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崔莉芳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一、建国以来党对社会矛盾的界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在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最紧要的工作是尽快恢复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尽快解决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残余的问题,将精力尽可能多的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刘少奇在八大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极低,生产力水平低,正致力于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正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时的中国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依然不高,人口多,物质文明还不2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二、十九大提出的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依据当今的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增长到八十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一)从社会需求看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将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表现在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由量转到质的追求,例如买东西不再问有没有,而是看质量好不好,工作之余出现了更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样的生活中,如果还单纯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多方面的需求。(二)从社会生产看“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3问世。”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给人们带来质疑,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三)从发展目标看“十九大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整整提前了十五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使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缺乏底气,不具有强有力的信心。三、从新界定社会矛盾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了解人民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党看到了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辽宁省,辽东、辽南地区的发展就比辽西北快,比辽西北好。我们的党能够实事求是揭示国家发展现状。能够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4布局很不均匀。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势必影响到教育公平性、收入水平、养老保障和居民日常生活品质,对幸福的追求,对安全的追求,获得感等。这说明,进一步推动我国发展,既要从全局解决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也要解决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问题。实事求是阐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社会矛盾的转变,切实解决中国社会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十九大提出的社会矛盾转变的问题,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当下的国情,民情,实事求是的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在理论上做出的科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