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答案及解析一、提出问题:①文学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②文艺创作要理解隐藏在宏伟现实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④总结历史经验,作家要与人民成为情感共同体。③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文本结构三、解决问题:⑤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二、分析问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原文第2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选项中“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于文无据。原文第4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选项中“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与原文不符。原文第四段:“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选项中“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与原文不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原文第5段:“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范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原文第5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选项中“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我国在文物保护领域的策略方法材料一介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材料二材料三以表格形式说明影响纸张寿命的因素。具体介绍修复毛里求斯文件的方法。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原文材料一中:“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而不属于修复工作。√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材料三中“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可知选项中“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与原文不符。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答: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明确答题区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分点分条作答。结局:大禹下决心“导”序幕:官吏们大摆宴席文本结构对大禹精神的赞颂对群小丑恶的批判开端:大禹到来发展:大禹听取官吏汇报高潮:大禹与众人争论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作者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情调,达到更为突出的现实批判效果,使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加鲜明。√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答:①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突出了艰苦卓绝的实干家的形象。②语言描写。大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突出人物的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③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员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突出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解析:这是针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设置题目,回答时要先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最后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也就是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答:①从内容(“故事”)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②从手法(“新编”)上说,作者虚构了很多人物和情节,加入很多现代词语,推陈出新。③从表达效果上说,这篇小说以“故事”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解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基本特征设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本题作答时要从“故事”与“新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属:连缀,接连。属书:写作。优异之才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1.治国平天下。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中影响最广泛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十几家。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诏令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民间则一般称为“圣旨”。1.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2.指儒生。3.指在学读书的学生。越级升迁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这里指历法。礼乐,包括礼仪、音乐。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1.粗劣的饭食。2.初步制定,草拟。3.用草编制的器具。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而获得领地后,就必须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嫉妒诋毁,说人坏话专权,独揽权力使……纷乱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让……担任汉代祭天地时,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具体的详细的说出来向前移动座位做师傅(太傅)屡次,多次连接,兼有逐渐削减1.没有功绩。2.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3.所行丑恶无善状。4.罪大不可言状。5.没有事实;没有根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此题可以采用语意断句法。首先了解句子大意:这个句子先说贾谊的姓名、籍贯、年龄和才能,再说吴廷尉听说贾谊是个人才,就把他召置门下,对他很赏识。了解句意后,通过找出一些名词与动词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最后反复诵读、推断即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影响最广泛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十几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根据原文“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的叙述,可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