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二一九法令”教学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一、改革的酝酿2.宗旨(目的)直接目的:化解专制统治危机,重振大国雄威2.表现1.背景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历史基础: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法令;个人因素: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以前改革失败教训,坚持改革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方案一:解放农奴,但不对其进行土地的分配方案二: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方案三:解放农奴,让农奴有偿获得一定的土地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俄国制订了三个改革方案:请思考:如果你是亚历山大二世,你认为当时情况下,哪个方案更具操作性?为什么其他两个方案不合适?2.“二一九法令”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1)时间、人物:(2)主要内容:时间安排上: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经济上: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①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②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③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④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赎买土地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作用)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3.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4.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材料二: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材料三: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列宁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三、进步性与局限性(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1.进步性(2)地位: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过渡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德国统一1871年意大利统一1870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摘自《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暂时义务农.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改革的必然性决定的。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农同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又拥有私产。(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3)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