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首先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和食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那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②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事,更应该关注对海洋的保护,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及价值;利用海水支取镁,海水的淡化方法——蒸馏法。难点:海水制镁及“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海及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使学生从更多层面,更深入的了解大海)【问题导入】:提出问题:海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时观察教材中的图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学生交流并总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物质等。】通过导读【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通过【归纳小结】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海洋开发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海水淡化就是其中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流程,分析其原理【归纳总结感悟收获】【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二、海底矿物三、海水淡化1、海水中溶有的物质1、可燃冰1、蒸馏法2、海水制镁2、锰结核2、结晶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教材内容分析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物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食盐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另外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因此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海水“晒盐”切入,了解海水“晒盐”的具体过程并引领学生学习饱和溶液与结晶问题,实现从生活中走进化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完有关饱和溶液和结晶的知识后,再回扣海水“晒盐”的过程,解决海水晒盐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从化学走向社会。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2.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掌握蒸发结晶法。2.在学习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过程中,了解改变和控制条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认识饱和溶液与结晶的过程中加深对微粒观的认识。2.在古今制盐的对比中,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培养化学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难点: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白毛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线索物质——食盐;并介绍食盐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配置一定量的模拟“海水”。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食盐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导入新课。环节二饱和溶液的概念,【探究第一站】【问题1】一定量的溶剂(水)里能否无限制地溶解某种固体溶质?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甲组同学继续往盛有模拟“海水”的小烧杯中,依次加入第二份、第三份和第四份食盐,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乙组同学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B中依次加入三份KNO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大多数固体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并指导学生观看饱和溶液配置过程微观模拟。通过观看微观模拟,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微粒观的理解。【探究第二站】【问题2】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后可能会想到通过加水或加热升温的方法完成转化。教师提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明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给烧杯A加水和烧杯B加热的探究实验,并总结结论。本探究承接第一站探究的结果,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同时又为结晶概念的引出做铺垫。并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演示实验】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变为紫色。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饱和溶液的定义。【问题3】如何使不饱和溶液能否转化为饱和溶液?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溶质、降温以及减少溶剂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这一问题的设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环节三结晶的概念【探究第三站】【问题4】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学生从减少溶剂的角度思考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探究实验:取烧杯中的模拟“海水”少许,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教师展示氯化钠晶体的实物图及其微观结构图。并据此给出结晶的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微观模拟结晶过程。展示其他晶体的实物图片。【思考】结晶除了蒸发结晶还有没有别的结晶方法?学生结合前面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得出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学生通过亲自模拟海水“晒盐”,并了解了现代海水“晒盐”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而且加深了对结晶概念的认识。环节四海水晒盐的原理,【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现代海水晒盐的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理。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晶体的产生是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晶体。【展示】了解古代制盐的方法,解读《天工开物》中“凿井图”。【小结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在古今制盐过程及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第三节海水“制碱”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通过纯碱性质实验的探究,既要让学生认识盐的几种化学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同时还要通过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为今后学生做检验,推断题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1、掌握纯碱等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2、会熟练书写纯碱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重点:纯碱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难点: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四、说教学环节:以面团发酸了怎么办?[导入][投影]【食用碱说明书】并[提问]为什么发酸了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过渡]让学生勇于发表意见,并加以肯定,从而导入课题。新课教学,[投影]纯碱的物理性质,[过渡]通过观察碳酸钠的外观我们了解了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再来根据碳酸钠的所属物质类别,结合前面学习的酸和碱的知识猜想一下:碳酸钠可能有那些化学性质?纯碱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由Na2CO3俗称“纯碱”,引出问题它属于“碱”吗?通过分析探究得出,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3.纯碱与某些碱溶液反应4.碳酸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简单介绍盐的水解。通过几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共性),及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需要更多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投影]归纳口诀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不溶银;硫酸不溶钡;可溶碱五位,钾钠铵钙钡。并讲解[投影]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的过程。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程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中,过滤的方法来具体操作,结合有关溶液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分析海水晒盐的方法,学生能说出提纯粗盐的原理。2、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设计出除去少量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归纳总结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体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过程。难点:通过解决问题,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设计思路。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课前播放《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盐运上山的视频,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因为此情景与学习的主题相匹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设计本环节。课上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让学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转化为精盐?这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探究过程探究过程第一步: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天然水的净化,讨论后可以形成实验方案,。实验前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溶解度的概念分析“为什么用10ml水对3克粗盐进行溶解,而不是100ml水去溶解”。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实际应用的理解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探究过程第二步:学生完成溶解、过滤的实验操作。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过程第三步、提出问题:如何将过滤之后食盐水转变为固体食盐:学生根据海水晒盐原理,可以提出蒸发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问题跟进,层层深入1.过滤后的液体如何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2.为什么用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3.蒸发操作用到哪些仪器?本环节设计意图:1.完善实验步骤2.理解粗盐提纯原理探究过程第四步、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示温馨提示1、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在加热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3、热的蒸发皿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烫坏实验台,取用蒸发皿时使用坩埚钳。有的同学会产生疑问:1、为什么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我希望学生能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实验,看实验后能不能解决?设计意图:1.自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学习蒸发操作,理解重结晶的意义。最后,反思交流,解决实验中的两个问题1.蒸发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在加热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为什么要停止加热?这样,结束整个探究过程,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第三环节:解决问题:继续引入《闪闪的红星》中的场景,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影片中的潘冬子采用什么方法运盐进山?使整节课前后呼应。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运用化学的知识实际解决,体验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第四环节:教学小结: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2、教师:对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过程第五环节:问题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废旧干电池的成分,选择合适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从废旧的干电池中获取MnO2。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五、板书设计最后大家看到的是我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