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摘要】产权制度变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本文依据科斯定理,探讨了中国产权制度变革的历程,通过对比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总结出:改革开放之初的模糊产权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的背景下,促进了经济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将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关键词】产权制度变革;科斯定理;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200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自2008年开始,中国连续30余年的高速增长已基本结束,国民经济进入下一个次高速增长时期。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决策,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本文试图通过中国产权制度变革历程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非国有企业的模糊产权反而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公有制体制以外私有经济的出现和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产权理论―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旨在描述资源稀缺性必定引发各种经济竞争和交易费用发生,而明晰界定的产权安排则是节省交易费用,决定经济效率的基本制度设定,由此可以推导出由国家政府明晰界定私人产权的规模经济效果。科斯定理解释了稀缺世界里产权安排、交易成本、经济效率和政府功能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效率优劣,经济效率优劣取决于交易成本高低,交易成本高低取决于产权是否明晰界定,而产权明晰效应又取决于政府是否将产权界定给私人。二、中国产权制度变革历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自新中国成立,我国产权制度经历了公私产权共同发展;到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公有制;改革开放私有产权从无到有,最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产权制度变革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该阶段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模糊产权现象十分普遍。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广泛存在行政干预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企业面临自身难以应付的问题。在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凭手中的行政权力,在这些方面提供“帮助”。这种模糊产权为集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机制,促使非国有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相反,完全私有的企业即产权关系明晰的企业,在建立时将政府拒之门外,此类企业在市场交易受阻时,因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交易成本上升。1982年宪法也只是提出适当发展私营经济,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此时并没有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性。因此,地方政府在帮助私营企业时面临法律风险。在当时市场、法律都不完善的条件下,一个产权清晰的企业相对于产权模糊的企业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第二阶段:1993―至今。该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的逐步完善,私有经济获得合法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产权归属明晰后,将为私人产权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许多领域调整公有制产权布局并向私有产权开放,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下,私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产权关系明晰的私有经济因有了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私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三、如何通过产权制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深入推进产权制度变革,明晰产权。宏观上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企业从不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退出;微观上继续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股份制是国有企业产权变革的必然选择。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针对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对其他领域的企业,则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行投资,形成国有、集体和私有资本等多元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切实分离,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因此,尽快解决这部分企业的受托主体与有效监管问题是目前产权改革继续深入的一个重要领域。最后,保护产权、鼓励创新,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和法律。科斯定理的本质是保护产权,保护产权的本质在于鼓励创新和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产权明晰化有利于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充分发挥产权激励和约束的效能,不仅能为每个人提供充分的长期创新动力或制度激励,而且还能同时为每个人提供行为选择的制度罚单和约束条件,从而建构起权益激励和责任惩罚的有效均衡机制。我国产权制度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明晰化进程。促进中国产权制度现代化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事情。【参考文献】[1]李稻葵.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J].经济研究,1995(4):42-50.[2]余宪忠.科斯定理的五种含义及其解释能力[N].凤凰财经,2010-12-15.[3]傅晓霞,吴利学.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2(4):70-75.[4]曾祥炎,林木西.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11(6).[5]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J].现代法学,2014,36(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