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方法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管理学方法论管理学方法论概述一、学习管理学方法论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JamesP.Chaplin)曾指出:“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发现或概念所采取的程序的有效性”[1](P13)。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史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方法论的演化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几乎都伴随有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而研究方法论的每次发展又总是使人类对客观规律普遍性的认识更深化一步。科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就是在新旧方法论的更迭和进化中实现的,管理学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正是由于在方法论上迥异于前人,使得他们的理论异于前人。因此,从多元学科方法论的视视域去探究西方管理学方法论的流变也就显得非常必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法约尔管理过程论的创立、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建立以及此后管理理论的创新无不跟科学方法有关。因此,确实,当我们研究自泰罗创立科学管理以来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管理(实践)学家很多,但具有开创性的管理学家则屈指可数,大凡开创性的管理学家其开创性成就的取得无不是源于其方法论上的革命。二、方法与方法论1、方法:methods《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2、方法论:methodology3、科学与方法“科学即方法”。简单地说,对于“科学”而言,它表明了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一种思路或一种规范,而这种思路或者规范相对于科学的要求面言又是“中规中矩”的。科学的进步往往是随着方法的进步而达成的,没有方法论上的革新,就不会有新的科学成就。“由此可见,“科学定义的重点不在于研究的题材,而在于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科学既然作为一种追求知识及解决问题朗活动,它所采用的手段应该是一种科学方法。”。英国法学家詹姆斯•布赖斯认为:“道德科学、社会科学或政治科学之本质特征是它的方法,而正是通过拥有某种方法,其作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才必须得到试验”,方法可以一分为二:作为科学的方法和作为技术的方法。如果从方法问题的抽象性程度来划分,管理学方法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作为方法论的方法,这是方法本身的学问,或关于方法的方法。它研究方法问题和管理学方法的一般知识,研究方法的本体问题,研究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异同,研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何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研究方法宽容的哲理,研究管理学方法的内容与特点,等等。二是理论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以及规范,或作为科学的方法。这一层面上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价值评价两种,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或延伸——比较方法。三是管理实践的方法,或作为技术的管理方法。方法论科学知识体系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哲学方法论、学科间的方法论和个别学科方法论。哲学方法处于方法论系统的最高层次,它适应一切科学,“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原则,对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有规定作用”。一般研究方法是能为多种学科所采用,处于中介环节的研究方法。它处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逻辑思维方法。特殊研究方法亦称具体方法。它是某一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某一学科从某种角度的研究方法。特殊方法取决于该门学科对象的特殊性,古典管理的方法论一、科学管理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2、个人主义方法论3、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概述实证主义中的“实证”(Posti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rus,其原意是肯定、明确、确实。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与空洞、荒诞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鲜明的对立。因此。当时有人称实验的自然科学为“实证科学”,并称16世纪以来推崇实验反对经院哲学的时代为“实证的时代”。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法国思想家孔德,他的名言是科学即实证,认为科学的特征在于得到经验事实的实证。“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1](P27)他之所以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证哲学”,是因为他感到自然科学所以能成为科学,就在于它始终坚持贯彻“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德这些思想源于培根,为此,孔德把培根当作实证哲学的开拓者,“自培根以来,实现了实证哲学的一大进步”,因为“自培根开始一直强调,在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知识之外,没有别的真实的知识。”这句格言也适用于我们的悟性之成熟状态。一方面,一切实证的理论必须建筑在观察之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专心致力于观察,是理论上的必要。[2](P28)之后,实证主义学衍百年,历经三代,成为近代欧美最有影响、势力最大的哲学流派。第一代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穆勒(johnstuartMi11,806-1873)等人;第二代实证主义主要是马赫(ErnstMach,1838—1916)主义和实在主义以及实在主义在美国的变种——实用主义;第三代实证主义是本世纪20-3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实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一种哲学流派,“实证主义既是一种经验主义哲学,也是一组决定了什么可构成为真理的规则体系。”实证主义的原则要点是:(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宣称社会现象与由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社会现象可以用自然规律来解释;(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并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观点;(3)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实证主义是广义经验主义的一个别种,它拒斥神学和形而上学,强调观察、实验及检验;(4)“价值中立”的要求。科学只与实然有关,而对应然不感兴趣;(5)社会科学是社会工程的工具与基础;科学使预测成为可能,而预测能加强对社会过程的控制,并防止其自发性和破坏性。