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冬季安全行车的方法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大多情绪比较低落,思维迟缓,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协调性等均相对降低,做事条理性与逻辑性也低于其他3个季节。由于气温下降、经常刮风、下雾。路面附着力低、滑力增加。早晚交通流量高度集中,人们穿戴多,行动不便,视野受限,听觉差。往往顾及不到来往车辆,加之天冷路滑,随时都有摔倒,引发突然情况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所有这些不利因素,给驾驶人员冬季行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确保冬季行车安全,我们如何做到安全行车呢?我认为,冬季行车应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要防冻。由于冬季气候气温低,大多数车辆在露天或一般车库停放过夜,易出现冻坏车辆的现象。因此,停车过夜的车辆,应选择干燥避风的地点,车头应朝着顺风方向,要注意把散热器和发动机体内的水彻底排放干净,储气筒内的存气和余水也要排放干净,避免结冻。因冬季气温低,润滑油黏滞度增加不易流动,所以,第二天启动发动机时,要先做好预热工作。一般可采用加注热水或蒸气预热的办法,启动发动机时,应让发动机保持1100转/分左右,也不要让发动机转速过高。切记不能大轰油门,以防烧瓦、拉缸。起步前先用怠速升温到50摄氏度左右,便可起步,起步一定要十分柔和缓慢,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未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时负载尽量小,另一方面也让轮胎在没热起来还处于较硬的状态下有一个渐热的过程,对发动机,轮胎及安全都有好处。起步后要用低速挡慢行一段路,待底盘运转正常后,方可加速行驶。二要防滑。冬季,在结冰打滑的道路上行车,车辆极易横滑,转向的准确性往往失常。若遇有坡道险桥窄路,要特别谨慎,限速缓行。上坡保持均匀车速,下坡要使用发动机控制,转弯时车辆附着力小,离心力大,要提前减速慢行。若是路面特别滑时,要使用防滑链条。通过十字路口时,应事先降低车速,避免紧急制动,引起侧滑现象,前后两车之间的距离也应当增加到正常行车间距的两倍以上。在一般情况下冬季上路会车如同其它季节一样,但在有冰雪时,会车应及早减速,应在相距100米至150米处时,选择宽阔处停车礼让。三要防雾。在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中,雾天是最为恶劣的气候条件,雾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要比平常高出好几倍。而且冬季早上和晚上经常有雾,那么如何保证雾天行车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雾中行车,要严格限制车速。浓雾弥漫无法前进时(视线不到三米),应停车避让,待雾气减退情况好转再走,视线在50米以内,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一般行车速度应低于能见度米数的一半较为合适。其次,雾中行车,应正确使用灯光。行进中应开亮雾灯、近光灯及尾灯,遇到对方来车要先鸣笛,减速让道,不准逆道行驶,不准抢行,不准超越同方向正在行驶的车辆。3是雾中行车,应多鸣喇叭。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前、后车辆及行人的注意。听到来时,也应鸣喇叭声反应,会车时还可开闭灯光示意。4是雾中行车,应根据不同雾的特点谨慎行驶。刚生成时,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增加,此时不宜开快车。有时在低洼的路面上仅分布一层厚度为1m左右的浓雾,这虽不影响远视距离,但却看不清路面上的石块,沟坎等障碍物。有时会遇到一阵一阵的雾团,犹如走进了明暗相间的迷宫。因此,在进入浓雾区之前,一定要把车速降低至进入浓雾区时能够随时停住为止,并注意多鸣喇叭。5是雾中行车,应警惕错觉。(1)是由于雾中那些本来可以帮助驾驶判断方向和车速的树木以及路标等变得难以看清,感觉出的车速往往要比实际车速低,同时受尽快冲出浓雾包围的急切心理支配,会无意中提高车速;(2)是警惕距离错觉。同样由于路边参照物模糊不清,驾驶员感觉出前方车辆的距离比实际距离要大,因而将跟车距离拉拉得太近;(3)是警惕光线错觉。有些驾驶员误将前车停车时开着的尾灯当成是行驶车辆的尾灯,紧紧跟随导致撞车,或误将灯光不全的汽车当成摩托车,让道不及而碰擦。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当心那些前后都没有灯光的拖拉机、三轮车、路边停驶未开灯的汽车挂车等,它们都是雾中的“隐形杀手”。6是雾中行车,还要保持良好的车况。出车前要检查照明、喇叭、灯光信号装置,大小灯,防雾灯,刮水器、转向及制动装置都应保持完好。四要防火。火源,是一切失火事故的外在条件和直接起因。以驾驶员来说,一定要控制人为火源。严禁用喷灯或炭火去烘烤发动机和油箱及燃油导管;禁止用打火机、火柴、油灯在车辆上进行照明;加注燃油时,不准吸烟,严禁在驾驶室内私自安装电炉丝或点烟器等装置;车辆在停驶和保养时不应在车辆周围设置炉火和进行焊接等工作。同时也不能把高压线头伸进火花塞螺纹孔内进行“烧缸”,更不能采用“吊火”方法进行跳火。总之,驾驶员在冬季开车困难大,不利因素也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对待冬季行车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能安全度过冬季。(风险管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