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191389479第1页共17页题型:名解:5×2‵=10填空20×0.5‵=10单选20×1‵=20简答题7×5‵=35处方分析题10计算题15‵(9+6)考试时间:2016年1月9日上午9:00-11:00教室2404临近毕业的一场考试,祝大家过过过!名解: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2.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是指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4.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5.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6.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灭的技术;7.除菌:是利用过滤介质或静电法将杂菌予以捕集、截留的技术。8.防腐(抑菌):是指用低温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技术;9.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技术。10.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11.等张溶液:是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12.各种剂型的含义第一章1、药物剂型分类(1)将剂型分为固体(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半固体(如糊剂、软膏)、液体(如汤剂、合剂、酒剂、注射剂、糖浆剂等)和气体(如气雾剂)等类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型剂(如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乳状液类剂型(如乳剂)、混悬液类剂型(如混悬剂)、气体剂型(气雾剂)、固体剂型(丸剂、散剂、片剂)。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3、《中国药典》总共9版。组成是:①凡例;②正文;③附录;④索引。现行药典2010年版,分为三部,(即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二、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三、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1576191389479第2页共17页第三章1、洁净度级别: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2、物理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化学灭菌方法: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臭氧)、浸泡与表面消毒法(一)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适宜于不易被火焰损伤的瓷器、玻璃和金属制品。(2)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材料和耐高温的粉末材料。不适合于大部分药品及橡胶、塑料制品。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以上或250℃45min以上。(二)湿热灭菌法(1)热压灭菌法:是公认的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方法,凡能耐热压灭菌的药物制剂均可。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2)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药品和1—2ml注射剂均可采用。(3)低温间接灭菌法:适用于必须用加热灭菌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药品。(三)射线灭菌法①辐射灭菌法:以放射性同位素(CsCo13760或)放射的r射线灭菌方法。②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波长: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是254的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广泛用于空气灭菌与表面灭菌。3、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山梨酸、乙醇、酚类及其衍生物、季铵盐类、脱水醋酸。第四章中药制剂原料的特点1.来源的多样性2.成分、性味、功效的多样性3.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一)中药饮片(二)植物油脂(三)中药提取物1.总提取物2.有效成分3.有效成分中药制剂辅料的特点1.“来自天然,药辅合一”2.“药引”第五章粉碎、混合、筛析1、粉碎的目的: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⑤有利于药物的干燥和贮存。2、粉碎的方法:(一)干法粉碎:(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1)单独粉碎:将一味中药单独粉碎,便于应用于各种复方制剂中。主要是贵重中药(如牛黄、羚羊角、西洋参、麝香)、毒性或刺激性强的中药(红粉、轻粉、蟾蜍、斑蝥等)、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中药(雄黄、火硝、硫黄)、质地坚硬的中药(磁石、代赭石)1576191389479第3页共17页(2)混合粉碎:将方中某些性质和硬度相似的中药,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进行粉碎的方法串料粉碎(乳香,没药,黄精,玉竹,熟地,山茱萸,枸杞,麦冬,天冬)串油粉碎(桃仁、苦杏仁、苏子、酸枣仁、火麻仁、核桃仁)蒸罐粉碎(乌鸡、鹿胎、制何首乌、酒黄芩、熟地、酒黄精、红参)(二)湿法粉碎:朱砂、珍珠、炉甘石等采用水飞法粉碎。(三)低温粉碎;(四)超微粉碎。3、筛析目的是将粗(重)粉和细(轻)粉分离。粉末分等: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最粗粉全过一号筛包括小于20%能过三号筛;粗粉全过二号筛包括小于40%能过四号筛;中粉能过四号筛包括小于60%能过五号筛;细粉能过五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六号筛;最细粉能过六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七号筛;极细粉能过八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九号筛)药筛的种类:可分为编织筛与冲眼筛两种;中国药典规定了9种筛号(一、二…九号筛),一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大,依次减小,九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小。习惯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4、混合是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1、混合目的:是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2、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等量递增法)、研磨混合、过筛混合。5、粉体的流动性表示方法:休止角和流速。