实证主义的类型“实证主义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有机体论与机械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是有机体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把社会现象看作是完整的社会体系中相互联系的正在实现的某种功能,就像生物体的细胞和器官那样;S·穆勒、凯特莱是机械论的代表,在机械论的社会模式中,个人被视为一社会原子,而社会的组织与制度则是物理的或心理的机制。”在德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深蒂固影响,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壮大,不仅使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德国未能站稳脚跟,而且还使德国的社会科学带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开启了社会学中与自然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的‘理解’传统的先声,最终为形成当代西方社会学中实证主义、自然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双峰对峙、两水分流的理论格局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孔德的观念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实证主义被称为19世纪晚期欧洲时代精神中普遍的和占主要地位的力量。“十九世纪是实证主义的世纪”,[][3](P140)用穆勒的话说就是,实证主义乃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性质”。[][4](P77)因而(用考拉考斯基的话来说,)‘实证主义支配了时代的精神’”因此,在当时,“每一个人都是实证主义者,或至少声称如此(Reed,1997,P.156)。”[][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著:《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叶浩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版,第36页。同时,由于韦伯对其思想来源的新康德主义同样也存在不满,因此,“韦伯一方面反对实证主义的观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认识目的的基本一致,另一方面也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的主张——在历史领域不可能作出合理的概括,人类行动并不受那些支配者自然界的规律的支配。韦伯针对历史学派的观点提出,科学的方法无论其对象是物还是人,总是以抽象和概括为手段的。他又针对实证主义的观点指出,人与物不同,至理解人不能仅从外部表现即人的行动去研究,还要研究内在的动机。韦伯强调指出,研究者要选择与价值有关的问题,社会的研究则要使用无价值色彩的方法。”[][美]刘易斯·A·科瑟著:《社会学思想名家》,1990年版第242页。在韦伯看来,对社会进行研究必须采取价值中立的方法。而“‘价值中立’原则的提出,和实证主义的盛行密切相关”,因为“实证主义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仿效自然科学,将客观性奉为圭臬,以消灭主观偏见或保持价值中立为基本原则,力主运用中性语言,不带价值判断地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规律。”由此看来,韦伯实际上“从实证主义中汲取了客观性、‘价值中立性’”,苏国勋著:《理性化及其限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韦伯思想中”具有“实证主义传统”,他在小标题“韦伯思想中的实证主义传统”中写到:“M·韦伯并不相信社会学能够象实证主义者们所声称的那样成为一门自然的科学。他只是孜孜不倦于历史的分析,尤其是分析传统社会向工业——科层制社会秩序转变的历史。但尽管他对关于社会领域内不变性质的永恒真理怀有深切的疑虑,而我却认为在他的著作中充满了大量意指更持久,更恒定的社会过程的较抽象的概念。这种‘暗含的实证主义’在韦伯关于分层、冲突和变迁的论述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的了。”[美]乔纳森·H·特纳著:《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1988年11月第1版,第197页。因而,韦伯走的是一条调和折衷的道路,亦即调和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指出,“那些认为韦伯是一个新康德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实证主义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或者说至少是片面的。”郑戈著:《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实证主义的特点(一)实验“实验是科学之母”。[35](P1)“科学如果不能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因为实验乃确实性之母。”[36]不错,“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37](P163)实验是科学家根据确定的认识目的、应用特定的物质手段,对认识对象进行控制,使对象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变化,从而对认识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认识方法。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任何实验至少包括实验对象、实验工具和实验环境三部分。实验活动的认识对象、认识工具和认识环境,即实验的物质对象、物质手段和物质环境,都不是天然自然,而是人工自然。科学实验的本质即人工自然的建构.观察方法的局限性来自天然自然本质展现的不确定性。要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就要使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这就是实验方法产生的根据。实验方法是在观察方法基础上产生的,它仍包括观察的环节,但又超越了观察方法。所以,观察实际上可分为两种: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科学家在自然对象之外、不影响认识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的观察,此类观察即“听其自然”。单纯的观察方法是以天然自然为对象的。实验观察是科学家在对认识对象有所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观察,是一种“控制自然”的观察。这两种观察活动的区别正是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区别.泰罗在科学管理中就是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的,他所实施的“搬运铁块”、“煤块铲掘”和“金属切削”三大实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解决合理的工作量问题,泰罗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运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他通过对熟练工人劳动过程的细心观察,归纳出一套去除了“错误的”、“缓慢的”和“无用的”动作的、用最短时间完成每项工作的“最优工作方法”。然后通过用秒表测定每一必要动作所需时间和“合理”休息时间的办法,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定额。泰罗在系统地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工具“合理”化的研究。在“铁锹试验”中,泰罗发现用同一把铁锹铲不同的物品是不合理的。比如工人铲煤屑时,每锹负量3.5磅,而铲铁矿石时,每揪负量为38磅。他通过安排一流铲工进行的试验确定,每一揪的合理负量应为21磅。为使每锹负量大体上都不少于或多于这一标准,他提出应准备10—15种大小规格不同的铁锹。铁矿石属于重型物料,铲掘时以小揪为宜;煤屑在铲掘时易滑动,属于最轻型物料,以大锹为宜。至于“金属切削”实验,其科学实验的性质更为典型。实验初期,泰罗已经具备了金属切削技能和知识。在他看来,金属切削效率应该远比当时的实际效率高。因此,他决定花费6个月时间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的步骤是:其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