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规划设计Ⅱ——校园规划基础知识1.大学历史及发展趋势当代高等学科综合发展示意图学科间横向联系增强,课程也随之走向综合。如在英国:根据《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建议,有10所高级技术学院于1966~1967年间改为大学,有5所大学学院升格为大学。抛弃了传统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狭窄专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方针。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变:社会性、开放性、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坚持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网络教育的兴起当前国内大学规划1.老校区更新2.新校区建设3.大学城建设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很大程度依赖于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其建设的范围、规模、速度和方式都说明,大学城建设不仅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从更深层的意义讲,它还是国家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的需要。2.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根据用地特点,因势利导地进行规划与设计。2)集约化、整体化、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分配资源,符合教育社会化、学科交叉、重组等功能需要。3)环境均好,人性化设计。4)节能、生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5)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3.1大学的功能区(1)教学科研区(2)学生生活区(3)运动区(4)景区(5)其他3.2功能布局模式(1)基本原则(2)基本模式3.3不同环境条件下基本模式的应用。基本原理3.功能分区(要求与原则)(1)教学科研区特点及要求:量大(占总用地的40%)相对安静(教学建筑距城市干道60米以上)对外交通便捷行政办公院系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实验楼60m行政楼公共教学楼院系楼实验楼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教学区】作为校园的知识传播中心和师生活动服务中心,需要开敞、明快、宁静的环境。教学空间内最好布置成步行区,也不宜设置运动场地。在建筑群中有重点地布置一两个尺度适宜的景观空间,作为学生等候上课和课间休息的活动场所。高效、快捷、明确的环境识别是这一区域的环境景观特点。(2)生活区特点及要求:占总用地的20%环境好,景色优美与教学、运动区联系便捷学生活动中心食堂体育活动设施商业服务运动区公共教学楼院系楼实验楼宿舍宿舍体育设施食堂,活动中心商业【学生宿舍区】通常当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学生生活区呈三角状态布置时,相互之间距离最短,利用率最高。宿舍布置根据地域气候,朝阳避风,在宿舍区周边也应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如医务室、商业摊点、银行取款机等,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3)运动区特点及要求:占总用地的15%用地平整、集中,低处田径运动场不宜离学生宿舍太近(45米以外)部分球类运动场则应近些。各类球场体育馆器械运动场田径运动场田径运动场宿舍各类球场45m以外体育馆器械运动场【体育运动环境】各种运动空间的场地尺度应符合有关规定。为其安排适当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建筑的噪声干扰。在各个运动空间周围宜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坪既可作为隔离地带,隔离带可以减低噪音,又可以起到部分遮荫作用,以供人们在运动间隙时休息使用,也为那些观看的人提供场所。(4)景区特点及要求:集中景区占总用地的10%尊重、利用原有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重庆师范大学校园规划保留原有的山体、水体、林地,作为校园中的生态绿心。四个层次的绿地系统:中心绿地-组团间绿地-组团中心绿地-建筑周边绿地组团中心绿地中心绿地组团间绿地【校园景观环境】现代校园更加强调交往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如聊天、晒太阳、散步、驻足观望等。要提供一系列从开放到私密的领域性环境空间,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在整个校园环境中建筑物把校园分割或围合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空间。区别各个空间的重要程度,确定一级空间、二级空间和三级空间,分别在尺度、形态、性质、营造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处理,支持不同的行为,并运用收和放的布局手法把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空间序列。【一级空间】指的是校园主要广场空间、主轴线空间或重要的历史性空间。这种环境空间要体现校园的独特性,是重要的礼仪性活动的使用空间,应给人开敞、明快、振奋的感觉。一般300m为该区域的控制尺度。在一级空间处理中,要强调环境和人的互动。如果只强调气派,忽视人对于环境尺度的控制把握,会造成空间浪费。【二级空间】二级空间应该包括小型的庭院、楼间绿地等空间,具有一定的景观特点。这是个中观尺度的空间。70*70m~100*100m作为充满活力又宜人的尺度,其空间的感受是符合人性化要求的。二级空间往往在校园环境中均匀分布,它是校园中每个功能区的景观核心,相对封闭,使用者也相对稳定,而且使用时间延续性长。由于在该空间中会出现多种层次的行为需求,我们应该通过景观元素进行空间划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三级空间】交往空间的需求不必是特定的专用空间。时常经过的道路旁、水池边、树荫下、建筑前后和建筑内部的门厅、走廊旁,作为微观空间尺度的小环境,设置座位,随时供师生交谈使用。将24m作为校园微观空间的控制尺度,可以有效合理安排建筑庭院、小品、绿化、地面铺装等,营造人性化的近人尺度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还设置自动售货机、咖啡座、小卖部等。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景区其他教学科研区40%学生生活区20%运动区15%景区10%其他15%道路广场、后勤设施其他功能区布局的基本模式及运用(1)功能布局原则1)满足各区布置要求。2)环境均好性。3)教学、生活、运动的便捷联系。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景区(2)基本模式景区居中,三大基本功能区呈等边三角形布置。(3)不同环境条件下基本模式的应用1)狭长地形的功能组织模式2)大型校园的功能组织模式3)周边环境对功能布局的影响大学校园功能分区的几种关系模式4.