6、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水溶性药物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吸湿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CRHAB=CRHA+CRHB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1、中药浸提、细化、分离的目的:是尽量浸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量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减少服用量;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提高疗效。中药浸提的过程: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影响浸提的因素:1.药材粒度2.药材成分3.浸提温度4.浸提时间5.浓度梯度6.溶剂pH7.浸提压力2、常用方法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操作】、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酶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分离方法: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淀法【操作】、醇提水沉淀法、酸碱法、大孔树脂吸附、其他方法(盐析法、澄清剂法、透析法)浓缩方法:①常压蒸发②减压蒸发③薄膜蒸发④多效蒸发干燥方法:①烘干法;②减压干燥法;③喷雾干燥法(物料受热表面积大,水分迅速汽化,适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④沸腾干燥法(适于湿粒性物料,气流阻力较小,物料磨损较轻,热利用率较高,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⑤冷冻干燥法(物料在高度真空及低温条件下干燥,可避免成分因高热而分解变质,适用于极不耐热物品的干燥);⑥红外干燥法;⑦微波干燥法;⑧其他方法(鼓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第七章浸出药剂1576191389479第4页共17页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P120二、汤剂注意事项看下三、合剂工艺流程图【掌握】P124四、糖浆剂单糖浆蔗糖浓度为85.0%(g/ml)或64.7%(g/g),用于矫味、助悬剂、黏合剂芳香糖浆用于液体药剂的矫味药用糖浆治疗作用工艺流程图【掌握】P127五、煎膏剂是指饮片用水煎煮,煎煮液浓缩后,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煎膏剂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作用。1、炼糖的目的:去除杂质和杀死微生物,去除水分,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以防止煎膏剂产生返砂现象。返砂:煎膏剂贮藏一定时间后析出糖的结晶的现象。返砂现象与含糖量和转化糖量有关,煎膏剂中含糖总量控制在85%以下为宜。蔗糖转化率控制在40~50%为宜。2、中药糖浆剂一般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单糖浆剂中蔗糖浓度为85.0%(g/ml)或64.7%(g/g)。六、酒剂与酊剂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20g七、其他浸出药剂干浸膏剂含水量约为5%;稠浸膏剂一般含水量约为15%-20%。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中药1g;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中药2-5g。第八章液体药剂阴离子型(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离子型阳离子型(氯苄烷铵和溴苄烷铵、氯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1、表面活性剂分类两性离子型(卵磷脂、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1、表面活性剂性质:①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CMC: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结成缔合体;②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越低,其亲油性越强;BABBAAWWHLBWHLBWHLB混合乳化剂③Krafft点: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个温度就是Krafft点;④起昙和昙点: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溶液浑浊、分层,冷却后恢复澄明的过程称为起昙,该温度就是昙点;1576191389479第5页共17页⑤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毒性大小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静脉给药>口服>外用。5、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与消泡剂、杀菌剂、去污剂。6、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①增溶:药物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②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的溶解度的现象,称为助溶。③制成盐类:对一些难溶性弱酸、弱碱,制成盐增大溶解度。④使用潜溶剂: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称为潜溶性。7、乳剂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乳剂由油相、水、乳化剂组成)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O/W)型乳剂;水为分散相,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W/O)型乳剂;8、乳化剂分为三类:a)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肥皂(一价皂为水包油O/W,二价皂为油包水W/O)、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决定乳剂的类型:HLB在8~16之间的为O/W型乳剂;HLB在3~8的为W/O型乳剂。b)天然或合成乳化剂:如阿拉伯胶、明胶、磷脂、胆固醇、西黄芪胶等。c)固体粉末:常用的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藻土为亲水性,乳化形成水包油型O/W;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炭黑等为亲油性,乳化后形成油包水型W/O。9、乳剂不稳定的现象有a)分层:又称乳析。是指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b)絮凝:是由于ζ电位的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乳剂中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絮凝时乳滴的分散是可逆的c)转相:是指O/W型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是由于外加物质使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d)破裂:该现象是不可逆的。e)酸败: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影响。10、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的性质和用量;分散相的浓度与乳滴大小;油相、水相的密度差、ζ电位、黏度与温度。11、乳剂的制备:(主要前两个)(一)干胶法,特点是先制备初乳,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若用植物油,为4:2:1;若用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