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前庭蜗器又称位听器或耳,包括:前庭器(位觉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蜗器(听觉器):感受声波刺激。按部位前庭蜗器可分为:位觉和听觉感受器的部位。外耳中耳内耳声波传导装置一、耳廓头部两侧,大部分以弹性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皮下组织甚少,但含丰富的血管神经。下1/3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称耳垂。第一节外耳结构:耳轮、对耳轮、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三角窝、耳舟、耳甲、耳甲艇、耳甲腔、耳屏、对耳屏、耳屏间切迹二、外耳道外耳门到鼓膜的管道。成人:2.5cm,“S”形弯曲:前内→后内上→前内下软骨部:外1/3,耳廓软骨的延续骨部:内2/3,颞骨鳞部和鼓部围成的管道两部交界处较狭窄将耳廓牵向后上方,即可拉直外耳道,以观察鼓膜。婴儿:外耳道几乎全为软骨,短而狭窄,鼓膜近水平位,检查鼓膜时,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皮肤:薄,含毛囊、皮脂腺、耵聍腺、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皮肤与软骨膜及骨膜结合紧密,炎症、疖肿时剧烈疼痛。位置:外耳道底与中耳的鼓室之间形态: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三、鼓膜倾斜位,外侧面朝向前下外方,与外耳道下壁约成45°~50°的倾斜角,所以外耳道的前壁和下壁较后壁和上壁长。婴儿鼓膜几乎呈水平位。鼓膜脐:鼓膜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中心向内凹陷,称之。鼓膜脐内面是锤骨柄末端附着处。锤纹:鼓膜内面锤骨柄附着处,透过鼓膜可见从鼓膜脐开始有一条向前上方走行的白线,称之。锤骨前襞、锤骨后襞:锤纹上端向前、后分别形成的皱襞。松弛部:在前、后皱襞之间,鼓膜上1/4的三角形区称之,薄而松弛,活体呈浅红色。紧张部:鼓膜的下3/4,坚实紧张,活体上呈灰白色,其前下方有一呈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颞骨岩部内一个不规则的含气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冠状切面呈双凹透镜状,向后外上方经乳突窦通乳突小房,向前内下方经咽鼓管通鼻咽部。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隐窝也是鼓室的一部分。第二节中耳外耳与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一、鼓室含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神经。鼓室内面及其内各结构构均覆以粘膜,并与咽鼓管和乳突窦的黏膜相延续。1.上壁盖壁,颞骨岩部的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2.下壁颈静脉壁,是颈静脉窝的一层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可有先天缺损。㈠鼓室壁可分为六个壁。3.前壁颈动脉壁,颈动脉管的后外壁,薄,分隔鼓室与颈内动脉。前壁的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的开口。4.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的开口,借乳突窦向后通入乳突小房。中耳炎可由此途径侵入乳突小房引起乳突炎。外半规管凸:乳突窦口的内侧壁。锥隆起:乳突窦口下方,内藏镫骨肌。面神经管:由鼓室内侧壁经锥隆起上方转至后壁,然后垂直下行,再出茎乳孔。5.外侧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鼓膜的上方为鼓室上隐窝的外侧壁。6.内侧壁迷路壁,为内耳前庭的外侧壁。岬:迷路壁中部有一圆形隆起,由耳蜗第一圈的隆凸形成。前庭窗(卵圆窗):岬后上方有一卵圆形小孔,被镫骨底和周缘的韧带所封闭。蜗窗(圆窗):岬后下方的一圆形小孔,有膜(第二鼓膜)封闭。面神经管凸:前庭窗后上方一弓形隆起,内有面神经,管壁甚薄,甚至缺如,中耳的炎症或手术易累及面神经。㈡鼓室的内容物三块听小骨、两块肌、一根神经。1.听小骨⑴锤骨:头、柄、外侧突、前突。⑵砧骨:体、长脚、短脚。⑶镫骨:头、颈、两脚、底,底借韧带连于前庭窗的周缘,封闭前庭窗。声波→鼓膜→前庭窗→内耳→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2.运动听小骨的肌鼓膜张肌:咽鼓管上方的鼓膜张肌半管内,起自咽鼓管软骨、蝶骨大翼,止于锤骨柄上端。收缩时锤骨柄向内,使鼓膜内陷紧张鼓膜。镫骨肌:锥隆起内,肌腱从锥隆起尖端穿出,止于镫骨颈。收缩时镫骨底向后外方,以减轻对内耳的压力。3.鼓索:面神经的分支。连通鼻咽部与鼓室的一条管道,长约3.5~4.0cm,作用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均衡,以利于鼓膜的振动。软骨部:前内下2/3部,以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侧壁;二、咽鼓管骨部:后外上1/3部,即咽鼓管半管,以咽鼓管鼓室口开口于鼓室前壁。两部交界处管腔最为狭窄(1~2mm),称咽鼓管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宽,接近水平位,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导致中耳炎。