道路规划顺应地形结构清晰、道路分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步道)流畅,各功能区对外联系便捷以人为主,人车部分分流大学校园的交通组织多采用“人车部分分离式”和“步行者优先空间”的形式。(1)平面上的分离。常见的有采用内、外环设置的手法,以外环作车行系统,内环作步行系统,尽可能做到少交叉。外环以外设置各种辅助用房和对外设施,外环内设置教学设施、绿化等,创造一个校园步行系统。(2)垂直方向上的分离。如相邻的教学楼,采用二层走廊连接,可活跃气氛,丰富空间层次,分散地面人流,达到交通便捷的作用。(3)“步行者优先”指人行车行共存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一定的限制,对步行者给予优先权。多用于老校园改造。采用非直线化道路,单向通行汽车,限定车速,或定时限制等方法来实现。美国佛基尼亚大学兴建的高架步行、自行车专用桥连接校园的两个重要的功能区德国奥格斯堡那奴校园内的轨道交通车行道环型车行道树枝型车行道格网型步行道捷径景观道车行——沿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外围设置主环路,形成畅通的车行路线,高效快捷地联系各区,同时避免机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景观大道:中央及两侧均设绿化,每侧7米宽车行道,4米人行道。主干道级采用14米宽路,中间2车道,两边各3-4米宽人行道。支路采用7米宽与5米宽2种,人车混行。人行——一横一纵两主轴线以及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内部的步行街均组织了舒适、流畅的步行流线,又相互联系连成一体,形成完善的网络。停车场——主要出入口附近集中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对外来车辆进入校区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校内各功能区及重要建筑物(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等)附近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实例校园规划一、项目背景与现状二、总体布局与构思三、分区规划与设计四、道路与交通组织五、绿地景观系统六、分期建设下面为大家介绍上海海运学院临港新城新校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一、项目概况与现状上海海运学院原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老校园的现有土地及建筑面积都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由此,市政府决定将上海海运学院整体搬迁至临港新城主城区,并建设成为临港新城乃至亚太地区的集国际海事教学、科研、信息、人才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学园区。新校区位于临港新城主城西南区,总用地面积133.33公顷,预计2010年在校学生数20000人。二、总体布局与构思总体构思对新校区的总体布局提出以下构思:1、在校园整体格局上,方案自东向西规划了四条功能带——生活服务带、海事园地带、公共教学带、二级学院带。二、总体布局与构思海事园地带结合水系灵活布局,沿水面设置体现海事特色建筑,并作为校园的主体空间,为两侧的功能带共享。生活服务带位置相对独立,进出便捷,其南侧的运动区可隔绝高速公路的噪声与空气污染。公共教学带位于基地的中间部位,以公共教学楼和图文信息中心组成校园的中心建筑群。西北侧的二级学院带划分为四个学科群,由此形成四个二级学院,分别包围在大片绿化之中,同时为未来的科教园区和国际交流区留下接口。生活服务带、海事园地带、公共教学带、二级学院带二、总体布局与构思2、校园建筑群体的构成模式以“组群”为特色,形成多个“校园学岛”。根据功能优先的原则,各个建筑组群依据办学功能和景观变化自然分区,成组成团的集中设置,形成隔而不断、自然衔接的布局。二、总体布局与构思3、方案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强调校园的人行活动空间。车行道环绕校园形成环路,环路内以步行空间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车冲突,构筑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人行步道分为主步行道和休闲漫步道,主步行道呈“T”字型串连四个功能带,休闲漫步道分散布局于滨水绿化和绿地中。4、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校园的各个功能区均留有拓展空间,使未来发展的建筑能融入现有格局中。校园组群式的“校园学岛”也是一种有机生长的结构,并为未来科教园区和国际合作交流区的建设留出了接口。三、分区规划与设计新校区分公共教学区、图书馆、校前区、海运特色建筑群、二级学院、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后勤服务用房、室外运动场地九大功能区。1、公共教学楼布置于校园主入口西侧,分南北两组布局,可分期建设,其西侧还预留出发展用地。2、图书馆是校区的标志性主体建筑,处于校园的核心部位,并作为东、北两校门的对景建筑;同时,图书馆面向中心湖面,是校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和视觉焦点。3、校前区楼群包括行政楼、国际交流中心、礼堂和科研大楼,共同围合出校前区,三组建筑共同塑造了进入新校区的第一印象,对外联系便捷,是整个校园对外联络的主端口。生活服务带、海事园地带、公共教学带、二级学院带三、分区规划与设计4、海运特色建筑群包括海运博物馆、学生活动中心、教师活动中心、水训馆和游泳馆等,这些各具特色、体量不一的建筑通过绿地和水系联系为整体,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5、四个二级学院集中设置于校园西侧,散布于大面积的绿化之中。每个学科群设置共同的信息服务、管理及教学实验设施,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联系、互为开放、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实验、学术活动建筑群。生活服务带、海事园地带、公共教学带、二级学院带三、分区规划与设计6、学生公寓区位于水面东面,形成三个院落组群,可分期建设。7、教师公寓毗邻学生公寓区,相对独立,为半围合式布局,形成安静私密的庭院空间。8、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综合服务楼和校医院等后勤服务用房均设置生活区附近。9、体育活动区布置在校园西南侧,靠近学生公寓区,分为东西两片,可分期建设。体育场地以体育馆为主体建筑,另设置标准田径场、小足球场、篮、排、网球等球类活动场地,以及室外标准游泳池。四、道路与交通组织1、校园主次两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于C4和B1道路,主校门开向C4道路,通过弧形的校门和设立的标志性景观构筑物,形成主入口强烈的视觉效果。2、校园采用车行外环、人行步道内行的“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车行系统以一条18米的环形道路为骨架,车行道路尽量靠近校园周边,并安排成片的停车场。环路内以步行空间为主,停车考虑在建筑和绿地下设置地下和半地下停车库。4、校园内设置两级人行步道,第一级为“T”字型主步行道,主步行道分别连接两个校门,宽度15-40米;第二级为环绕水系和绿地的漫步小径,宽度2-4米。五、绿地景观系统1、校园的绿地系统充分体现“人-建筑-自然”相融的主题,以“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同时,校园沿C4和B1两条城市道路布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