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公路规划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3)自由式路网: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4)混合式道路网四、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一)资料准备1.城市地形2.城市区域地形图3.城市发展经济资料4.城市交通调查资料5.城市道路现状资料(二)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2.根据交通规划修改初步方案;3.绘制道路系统图。1)城市分区交通吸引点分布及其联系线路的确定2)根据交通规划对初步确定的道路系统进行修改3)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2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一、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设施的功能2.公共空间功能3.防灾救功能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二、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一般包括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道路(或街道)、交通广场、停车场以及加油站等设施。在城市道路建筑红线之间,城市道路由以下各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停车场和公共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它设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一)功能多样,组成复杂(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三)道路交叉口多(四)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五)景观艺术要求高(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七)政策性强三、路红线规划规划的作用: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提供法定依据(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1.确定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2.确定红线位置:道路红线的平面位置依赖于道路中线的定位。红线的实现有三种方式:(1)新区道路(2)旧区道路(3)旧区道路3.确定交叉口型式:城市道路交叉口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别。平面交叉口又分一般平面交叉、拓宽渠化交叉和环形平面交叉三个类型;立体交叉则有苜叶型、环型、喇叭型、菱型、定向式等多种平面形式。4.确定道路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规划道路中线的转折点和各条道路的相交点,就是道路的控制点。总之,城市道路的红线规划包括红线宽度、红线平面位置、交叉口型式和道路控制点规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道路网与公路衔接的基本形式1、交通运输来看有两种类型: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2.过境交通:同城市关系不大;或者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上、下少量客货做暂时停留。——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2、市内和市外交通路线的正确配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保证进城的安全、方便,直接到达它的吸引点;二是将过境的交通与城市的市区交通隔离。3.(1)保证进城的车流安全,方便地进城到达目的地。(2)过境车流能以原有的高速度,对城市内部交通干扰,顺畅地通过城市具体采用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的等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来决定:(1)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方式:将过境交通引致城市外围通过;车站设在城市边缘入口处,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进入市区。(2)公路等级高、城市规模小,公路以离开城区为宜——与城市连接靠入城道路。(3)大城市是公路终点,希望引入市区——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的方式;但,不宜深入城市交通密集区内,应与其相切而过。(4)更大规模城市,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公路的过境交通可以利用它通过城市。(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环道路,外环内再设一环路。(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成一系统,互不干扰,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结。进入城市的干道:入城干道的规划设计一般应要求做到:(1)将城外与城内交通流分开,把城外车流组织到专用车道上去,城内车流组织到慢速道路上去;(2)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采用绿带分离;(3)行人密集、交通量大的交叉应采用人行天桥或地道实行人车分离;(4)正确处理沿线建筑艺术造型,表征一个城市的特点,即城市交通美学问题;(5)沿线的交通服务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汽车站场、加油站、旅馆等。连通道可以有一条车道,宽3.5~4.0m,其变速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一对连通道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50m。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高速公路——“近城不进城,进城不扰民”四种布置方法:1.环形绕行式:适用主枢纽特大城市——拦截、疏解过境交通。2.切线绕行式: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3.分离式:高速上行驶的多数车流若与城市无关——用联络线接入城市。4.穿越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基本无干扰——高速公路全封闭从城市组团中穿过,或高架、地下、高填土穿过城市。一、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面作用(1)社区阻隔——高速公路全封闭,干线路封闭性也很强,造成空间分隔,阻碍社会交往。