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尝试自主学习的探索。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时代背景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开发独立思考能力。2、课改背景为了培养适应未来时代的需要,我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地去学习总比被动地去学效果来得更好。3、语文教学性质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学习逐步走上了语文教学的前台。语文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为了学好语文学科,也是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自学能力,就能无师自通。小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的概念界定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更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重、难点(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2、创建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敢说会说、敢问会问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和进行语文实践的能力。(二)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及重、难点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能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外能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重点是: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教给方法;形成并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是: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不背离“着眼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有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四、研究过程及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1、1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特点来看,深厚的兴趣正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良好基础。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学习,勤于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1、2授之以渔,注重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主要是自己学习,而自己学就应有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乐于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师可先教读,学生仿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停顿及朗读情感、语气,做到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得当。如遇生字词则引导学生应用工具书查阅字音、字义、词义,引导学生在逐字、逐句朗读中边读边思考,读懂课文,让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习惯。当学生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后,教师由教读变为引读,着力于引导,设置一定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自己朗读与阅读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在关键、重点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条件。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从而乐于去学,自主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且思维敏捷性也有一定局限,他们的感知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应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章可循”。直至最后让学生放手一“学”。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1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个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我校的一位老师上《四季的脚步》时,在引导学生领悟了“四季”以后,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有的同学画了一幅画,有的同学作了一首诗,有的同学来个即兴表演……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3、1多导读,少讲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3、2多情趣,少刻板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3、3多民主,少特权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4、讨论交流法4、1论论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所收获,就会产生喜悦,如在这时再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成果的机会,将会更好地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示机会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与老师和其他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在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性,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收获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更乐于自主学习,更善于自主学习。4、2对学习自主学习的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评价,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不以成败论英雄,尽量以鼓励为主。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可能一致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学生理解到位,当然得赞扬鼓励。但如果学生理解有所偏差,也不能全盘否定,对学生进行打击,而是应顺势引导,渐入佳境,让这样的学生也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合理评价,将极大地鼓舞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本课题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成果1、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不仅是师生接受知识的空间,更是师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个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我校的一位老师上《四季的脚步》时,在引导学生领悟了“四季”以后,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有的同学画了一幅画,有的同学作了一首诗,有的同学来个即兴表演……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开展语文生活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开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高教学效益。3、授之以渔,注重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主要是自己学习,而自己学就应有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乐于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师可先教读,学生仿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停顿及朗读情感、语气,做到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得当。如遇生字词则引导学生应用工具书查阅字音、字义、词义,引导学生在逐字、逐句朗读中边读边思考,读懂课文,让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习惯。当学生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后,教师由教读变为引读,着力于引导,设置一定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自己朗读与阅读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在关键、重点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条件。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从而乐于去学,自主去学。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巧妙引导,善于指导,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这样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需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