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变安装施工工作定义框架模板一、设计方案1.1换流变变压器铭牌参数如下:额定电压:505/√3/160.7/√3kV(YY)、515/√3/160.7kV(YD)额定容量:340.8MVA/340.8MVA分接头档位:29档变比:以下以低端YD型换流变为例档位铭牌比率12.381162.04122.358172.01832.336181.995442.313191.972752.290201.950162.268211.927472.245221.904782.222231.882092.199241.8594102.177251.8367112.154261.8140122.131271.7913132.109281.7687142.086291.7460152.063调压范围:(+25~-3)×1.25%短路阻抗:(19±0.95)%绝缘水平:网侧线路端子SI/LI/AC1175/1550/680kV网侧中性点线路端子LI/AC185/95kV400阀侧线路端子SI/LI/AC1175/1300/479kV200阀侧线路端子SI/LI/AC1050/1175/262kV(需增加换流变本体:尺寸、本体重量、变压器油重量、油枕高度、冷却器重量套管参数:套管长度、重量)1.2换流变安装要求1.2.1安装接口1)插入同一阀厅的换流变之间的定位,由成套设计单位(网联)提供工程设计单位。2)换流变长轴方向相对阀厅的定位,由成套设计单位(网联)与换流变厂家共同确定后提供工程设计单位。3)换流变插入阀厅的孔洞设计由成套设计单位(网联)完成。4)换流变两侧防火墙设计由成套设计单位(网联)完成。5)防火墙上设备安装所需预埋件、固定件的大小和定位,由工程设计单位确定并提供成套设计单位(网联)。6)换流变基础顶面标高由成套设计单位(网联)提供,一般与所连接阀厅的地面标高一致。1.2.2安装要求工程设计单位根据换流变厂家提供的换流变重量、底部尺寸、固定方式、千斤顶位置、本体电缆引出点位置,开展换流变基础布置设计。其中:1)由于土建施工存在一定的误差,换流变的固定方式推荐采用土建预埋钢板、换流变底座与预埋钢板焊接的固定方式。该方式可有效降低土建施工难度、缩短换流变安装周期。2)根据换流变厂家提供的运输小车的高度、轨距等资料,确定基础内轨道布置。轨道宽度不仅要满足运输小车的顺利通过,而且要保证换流变运输到安装位置。3)换流变油池靠近阀厅侧设置拉锚点,拉锚点的位置与换流变端部牵引孔之间的夹角不应过小,保证换流变牵引过程中一次就位。4)每台换流变间隔内需设置电缆支沟,用于本体电缆引至换流变广场上的汇控箱。5)换流变间隔内如设置油色谱在线监测仪,则在线监测仪的定位不仅要满足测量精度对油管长度的要求,而且尽可能避开间隔内的巡视通道。6)换流变基础两侧油坑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埋管,方便电缆敷设。7)换流变如采用Box-in型,则需要工程设计单位、换流变厂家、Box-in供货厂家共同确定Box-in的布置。包括换流变本体顶部、端部支撑点,Box-in对换流变网侧端子的带电距离,换流变顶部检修空间。8)换流变本体汇控柜布置在防火墙的端部,有横向布置和竖向布置两种方式。横向布置方式可减少换流变组装场地的宽度,但如果汇控柜的宽度影响到换流变推入工作位置,则需要采用竖向布置的方式。9)防火墙上的设备布置,应在满足电气接线的前提下,保证与相邻设备、支架、防火墙之间的带电距离。1.3强制性条文实施序号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情况《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17.3.2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室外变压器之间,如无防火墙,则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列规定:35kV及以下5m63kV6m110kV8m220kV~500kV10m油量在2500kg以上的变压器与油量在600kg以上的充油电气设备之间,其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m。执行27.3.4室外单台油量在1000kg以上的变压器及其他油浸式电气设备,应设置储油坑及排油设施;室内单台设备总油量在100kg以上的变压器及其他油浸式电气设备,应在距散热器或外壳1m周围砌防火堤(堰),以防止油品外溢。储油坑容积应按容纳100%设备油量或0%设备油量确定。当按20%设备油量设置储油坑,坑底应设有排油管,将事故油排入事故储油坑内。排油管内径不应小于100mm,事故时应能将油迅速排出,管口应加装铁栅滤网。储油坑内应设有净距不大于40mm的栅格,栅格上部铺设卵石,其厚度不小执行于250mm,卵石粒径应为50mm~80mm。当设置总事故油坑时,其容积应按最大一台充油电气设备的全部油量确定。当装设固定水喷雾灭火装置时,总事故油坑的容积还应考虑水喷雾水量而留有一定裕度。《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4.1电气装置和设施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a)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器等的底座和外壳;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c)互感器的二次绕组;d)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和封闭母线的外壳等;e)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端子;f)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g)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h)屋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i)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j)装有避雷线的架空线路杆塔;k)除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外,其他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1)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设备m)箱式变电站的金属壳体。执行26.2.5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的接地线接地:a)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型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b)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c)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d)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e)变压器、发电机、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f)GIS的接地端子;g)避雷器、避雷针、线等的接地端子。执行1.