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XQJC-QS-2010-014检测报告委托(受检)单位: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产品(工程)名称: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检测项目:隧道环境检查检测类别:现场检测报告发出日期:2010年10月15日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注意事项1.本报告每页都应盖有“检测专用章”或“骑缝章”,否则视为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骑缝章”无效。3.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无效,部分提供和部分复制检测报告无效。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本报告发出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本中心提出,逾期不予受理。6.对于送样检测,仅对来样的检测数据负责,不对来样所代表的批量产品的质量负责。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百葛路301号邮政编码:102206电话:(010)64887878传真:(010)64883220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报告执笔:报告审核:报告批准: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2010年10月15日检测报告试验检测单位: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检测日期:2010-10-14委托编号:XQJC-QS-2010-014试验编号:XQJC-QS-2010-014工程名称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委托日期/委托单位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检测地点现场检测检测项目隧道环境检查环境条件16℃62%检测依据1)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0344-2004)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l2-2003)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99)检测结论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对桑州岭隧道内照度、一氧化碳浓度、噪声的检测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均达标,符合规范要求。(检测单位盖章)报告批准日期:2010年10月15日序号名称型号设备编号1照度计TES-1336AQL-292精密声级计AWA5610PQL-30检测用主要仪器和设备3CO浓度检测仪T40QL-31备注试验:审核:批准: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i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目录1概述................................................................12隧道工程概况........................................................12.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2.2隧道结构概况....................................................23检测内容及方法......................................................33.1照度检测........................................................33.2CO浓度检测......................................................44检测结果............................................................44.1隧道照度检测结果................................................44.2隧道CO浓度检测结果.............................................85结论...............................................................11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1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1概述桑洲岭隧道属于甬临线桑洲岭隧道及引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385米,于1998年建成通车。2010年9月对桑洲岭隧道的运营环境进行了检测。本次检查采用、参考的主要标准、规范和技术资料如下:(1)《甬临线桑洲岭隧道及引线工程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2)《甬临线桑洲岭隧道及引线工程B合同段》施工设计图(3)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4)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5)《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0344-2004)(7)《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l2-2003)(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99)(12)管理单位提供的日常养护技术文件2隧道工程概况2.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桑洲岭隧道属于天台山脉东端,山峦起伏,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沿线主要跨越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大。(2)气象水文隧道所处为浙江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具有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季节。(3)地层隧道所处区域为闽、浙、粤中生代火山活动北段,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4)构造测区大地构造属华南褶皱系东南褶皱带,位于镇海-温州北北东向大断裂带东侧,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2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衢州-天台东西向断裂带之北,地质构造行迹以断裂为主。隧道中南部发育一组系列规格不一的近东西向断裂和节理,走向与隧道交于70~85度。(5)地震及区域稳定性根据地震史料记载,本地区地震震级小,历史发生地震震级最大为4级。测区地震烈度为Ⅵ级,结构设计按Ⅶ级设防。(6)工程地质评价进出洞口自然斜坡向南北,坡度20~30度。仰坡开挖后要及时进行锚喷支护。边坡需要浆砌片石防护。断层破碎带由于岩性差,在开挖引起的振动和地下水作用下,围岩极易发生坍塌病害。2.2隧道结构概况(1)洞口设计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防排水的要求,以“早进洞,晚出洞”原则确定洞口位置和洞门型式。由于隧道口段的残坡积层较厚,围岩风化严重,地质条件差,在该处有一F6断层,通过比选采用暗挖成洞。洞口桩号:K1+500及K2+210。(2)洞身衬砌型式该隧道衬砌分为加强衬砌(S0)、洞身喷锚复合衬砌(S2、S3、S4)等几种断面型式。具体参见表1。表1桑洲岭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表桩号分段围岩级别衬砌型式K1+500~K1+610Ⅳ类S4K1+610~K1+695Ⅳ类(局部Ⅲ类)S4(局部S3级)K1+695~K1+745Ⅲ类S3K1+745~K1+845Ⅳ类(局部Ⅲ类)S4(局部S3级)K1+845~K1+895Ⅲ类S3K1+895~K1+945Ⅳ类(局部Ⅲ类)S4(局部S3级)K1+945~K2+045Ⅱ类S2K2+045~K2+065Ⅲ类S3K2+065~K2+145Ⅳ类S4K2+145~K2+170Ⅲ类S0K2+170~K2+210Ⅱ类S0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3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3)防排水隧道防排水坚持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隧道建成后,应达到隧道内基本干燥的要求。3检测内容及方法本次隧道环境检测,主要对隧道照度、一氧化碳浓度、噪声进行检测分析,考察隧道是否满足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等,以充分发挥隧道功能、提高安全使用性能。3.1照度检测采用JD-3型数字式照度计进行检测。基本技术参数:u检定工作环境条件:u温度:20℃±5℃u相对湿度:85%u精度:±4%,±1个字u色修正系数K为0.98—1.02u余弦修正精度:30°《±2%,60°《±5%,80°《±12%u疲劳误差:《±1%,±1个字u示值再现性误差:《±1%,±1个字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TES-1336型数字式照度计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4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3.2CO浓度检测采用CO-180型一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基本技术参数:u量程:0—1000ppmu分辨率:1ppmu精确度:±5%u反映时间:2秒u操作温度:0℃—+50℃u操作湿度:相对湿度0—99%(不冷凝)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OT40型一氧化碳检测仪利用控制电位电化学原理来检测一氧化碳浓度,被测量的CO通过传感器聚四氟乙烯薄膜,扩散到工作电极W,CO在W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在电极C上发生还原反应。于是传感器电极W和C之间,产生了微电流,其大小与CO浓度成比例。该电流放大后由电表指示出CO的浓度值。4检测结果4.1隧道照度检测结果隧道照度检测于9月27日上午8:10开始进行测试。在左右幅行车道上测试,每20m布置一个测点。测试结果示于表2: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5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表2照度实测值测点左幅行车道照度(lx)右幅行车道照度(lx)2054053940268245602491868064481006460120272614024251602823180192820023272203529240403026027292801928300192532027253403925360243038035164003129420202744020254604726480212650017225203830540232456020235803928600202662018236402627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6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66044306803229700402872035387404341760364478045458003841820414584036428604365880436590028499204551940423896047589804449100044331020404910404234106036451080293311003542112048431140373711604644118037341200443712204238124069641260626312807758130075701320266265桑洲岭隧道环境检测报告2010年10月7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中心13402922821360749546138033402430桑州洞口61700621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01202403604806007208409601080120013201440距离(m)照度(lx)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左幅行车道照度(lx)沿隧道纵向分布图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01202403604806007208409601080120013201440距离(m)照度(lx)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右幅行车道照度(lx)沿隧道纵向分布图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隧道白天照明被划分成入口段、过度段、中间段、出口段四个区段,且对各区段的长度作了规定。入口段长度:010tan5.1154.1--=hDDsth=37.8(m)式中:Dth—入口段长度(m);Ds—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