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吕弗及其的作品•15岁,在巴黎发起了大众电影俱乐部。这个俱乐部聚合了很多喜欢电影的青年人,一起对电影进行研讨。•16岁,结识了巴赞。在《电影手册》的编辑部,特吕弗的电影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了一个几乎与巴赞齐名的优秀的电影批评家。•25岁,在意大利跟随著名电影导演罗西里尼学习电影导演技术。特吕弗多元化的创作(按题材划分)•(1)改编作品:•1960年《枪击钢琴师》•1966年《华氏451度》•1968年《黑衣新娘》……•特吕弗从这些文本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达到他的目的,而很少忠实于原作,它们多半只是简单的柱子,上面悬挂着特吕弗的观念和结构的旗帜。•特吕弗的作品中只有十部使用了原创剧本,其余的作品改编自小说、日记和病例报告。•(2)对儿童的关注和自传体作品:•以《四百击》为代表的安托万系列(延续了20年之久的拍摄)《四百下》(1959)、《二十岁的爱情》(1962)、《偷吻》(1968)、《夫妻生活》(1970)、《飞逝的爱情》(1978)。•五部影片的主人公都叫安托万,都由让-皮埃尔·莱奥扮演。形象、性格、气质很为相似,并且有意模仿,他成了特吕弗的代言人。这种形式,造成了罕见的真实感。•(3)对“两性关系”和女性的关注:•《朱尔和吉姆》(1961)、《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喜爱女人的男人》(1977)、《最后一班地铁》(1980)、《隔壁的女人》(1981)。•对这个世界来说,特吕弗最有价值一点在于,与法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不同,他只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并不认为革命能够一劳永逸地结束人性的阴暗面。相反,他着力于描写人性的光明面,并与他的精神导师巴赞、雷诺阿一样,诉诸人类的同情心、温柔情感与幽默。•特吕弗作为新浪潮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电影作品在内容及其形式上实践了巴赞的纪实美学,并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他的电影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哲学思想,清晰地显示出当时法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兴起和变迁。以一种含蓄的镜语表现出对主体建构的哲学思考、身份认同中的自我与他者交流的历程,死亡的本能和生存的意义以及叙事中体现的爱欲的交织,灵与肉的融合。•特吕弗电影中独特的主题思想成为他个人风格的标志。他始终将两性关系以及童年阴沉的梦幻作为表现的重点。在独特的男性视角下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并在其中展开具有象征意味的两性关系书写。坎坷灰暗的童年梦幻对成年后的深刻影响也成为特吕弗电影关注的对象。童年的梦境、成人的梦魇使他的电影带有浓郁的精神分析特色。为何《四百击》(四百下)?•法国:不听话的孩子,打他四百下!•中国:黄荆棍下出好人!•个人见解:这《四百下》不仅是法国的一句谚语,更是特吕弗对对传统道德、旧有的教育模式等问题的反思。与此同时,观众在看完后内心深受触动,感觉被击了《四百下》!•特吕弗在《四百击》中叙述了他悲惨的少年时代。——乔治·萨杜尔•干净、简洁、清晰,我们被这部电影重重包围,深深打动。——reel电影评论•特吕弗在拍摄一种生活,一种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生活。——reel电影评论•《四百击》正是以安托万的成长中琐碎的细节表露那个时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DVD评论•《四百击》平直的叙述方式中蕴藏着一种博大的张力。——戈达尔二、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四百击》是特吕弗的半自传体作品,探讨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安托万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成长土壤。他面对着僵化保守的学校教育制度、四分五裂的家庭坏境和残酷冰冷的社会面相,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出路。他逃课,见到母亲和他人偷情,跟老师谎称母亲去世,谎言被揭穿后,他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并为了归还偷走的打印机而被警察当场抓住,带去了少管中心,但他还是在大家不留神的时候逃走了。安托万拼命往外跑,身后警笛鸣起,迷惘的安托万一直朝着大海奔跑……•电影拍摄于1958年,战后的法国风貌一览无遗。当时的法国普遍贫穷,人们勉强果腹而已。安托万和他同学们(包括老师),除了那个偷家里钱去买了一副怪模怪样眼镜的同学,身上衣着光鲜点,都衣衫单薄、残旧。•母亲来探监时冷酷的话语是安托万的成人式。他对这个世界有诸多不满,却从未有这个神情般绝望。他曾经以为自己能处理成人的事情了,偷打字机还回去只要戴上一顶大人的帽子,却被真的大人一次又一次无情的一把扯掉帽子,让他看到自己的心灵有多脆弱。•电影中安托万的奔跑可以说是安托万最后的挣扎与努力。他跑向大海,跑向一片蔚蓝的自由,也是跑向无路可归的封闭的高墙。但最终他停了下来,面朝观众,定格画面。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办?让时间带不走他。永远的安托万。•我们如何从影片中取得认同。那就是,我们发现电影中成人的世界如此陌生、充斥着荒谬的秩序和冷漠的情感。那是一个他者的世界,我们憎恶的他者的世界。他者即地狱!三、一种关于“作者”的风格•特吕弗电影的个人书写特点决定了他在拍摄和演员的选取上有不同于传统电影的新颖手法,这些创新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生活真实的尊重和关照。