(2)环境公害——噪声:影响学校、住宅和医院等敏感地区。尾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污染物,造成严重大气污染。(3)生态破坏——①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非污染性破坏,对生物的影响。②排放对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入生物体产生危害。③隔断了公路两旁动植物及水体、土壤的天然联系,破坏原生态环境。客运站客运站的规模由客运量决定,以建成使用后十年的客运量作为设计年度规模。规模要适中。太小,很快就不适用;太大,则:(1)客流车流高度集中,对周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2)站务管理复杂,服务质量下降;(3)客运站建筑庞大,在非高峰时利用率很低;(4)客运站用地很大,征地拆迁困难。客运站的规模应:以日客运量1万人次为最大极限,正常日发车量控制在200班左右。若超过,则按不同流向分站设置。确定客运站规模的指标:日客运量、设计年度旅客日发总折算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位数及驻站车辆数。其中,前三项为主要依据。按发车情况划分客运站的站级:始发站中途站终点站特殊站客运站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1)边缘布置式——小城市公路不穿插城区又与城区联系方便。公路干道常采用绕行式,其客运站的位置一般布置于城区边缘公路干线的一侧。2)环绕布置式——大中城市通常是交通运输枢纽。既要避免公路对城市的干扰,又要使城市中心区与对外公路干道有方便联系。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1)货运交通体系;(2)公交客运体系;(3)出租交通体系;(4)自行车交通全系;(5)步行交通体系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1、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大的特点出发;2、从根本布局上解决问题;3、搞好城市交通规划;4、注重完善道路系统;5、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6、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一、国标的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1、快速路:属全市交通主干道;2、主干路:常速交通道路;3、次干道:有交通性次干道和生活性次干道;4、支路:以生活服务性道路为主。二、按道路功能分类1、交通性道路(1)货运为主(2)客运为主(3)客货混用2、生活性道路(1)生活性干道(2)生活性支路三、按交通目的分类1、疏散性交通道路:快速路和干道;2、生活性道路1..1.立体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道路在不同平面上互相交叉的交通设施。——避免了交叉口冲突点的形成、高效高速、安全——造价高、占地大2.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分道路与道路立体交叉和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两大类型3.道路与道路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与各级道路相交,一级公路或主干道与交通繁忙的道路相交(2)平交路口交通量将达到饱和或超饱和,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目前、规划年限内)(3)地形和环境适宜,例如:较高的桥头引道与滨河道路交叉7.3.1.2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因为不互通,所以为分离式立交(1)快速路与铁路交叉(2)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交通量大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3)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高峰时间内封闭时间较长时(4)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5)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考虑城市整体需要(6)地形条件不利,平交危及行车安全立体交叉分类按相交路线跨越方式划分:上跨式下跨式(二)按交通功能划分:1.互通式立体交叉。2.分离式立体交叉。(三)按交叉口交通流线的相互关系划分车流在交叉口处的行驶轨迹线称为交通流线(或交通运动线,简称“动线”)。每一个行车方向都形成一条交通流线。1.完全立交。2.交织形立交。3.不完全立交。(四)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划分:1.三条路立交。2.四条路立交。3.多条路立交(五)按立体交叉结构层次划分:1.两层式。2.三层式。3.四层区及四层以上式。7.3.2.1分离式立体交叉即:地道、跨线桥——保证直行车流互不干扰,而转弯车流必须绕行另寻出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适用:①直行交通量大且附近有可供转弯车辆使用的道路。②道路等级、性质或交通量相差悬殊的交叉口互通式立体交叉::修筑立体交叉构筑物,设置连接相交道路的匝道,将各个方向的车流通过匝道相互联系,形成一体1.喇叭形立体交叉常用:①丁字路口、T形、Y形路口;②我国公路收费口的建设:两条公路相交、或过境公路和入城道路相交时简化收费管理,将进出立交车辆集中在一处。2.子叶式立体交叉:用两个小环道来实现车辆的左转弯的T形道路。优点:全互通式,造型美观,只需要一座构造物,造价低。缺点:绕行的路线长,不如喇叭式的行车方便,正线存在交织。3.子叶形立体交叉适用:远期规划为四路苜宿叶形立交的前期工程;布线应使正线下穿为宜。2.菱形立体交叉:菱形立交——两条主次道路相交时采用的全方位互通式立交特点:主要道路直行车辆畅通,左、右转弯车辆在匝道上上坡进入次要道路、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左转弯道路在次要道路上采用平交方式。优点:造型简洁、占地少,投资省,车辆迂回距离较短,主干道直行及右转交通不受干扰。缺点:次要道路与匝道连接处存在两处平交,每处有三个冲突点,有干扰。为了节约用地,菱形立交主要道路放在路堑内穿过,次要道路在桥面上通过,必要时可结合交通信号灯管理。3.苜蓿叶形立体交叉苜蓿叶形立体交叉,消除了所有冲突点,只需要建一座桥,通行能力大适用于:用地充足、各方向车流量都很大的十字形交叉口。特点:各方向匝道独立设置,为全互通式立交;匝道对称布置,呈叶状,造型美观;有两个小环道,左转半径小,绕行路线长,行车不便,占地较多。缺点:占地大、造价高;左转车辆进出匝道时,在主车道上产生交织针对交织问题——道路外侧加设集散道路。变形:可将圆形匝道压扁成两端为小半径曲线,中部为直线的长条形路线的压扁的苜蓿叶形立交。——但不利车辆顺畅运行,在用地限制、车速较小的情况下采用。4.环形立体交叉——由环形平面交叉发展而来,是通过一个环道来实现各个方向转弯的立交方式。分:双层式、三层式、四层式①双层式:将主要道路上跨或下穿环道直接通过交叉口,以保证主要道路直行交通畅通,其他车辆沿环道按逆时针绕行。适用:用地受限的主、次道路橡胶和多路交叉口。②三层式:同时上跨和下穿供直行车行驶,转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