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序号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内容执行情况第十七章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第三十九条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1.对于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中性点接地部位应按绝缘等级增加防护措施。2.设备预埋件及构支架预留螺栓孔应与设备固定螺栓规格相匹配。5.设备支架柱(杆)头板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不得影响电缆穿管与设备接线盒的连接;混凝土环形杆杆头板加筋肋的位置不得影响接地扁铁的焊接。6.设备支架柱(杆)的基础应不影响操作机构箱电缆穿管的顺畅穿入。7.在技术协议中,应明确随设备成套供货的支架加工误差标准,防止现场安装执行增加垫片。8.在技术协议中,明确设备本体、机构箱门把手、螺栓等附件的防锈蚀(如烤漆、热镀锌、镀铬等)工艺。9.对设备厂家设计的本体接地端子,设计应提出满足变电站设备接地引线搭接面积的要求。10.主变、高抗等大型设备至少应有两个固定接地点。11.对设备厂家现场配置的主变压器排油充氮灭火装置连接管道应提出防渗漏措施。2第四十条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5.充油设备套管使用硬导线连接时,套管端子不得受力。执行第十九章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第四十三条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1.设计应在设备招标文件中明确所有屏柜的色标号以及外形尺寸,明确厂家屏内接线工艺标准。2.设计单位应规范端子箱、动力箱、机构箱及汇控柜等箱体底座框架与其基础及预埋件的尺寸配合。3.端子箱箱体应有升高座,满足下有通风孔、上有排气孔的要求;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应有防护隔板。内部加热器的位置应与电缆保持一定距离,且加热器的接线端子应在加热器下方,避免运行时灼伤加热器电缆。端子箱内应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螺栓。4.断路器机构箱、汇控柜下部基础预留孔大小和位置应合理,以满足电缆布排的工艺要求。5.屏顶小母线应设置防护措施。6.屏、柜内应分别设置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并由厂家制作接地标识。执行第二十一章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第四十七条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1.变电站构架及设备支柱接地端子底部与设备基础保护帽顶面的距离以不小于200mm为宜,便于涂刷接地标识漆(螺栓紧固部位不得涂刷)。2.设备支柱上部接地端子的位置应便于接地体的安装,接地端子的数量应与设备双接地或单接地的要求一致。3.设计单位应分别校核并确定各类设备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尺寸,重要程度不同的接地要求,应采用截面尺寸不同的接地引下线。4.混凝土电杆杆头板应设置供设备二次接地用的螺栓孔,或在钢箍上设置接地端子。5.架构及设备支架下部接地端子螺栓孔的直径应不小于15mm,接地端子不少于两孔。7.主要电气设备(主变、高压电抗器、避雷器、断路器、PT、CT等)需采用双接地,应用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每根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要求。9.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1.5倍。10.施工图中应明确屏柜、屏柜门、低压配电柜及站区照明设备接地或接零的要求。执行1.5标准化工艺应用项目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控制要点设计实施细则执行情况0102010000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0102010100主变压器安装工程0102010101主变压器安装(1)基础(预埋件)中心位移≤5mm,水平度误差≤2mm。(2)防松件齐全完好,引线支架固定牢固、无损伤;本体牢固稳定且与基础吻合。(3)附件齐全,安装正确,功能正常,无渗漏油现象,套管无损伤、裂纹。安装穿芯螺栓应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4)引出线绝缘层无损伤、裂纹,裸导体外观无毛刺尖角,相间及对地距离符合规范要求。(5)本体两侧与接地网两处可靠连接。外壳、机构箱及本体的接地牢固,且导通良好。(6)电缆排列整齐、美观固定与防护措施可靠,有条件时采用封闭桥架。(7)本体上感温线排列美观。(8)均压环安装应无划痕、毛刺,安装牢固、平整、无变形;均压环宜在最低处打排水孔。(9)气体继电器宜有防雨罩(厂家提供)。(1)基础复测:预埋件位置正确,根据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尺寸,在基础上画出中心线。(2)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就位: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的中心与基础中心线重合。(3)就位后检查三维冲撞记录仪,记录、确认最大冲击数据并办理签证,记录仪数值满足制造厂要求,最大值不超过3g,原始记录必须留存建设管理单位。(4)充气运输的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在运输和现场保管期间油箱内应保持为正压,其压力为0.01~0.03MPa。(5)附件安装前应经过检查或试验合格。气体继电器、温度计应送检;套管TA检查试验,铁芯和夹件绝缘试验合格。(6)现场安装涉及的密封面清洁、密封圈处理、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安装未涉及的密封面应检查复紧螺栓,确保密封性。(7)冷却器按制造厂规定的压力值用气压或油压进行密封试验和绝缘油冲洗。(8)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注油前后绝缘油应取样进行检验,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9)附件安装:1)安装附件需要变压器本体露空时,环境相对湿度应小于80%,连续露空时间不超过8h,场地四周应清洁,并有防尘措施。2)冷却器起吊方式平衡,接口阀门密封、开启位置应预先检查。(1)设计中应注意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及《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规程要求。(2)在施工图阶段对提给土建专业的基础资料中明确基础(预埋件)误差要求;(3)在技术协议或图纸确认时明确密度继电器配置防雨罩等要求;(4)图纸确认和施工图设计时校验各电气距离;执行3)升高座安装时安装面必须平行接触,排气孔位置处于正上方。电流互感器二次备用绕组端子应短接接地。4)储油柜安装确认方向正确并进行位置复核。5)连接管道安装,内部清洁,连接面或连接接头可靠。6)气体继电器安装箭头朝向储油柜,连接面平行,紧固受力均匀。7)温度计安装毛细管应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