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洛龙区第五实验学校的李翠粉,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荷叶母亲》。备-教材分析:《荷叶母亲》出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知识能力状况:七年级学生对散文诗的知识了解不是很多,语文素养有待于提高。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情感运用不准。有分析简单文章的能力,但不能做到自主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散文诗,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依据这一理念,结合本单元教学和课文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状况,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生字词语,了解作者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2)学习用“点评式读书法”来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3)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真挚情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2、感悟亲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①教学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思维和构思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为理解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课前的母爱故事,结束时的歌曲《母亲》,及诗歌朗读的背景配乐).朗读法:学生朗读与点评相结合(不但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通过点评培养了朗读欣赏能力.)讨论法: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①学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品读感悟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文情感。(《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法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主体阅读体会,达成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碰撞心得,质疑并初步解决疑难,最后的成果汇报和教师适时的点拨达成对文本主旨的升华——走进文本的感悟为走出文本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为学生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所用提供了平台。②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结合课后题阅读课文。讲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知识积累(多媒体):(约分钟)1、情境导入“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不知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教师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学生静静地倾听(时间大约一分钟)师:听了这首歌,你有怎样的一种感受?学生会答出想念妈妈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等,然后教师师说:是啊!母爱无私伟大,歌唱家用歌声来赞美母爱,那么作为文学家的冰心奶奶又是怎样用语言来传递这浓浓的母爱呢?下面,让我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诗《荷叶母亲》。[设计意图:导语采用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感体验中,也为整堂课酿造浓浓的母爱情感氛围,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知识积累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冰心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学生介绍之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课件展示知识积累之一:冰心生平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练、考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补教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来检测一下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知识积累之二,字音字义。[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冰心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1、首先是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尝试运用朗诵技巧朗读课文,并划出好词。教师先补充讲解诗歌朗诵技巧: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然后让学生谈谈后阅读后的初步感受,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小结:本文主要赞颂伟大的母爱。2、其次是听读课文: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及感情变化,做好批注。教师对认真听、认真批注的同学及时表扬,引导学生探讨朗读本文时语调语速及情感应如何处理。然后教师明确:朗读本文时语调柔和舒缓,语速适中,不快不慢。3、第三是模仿朗读:先是全班齐读,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进行进行指导。4、第四是配乐朗读:选择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进行配乐朗读,要求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与众不同的感受。读后其他学生评议。以上不同方式的朗读,既是解读文本的需要,也为下文的赏读张本。[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三、诵读课文,合作探究:本环节中,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合作交流。其次教师出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1)本文标题是《荷叶母亲》,这些字眼在第几段出现?那么其他段落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内容?(2)有人认为《荷叶母亲》标题不是冰心取的,而是编者加的,不好,如将本文标题《荷叶母亲》改为《红莲》,你觉得怎么样?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讨论作答,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法。在探讨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抓关键的动词,进行梳理归纳。从而得出:课文先写父亲的朋友送莲,引起我回忆自家莲花,重点写了看风雨中的红莲变化。(送——忆——看)此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梳理归纳的方法理清全文内容。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明白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以荷叶为载体,并由此展开情思,通过荷叶护莲的描写,将浓浓的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此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明白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五、品读佳句,体验文美: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为突出重点,我让学生采用“点评式读书法”来细细品味精美的语言。教师:刚才通过读这一环节,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又欣喜地发现这是一篇景美情美的美文,下面就让我们边读边勾画出美的语句,想想美在哪儿?(学法提示:“点评式读书法”,即从思想内容、修辞角度、写作手法、用词方面、表达情感、展开联想等方面进行赏析,所写评语大多比较简短,三言两语,随手批出。例:“从窗外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小船般散漂在水面上”这句很美,他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的将花谢的凄美情景展现在眼前。)活动一:1、学生边读边画出美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点评。现在小组内分享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①说美共享。②读美句。③点评。组织学生从声音、感情、停顿、语速、语调和重音等方面进行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景物方面寻找美句,还要找出文中表现情美的语句。3、课件展示:本文的佳句(1)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教师明确:第一句象征着在母亲的保护伞下,一切的困难阻碍只不过象这脆弱的水珠而已,母爱顿时放射初圣洁勇敢的光辉。第二句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升华主题。4、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这些佳句,再次感受浓浓的母爱。5、鼓励学生背诵佳句,积累丰富语言。首先请学生介绍背诵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前提下,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适合于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背诵方法,如:游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情景背诵法、角色背诵法等。再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意在让学生掌握品析佳句的方法,感受文章的美,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六、拓展延伸,体验情美:通过刚才的品析,我们已经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请欣赏——阎维文的《母亲》。播放歌曲《母亲》。1、母爱无时无刻不洋溢在你的身边,同学们,你感受到了吗?请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