乳突窦:鼓室上隐窝后方的腔隙,向前以乳突窦口开口于鼓室后壁上部,向后下与乳突小房相通。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小房: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大小、形态不一,互相连通。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内均衬以粘膜,并与鼓室粘膜相延续,中耳炎可经乳突窦向乳突小房蔓延,引起乳突炎。位置:埋藏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复杂弯曲的管道组成,又称迷路,是位觉和听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可分为:第三节内耳骨迷路:骨密质围成的不规则腔隙;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的密闭的膜性管腔或囊。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腔隙内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前内→后外沿颞骨岩部长轴: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一、骨迷路㈠前庭:骨迷路中部,一不规则、近似椭圆形的腔隙,向前以一大孔通耳蜗,向后以5个小孔通三个骨半规管。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有前庭窗、蜗窗。内侧壁:内耳道底的后部,有神经穿行的小孔。(二)骨半规管:位于骨迷路后部、前庭的后外方,是三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小管。前骨半规管:弓向上方,埋于弓状隆起的深面,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外骨半规管:弓向外侧;后骨半规管:弓向后外方,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壶腹骨脚:每一骨半规管都有一端膨大,脚上的膨大部称骨壶腹;单骨脚:另一端不膨大称之。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故三个骨半规管以5个孔开口于前庭。位于骨迷路前部、前庭的前内方,形如蜗牛壳。蜗顶:耳蜗的尖,朝向前外;蜗底:朝向后内,对向内耳道底;㈢耳蜗蜗轴:耳蜗的中央,蜗顶至蜗底之间的锥体形骨松质,有蜗神经、血管穿行。蜗螺旋管:环绕蜗轴外周的骨管,起于前庭,环绕蜗轴旋转约两圈半,以盲端终于蜗顶。骨螺旋板:从蜗轴伸出一螺旋形的骨板,称之,突入蜗螺旋管内,此板的游离缘未达蜗螺旋管的对侧壁,其缺损部由膜迷路的蜗管填补封闭。前庭阶:上方,起于前庭,于前庭窗处被中耳的镫骨底所封闭,充满外淋巴。蜗管:中间,膜性管(膜迷路部分),尖端是盲端终于蜗顶。鼓阶:下方,终于蜗窗上的第二鼓膜,充满外淋巴。因此,蜗螺旋管内共有三条管道:蜗孔:骨螺旋板至蜗顶附近离开蜗轴,形成镰状的游离骨片(称螺旋板钩),骨片与蜗轴之间形成一个小孔即为蜗孔,前庭阶和鼓阶经此孔相通。是套在骨迷路内的密闭的膜性管腔或囊,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的壁上。由前内→后外:蜗管、球囊、椭圆囊、膜半规管。互相通连,内充满内淋巴。二、膜迷路前庭内,椭圆囊位于后上方,球囊位前下方,借椭圆球囊管交通,由此管发出内淋巴管至内淋巴囊。椭圆囊的后壁上有5个孔与3个膜半规管相通,球囊下端借连合管连于蜗管。㈠椭圆囊和球囊球囊斑:球囊的前上壁上的感觉上皮。是位觉感受器,可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引起的刺激。椭圆囊斑:椭圆囊上端的底部与前壁上的感觉上皮;㈡膜半规管套于同名骨半规管内,形状与骨半规管相似,但其管径细小,仅为骨半规管的1/4~1/3。壶腹嵴:膜壶腹内壁上的上皮隆起,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三个膜半规管内的壶腹嵴相互垂直,可将三维空间的变化转变成神经冲动,传入中枢。膜壶腹:骨壶腹处膜半规管的相应膨大;位于蜗螺旋管内,介于骨螺旋板与蜗螺旋管外侧壁之间。一端起自前庭,借连合管与球囊相连;另一端是细小的盲端,终于蜗顶。㈢蜗管上壁:蜗管的前庭壁(前庭膜),分隔前庭阶与蜗管;外侧壁:蜗螺旋管内骨膜的增厚部分;下壁:蜗管鼓壁(基底膜或螺旋膜),分隔鼓阶与蜗管。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蜗管的三个壁: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内的外淋巴波动声波传导:1.空气传导→蜗管内淋巴波动→基底膜振动→刺激螺旋器→神经冲动→蜗神经→中枢→听觉。(正常)→蜗孔→鼓阶外淋巴波动→第二鼓膜外凸而波动消失。鼓膜穿孔或听骨链运动障碍:声波→耳廓→外耳道→第二鼓膜→鼓阶内的外淋巴波动→基底膜振动→刺激螺旋器→听觉。(听力明显下降)2.骨传导声波→颅骨(骨迷路)→耳蜗内的淋巴液产生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冲动→听觉(微不足道)。传导性耳聋:外耳、中耳疾患引起,可通过骨传导部分代偿,故为不完全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内耳、蜗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及听觉中枢的疾患引起,不能引起听觉,是完全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