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树立这个自主学习的观念,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突破,就不可能有跨越发展。2.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学生的薄弱学科。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自己保持较旺盛的求知欲;对不感兴趣的学科,除了培养兴趣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作用;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3.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有了先进思想指导,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要有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使自己做任何事心中有数,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明确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计划行事,是否具有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如果计划未能按时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主观上没有按计划行事,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半途而废,那就得努力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么,就得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计划完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能否完成计划的关键,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又能采用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一天24小时中发挥出过去要用48小时的学习效果是完全可以办到的。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就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其实,对症才好下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学生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5.抓好上课的若干环节。课前学会预习;课上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完成教学内容;课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在完成必需的学习内容外,自主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时间、评价学习结果。教学实践表明,该策略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6.学会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自主学习。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应长期化、规范化。写学习情况小结(总结)是进行自我反思的最佳途径,一般小结宜每周末写一次,总结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以月考后的总结为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反思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分析本次考试的长处与不足;确定下一步目标;制定措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籍此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进行学科知识的高级迁移,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7.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学会审题、解题;(2)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应掌握好问问题的技巧,最好问一些解题思路、技巧,效果会更佳。(3)建立错题集。建立错题集,把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中的错题、考试中知识空白点的错题进行整理,并按知识类型进行归类。这不仅能够能查缺补漏,准确找到疏漏的知识点,便于及时弥补,避免题海大战;还能由果索因,找到错误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4)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考试时应做到:①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②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准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③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⑤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⑥杜绝各种作弊现象。(5)掌握自主学习的模式。包括集体合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等。8.提高自学能力。自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主要做到下列四点:①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②自学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③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④做好自学笔记。自学的结果要认真记在自学笔记上,自学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9.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薄弱学科和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通过自主学习查漏补缺。10.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班主任对于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生要给于表扬,更多地挖掘学生的积极因素及闪光点。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师都处于一种难于解决的尴尬境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律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低、知识断档,学习态度依赖性强,影响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效果差。教师教学无法改善,这就造成了知识积累缓慢,能力提高幅度小;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任务完成达不到教学目的设计要求。物理成了学生学习的软肋,教师花费了很大精力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形成上,但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学科延伸、拓展。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仅在于理论中,而得不到实践证明。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匮乏;学科的互相兼容性大大降低,学生物理应用实际能力远低于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下,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看无法形成高效的教学与学习,远期则培养不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广泛,有创新精神的学科专业化人才。一、小组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分析:现代班级授课制中,学习者间的合作就是创设模拟现实交际情景的最佳途径。学习者之间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对共同的学习任务有不同的理解。小组的设立可使小组成员形成稳定积极的团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如:团队合作精神、进取心、利他思想、成熟健康的交际能力、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任务型教学是要求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设定明确的学习和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理解、熟练、巩固、掌握以及运用等一系列任务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对学习任务的探究中发现和分析问题,通过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分析,形成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提高;在主动思考与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于任务的设定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进行最大限度的自学,理解和熟悉将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已发现的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充分地理解和练习;充分进行熟悉与巩固性练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充分回顾和复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以操练,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语言应用。二、小组合作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必然在开展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的内容难度层次不一,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程度不同,学习任务的内容量和涉及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进行分析和补充。单个学生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必然会出现理解阻碍。所以,多人的合作对于一项任务的完成比个人就体现出了效率的优势。在进行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提高学习任务完成效率的运作方式,而任务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凝聚力。在任务型教学前提下,教师可以在任务的设定中发现教学重点,为全体学生设定特定的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进行协调,分配任务中的不同项目或互帮互助来完成共同任务。在这种环境中,既压缩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操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生群策群力,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对学习任务理解的绩效。随着小组合作的协调运作效率的提高,教师可逐步放开对小组的指令而加强对小组的监督,由小组内部的协调机制进行自我调控,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又可以促进成员间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形成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双模结合,教师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三、实施过程控制:(1)、调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反馈,阶段摸底,知识积累和能力养成等方法摸清各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弱度、学习耐受性、学习方法优劣、学习接受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团结思想,心理耐受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教师可定期进行基础知识的检测,对比学生间的差距,分析得出班中学生层次,制定下一步教学安排;对比各学生成绩变化,了解学生学习品质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可分别了解全班学习综合品质和个体特征的具体情况,为学习小组的设置和教学任务的起始难度选择提供客观依据。(2)、小组设定在设定小组之前,对全体学生说明小组设置的目的,解释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调查结论,调整座次安排;设置组长(以自愿为原则)明确组长权力和责任,以及组员的义务,如,组长有权根据学习任务要求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有权随时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有权分配学习任务;组长须向教师直接负责,有义务汇报小组和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所设任务和小组任务的形式、内容和完成程序,以及需达到的要求;(3)、日常管理及效果检测、评价。一种机制运行的好坏,取决于管理的科学程度。因此,对学习小组的教学管理和监督是效率的关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多种管理机制,可以是:教师—组长—组员,也可以是教师直接管理组员。教师为组织者,设定和监督任务的完成效率;组长为纽带,分配和监督任务的进行;全体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组长与组员商讨学习任并共同完成。教师依据所定任务分期检测,对学习习惯和主动性的形成进行总结,了解学习效果,提出要求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小组合作进行调控。。教师在教学管理和监督中引入组间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团队荣誉感和心理凝聚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渐从教师控制学生到学生控制学生,再到学生自我控制的转变;由被动任务的接受到主动自我任务的设定和完成。这种意识的转变可最终促使学生独立意识,自主能力的形成。四、教师职能的转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必须逐渐随小组合作发展而改变。小组设定初期,教师对小组运行进行实时监督,教学方法,必须逐渐向任务型教学过渡,循序渐进地设置一些任务,引导小组合作完成。课上,设置话题讨论,理解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即时性问题。课下,设置预、复习内容、范围。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小组中每人有重点地预、复习,然后集合大家的成果。物理学习中词汇、语法、听、说、读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要求学习者下苦功,故组长的监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组员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委令组长找到解决之道,保障小组快速稳定提高,个人学习成绩也会稳步增长。这样,在双模教学的环境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法的引导者。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实践证明,双模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而且明显地增强了学生自律、自主、自立、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意识,使之已开始从过去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转变。加以时日,学生们必然可以甩脱教师这根拐杖而自由地在学海中徜徉。注: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自学能力低主要是在低年级未接受过足够的有意识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应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教授并重。希望能与各位教育界的同行共商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