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建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初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建构一、初中教材内容宏观解读对于地理教材的内容设置,无怪乎就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材由于表述的需要,将这些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分开叙述,形成教材知识内容的排列顺序。初中阶段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学习这些内容除了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终身发展有用之外,也为学习高中地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初中阶段地理教材(鲁教版),在年级设置上分设为七年级和七年级教材(各上下两册),内容设置大致分为三大块: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地球和地图——“地理”重视地图的作用,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打基础。世界地理——“先综后分表象入手”。先学习全球概况,形成规律性认识(由整体到局部),从七年级学生实际出发,先易后难;后学学习国家地理,积累地理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中国地理——“综分综分上下平分”。先中国地理总论,了解整体概貌,后省区地理范例,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由整体到局部),上册总论侧重自然地理,下册总论侧重人文地理;上下册均“综分”结合,达到学习份量大致均衡原则。二、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微观建构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个人认为,要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强调地理主干知识,突出组成地理环境各大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自然要素及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材由于表述的需要,将这些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分开叙述,形成教材知识内容的排列顺序。但是,这种排列顺序并不能完全反映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教材分析,教师要把握知2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在教学中能够反映出这种联系,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灵活地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主要从概括章、节、课的知识结构和组成入手,可以用表格、框架图、纲要信号、文字的形式表述。【七年级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内容包括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部分。(一)世界地理总论部分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合作与发展居民与聚落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寻找地球形状的证据2、地球仪:(1)地轴的空间位置;(2)经纬网:经线(度)、纬线(度)的判读;(3)经纬网的利用(空间定位、判断方向)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阐明:昼夜产生与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产生时差(地方时与区时的相关计算)。(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地轴的空间位置及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4、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名称;五带划分依据及五带的范围、基本特点。3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2)方向(指向标)(3)图例(4)注记2、会使用地图:(1)地形图的判读(2)地形图的应用(综合探究一)总论自然地理部分陆地和海洋1、大洲和大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大洲界线。2、海陆的变迁:海陆变迁的证据(实例)及其原因;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的边界类型;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天气与气候1、天气:多变的天气:天气的概念及其影响;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2、气候: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1)气温:气温与生活(气温的测量);气温的变化(日变化: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年变化: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等温线图、世界气温分布图;纬度、地形、洋流等影响因素)(2)降水:降水与生活(降水量的测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降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因素)3、世界的气候:①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热带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文地理部分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1)世界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阶段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及其影响自然原因)(3)世界人口问题(4)世界人种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世界三大宗教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中的建筑景观差异);聚落与环境(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民居与环境)合作与发展1、国家和地区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国际合作(二)区域地理部分(一个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4【八年级教材知识体系构建】从初中地理内容来说仍然属于区域地理部分-—中国地理。(一)中国地理知识宏观体系构建:5(二)微观知识构建:1、气候:62、河流案例:7三、对于教材中“活动”的把握【《活动》栏目的特点】1、活动设计的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活动中设计了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很强的开放性题目,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还可在考察调查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82、活动设计的题目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学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运用各类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是体现在活动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活动设计的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动设计始终本着贯彻本次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活动设计的题目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活动设计的题目均围绕着课程标准和教材设置,一是便于教学组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二是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三是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5活动设计的题目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资源观。设计的活动有的以巩固重点知识为主,有的以训练技能为主,有的以地理评价、地理调查为主。这样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地观和资源观。6、活动设计的题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活动设计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的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活动设计的地理内容以初中学生宜接受,且富于情感性色彩的感性材料为主,侧重地理奇闻趣事、各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各自然带的特有动植物等,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题目的分类】(以中国地理为例)一知识巩固型分为两种即问答式,如1、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2、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3、说说我国北方的旱地和南方的水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填表型,如1、观察中国地形网格,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表格中。2、读图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列表比较几种土地资源的分布。3、认识铁路线的分布,填写下表(东西向(自东向西)和南北向(自北向南)铁路)。4、读《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完成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列表。5、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6、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二技能训练型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量算型,如1、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和南北端的距离。2、利用比例尺量算一下图上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3、请利用《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比较》柱状图,找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人口密度。绘制简单图表型,如1、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2、认识铁路线的分布,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中画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组铁路线。3、利用表格数据,继续完成台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变化折线图。4、比较1952年与2003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并按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柱状统计图。5、在长江干线及支流分布示意图上,用彩笔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交会的南北向铁路干线,并标出名称。填图型,如1、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中,标出三级阶梯的界限名称。2、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近似东西向和南北向山脉连接起来。3、阅读《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地图,给图中的太平洋外流区、印度洋外流区、北冰洋外流区、内流区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并判断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范围,且用所选颜色进行填涂。4、在新疆轮廓图上简单绘制出新疆的主要山脉和盆地,体会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三评估评价型主要有:1、补充说明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2、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四对比说明型主要有: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2、阅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什么不同?汛期长短有什么变化?(2)以黄河花园口站和西江梧州站为例,说一说这两条河流流量年内变化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能会有什么影响?3、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线上,读《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年内变化》图,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9五分析论证型主要有:1、认识黄河忧患的形成及其治理措施。想一想,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2、阅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并联系前面已学习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3、结合材料,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六创设情景型主要有:1、请从家中带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物品,举办小型民族文化展览,并由同学们当讲解员,还可以召开小型民族文化联欢会,请同学们演奏少数民族器乐,表演少数民族舞蹈。2、分组讨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提出具体建议,并付诸行动。3、制作一份寒假到外地的旅行计划。要求:至少到达两个城市;时间:一周;交通费用:经济;参考材料:交通图、列车时刻表、有关地区的旅游介绍等。七调查型主要有:1、班级中有那些同学是少数民族?他们祖籍在哪里,?请他们介绍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变化。2、阅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并调查家乡的土地利用状况,写一篇短文。3、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分两个方面:一项是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另一项是家庭用水调查。活动设计的内容是教学的主要素材之一,故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不可把此部分与老教材中的作业相等同,而是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考虑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增强能力、增强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中国地理》】“活动类型”分布表章名数量活动目标活动类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简单活动综合活动从世界看中国75252中国的自然环境106482中国的自然资源86244中国的经济发展116574中国的地理差异75252认识省级区域114765认识省内区域51414认识跨省区域93636走向世界的中国20202四、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一)衔接问题1、课标的问题(1)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