。但随着知识的掌握,学生解题熟练度的增强,有的学生并不需要借助这种外在形式,他已经可以直接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也就是说,这时数形结合是在头脑中完成的。那我们就不要求他一定要把这个图画出来。数形结合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只要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有运用数形结合的意识,能运用这种方法解题就可以了。过分强调“形”反而使学生无法摆脱形象思维,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哪些地方需要数形结合,如何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为教学服务呢?一、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难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算理,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掌握算法。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是每个老师在计算教学中要特别考虑的问题。算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如何把它简单的呈现出来,数形结合很重要。例如分数乘分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一张纸表示1公顷,先涂出这张纸的,再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一份,这样就是公顷的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一份再平均分成5份,这样就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教学×时,也同样结合图形进行教学,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法则。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形结合”的过程,有了表象的支撑,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理解算理。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所有解决问题的教学。从一年级的求比多比少问题、二年级的倍数问题到中高年级的和倍、差倍、相遇、追及、分数、比例问题,包括数学广角里面的植树问题、包容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等都应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示意图、线段图、集合图、列表等方式表示出来。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明了,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拓宽思路。通过数形结合,呈现较为具体直观的数学符号,有利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1:“鸡兔同笼”的内容,在二年级有,五年级也有。如何让只有二年级的孩子们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呢?这里运用到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动笔画一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可以马上就改。比如:鸡兔同笼,有6个头,2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到有2只鸡,4只兔。大多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是难,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直观,感觉就是有趣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直观思维活动的,但小学应用题所明确的数量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理解,这是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如把应用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用恰当的、形象的图形表示出来,就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问题。数形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几何知识体系,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徐利治说: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有些题目的题意比较抽象,部分学生理解有障碍。如果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则可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例如:例:明明做了这样一面小旗,如图,以BC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红色部分与绿色部分的体积比是()。这样的一道题错误率是70%-80%,为什么错误率会这么高呢?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只看到:在长方形里,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认为旋转后的体积也是相等的。如果学生有数形结合的意识,能够把旋转后的图形画一画,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通过画图,学生可以看到整个图形旋转后是一个圆柱,其中绿色部分是一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它的体积是整个圆柱的,那么剩下的红色部分的体积应是整个圆柱的,红色部分与绿色部分的体积比应是2:1。在几何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用“形”解释、演示,帮助理解抽象的“数”,激发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画图的方法,感受到数与形结合的优点,养成根据题意画图帮助理解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数形转化的能力,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补互助,相辅相成,就能为学生长远的学习奠定好的学习方法。四、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函数思想。小学数学中虽然没有学习函数,但已经开始渗透函数思想。例如在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将“座位”平面图形抽象为比较形象的“直角坐标系”,建立“数对”与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到,有了坐标后,整个平面就结构化了,可以用一对有顺序的数来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有了对直角坐标系的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正、反比例关系”时,就可以把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实际上就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借助于形象的图象,来深入理解抽象的函数关系,例如,直观感知两个量的相依相存关系,当成正比例关系时,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并且是线性增加;当成反比例关系时,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反而减少,根据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量变化的极限状态,一个量趋于无穷,另一个量趋于零。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高效率地学好数学知识,更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