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通过类比欣赏《又唱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教学重点】1、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探讨法、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回答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用棒指谱)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1)听乐句模唱(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4)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抠一抠最后两句演唱的旋律感觉)(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8)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9)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10)完整演绎(领+齐+伴)(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4、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5、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四、小结《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唱响了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铃儿响叮当》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具准备: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二、导入部分: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师示范,生跟唱。4/45---|5---|……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4/45---|5---|……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4/45555|5555|……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生分声部练习。生答:……像在一起歌唱……[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1)5-|5-|5-|5-|……WU……(2)333|333|333|333|…叮叮当,叮叮当,……(3)111|111|111|111|……三声部学生练习。[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生答:马蹄声。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1)xxxx|xxxx|……(2)333|333|333|333|……叮叮当,叮叮当,……(3)111|111|111|111|……[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师生一起:“嗨!”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设计意图: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解决歌曲难点。]三、学唱歌曲: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师演奏《铃儿响叮当》第一段:单簧管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第二段:单簧管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生答:《铃儿响叮当》!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出示课题。(多媒体)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生答:……2拍子,欢快……[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3、师出示旋律谱。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设计意图: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A——B——A`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8、讲解弱起。(B部分)[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10、跟琴试唱歌词。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四、拓展部分: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生答:拍子不同。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速度、节拍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五、结束部分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草原情深教学内容: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3、学吹竖笛——《蒙古小夜曲》教学目标:1、学会唱《牧歌》。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学会用竖笛吹奏《蒙古小夜曲》。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教学过程:(一)唱歌1、导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欣赏乐曲《万马奔腾》。提示:1、乐曲描绘的是什么情景?2、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演奏时琴弓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