•一切都按照事实存在的方式去拍摄,长镜头对细节的囊括和对环境的真实表现,对演员的循循善诱使演员完全融入角色之中,体现一种新浪潮风格的原创性。这种导演风格其中贯穿了细腻动人的视听语言,使他的电影具有鲜明的作者身份印记,虽然这种个人表达到他电影的后期并不明显,但风格的贯穿并没有因为电影题材和类型的改变而中断。•1、巧妙的主观镜头•影片使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从安托万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比如在家里,他睡在过道地板上的一个睡袋里,他那位风流放荡的母亲深更半夜回家的时候,摄影机仍然保持低角度,观众看不见他母亲的全身,只能从安托万的视点看见他母亲穿着丝袜的腿,踮着脚从儿子身边走过。他继父穿着睡衣走过睡袋,也只能看见睡衣的下摆。•在安托万和勒内逃学的那场戏中,他们跳到一个大转筒上玩。大转筒越转越快,逐渐变成一片模糊以表现眩晕感觉。这些主观镜头使影片更真实更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少年的心理状态。这是一部彻底电影化了的影片。在很多场戏中根本没有对白,有人说这是法国新浪潮中的无声片。摄影机紧紧跟着安托万把日常生活中这些极平淡的事用电影化的手法表现出来,而且能使观众从影片中感受到这个孩子的孤独、烦躁、不安、恐怖、压抑、受屈辱等主观情感。•2、经典的长镜头•《四百击》开场的长镜头,以参与者的视角来展示巴黎街道,从微仰到平视,摄像机镜头始终平行于一个坐在车里游览的观众的视角,在音乐的衬托下显得细腻而忧郁。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特吕弗所代表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一些法国影人认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所以《四百击》开场的长镜头即使信息量很少,也要保持足够的长度来渲染气氛。•[长镜段落头分析]•《四百击》的第一场“受罚”戏中,除开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之外,几乎所有的叙事都是由长镜头完成的。比如第一个镜头,它的时长达到了59秒。画面从一个伏在桌上写字的男生近景开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女人的画像然后往前面传,而摄像机镜头一路跟住这个动作。•第一个传递动作是两个同学的手部动作特写;第二个传递动作时镜头扩大视角,画框中出现了两个同学的全貌;镜头从第三个传递动作开始横移,直到传到第五个同学安托万的手里,景别从小全景再次变成近景。安托万开始在画像上涂鸦,再往前传的时候景别再次变成小全,结果被老师发现,于是镜头离开安托万对准了讲台上的老师。老师让安托万把画像交上去,这里的镜头是静止的,安托万入画走到讲台把画像给了老师。老师罚他站到墙角,镜头随着安托万的走动平行横移,待他做了一个鬼脸之后,镜头随之快速甩到讲台,老师站起身宣布考试还剩一分钟,随后走下台,结束了第一个镜头。•在这个一分钟的镜头里,导演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和镜头的双重调度,可以说是还原了事件的全貌。“受罚”结束之后,安托万从学校回到了家中,场景从教室转到了一个更为狭小的空间里。特吕弗依然采用长镜头来进行表现,只是这里摄像机的活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所以整体的机位相对固定,主要使用的是镜头内部蒙太奇,不靠外部运动,而是由人物带出运动。•[长镜头段落分析]•第一个长镜头以中景为主,表现的内容是安托万生火,然后走到窗边用窗帘擦手,最后从抽屉缝里拿钱后打开卧室的门。打开门的第二个镜头似乎是安托万的主观,但画面随之一亮,安托万从右侧入画走到镜子面前梳起头发来。在这个空间里,导演用了三面镜子来做道具,两面大镜子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安托万的动作,而小镜子则给了安托万脸部一个微仰的特写。在没有运用任何的景别转换或是剪辑技巧的基础上,特吕弗用此种方式把安托万玩睫毛夹等动作和表情的细节非常清楚的展现出来,这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在第三个长镜头里,安托万把餐具一一从柜子里取出来然后摆在餐桌上,这里镜头是静止的,主要是人物在镜头内运动,景别以中景为主。随后镜头跟着安托万走到玄关拿了书包回到餐桌写作业,安托万的画外音和高跟鞋脚步声同时响起。从妈妈回来到安托万出门买面粉,这一段的所有对话和动作总共只用两个镜头来完成。这里的第一个长镜头其实是一个很明显的镜头内部蒙太奇的使用,表现了妈妈脱外套、取围巾、走进厨房,却省略了她是如何发现没有面粉的。•[长镜头段落分析]•特吕弗为《四百击》缔造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经典结尾,这一组永垂影史的长镜头主要有4个:安托万把足球丢入球场之后转身跑出去,钻过围栏跑向远方,这里基本采用的全景俯拍。躲过教官追捕,安托万跑在马路上,在这一段长达1分20秒的奔跑跟拍中,没有音乐,全景呈现,纯自然的环境音让我们对种来之不易的短暂自由,更加感同身受的兴奋。接下来音乐响起,镜头在缓慢摇过塞纳河之后,再一次对准了安托万纵深渐渐跑远的背影。•安托万从陡梯上跑下来,一路跑到海边的沙滩上,在浪花里随意的玩耍,摄影机从摇拍到跟拍,景别从大全景到全景。•这个长镜头没有结束,最后安托万转过身,向摄影机直面走来,镜头急推,全片定格在安托万的脸部特写上,从此安托万迷惘而脆弱的眼神,成为了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让人津津乐道的、举世闻名的表情。•这一段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完全是一种主观情绪的宣泄,是长时间压抑以后一种发泄的过程。•大海象征着自由的空间。至于最后的定格画面,特吕弗说:“我的用意是,这样一来,等于让孩子的形象走到观众中间,让它在观众中形成定格,让他成为无言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