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MediaCriticism课程内容概览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第二章媒介批评的主体第三章媒介批评的规范与标准第四章媒介批评的方式和内容第五章新闻媒体的解读第六章新闻作品的解析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第一节媒介批评的概念第二节媒介批评的任务第三节当代媒介批评概况第一节媒介批评的概念一、媒介批评的概念二、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一、媒介批评的概念媒介批评源于英文的mediacriticism,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对其内在意义及社会影响的鉴别和评判。其他理解:(1)依据一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活动的诠释与评价。(2)对新闻传播活动负面影响的否定性评判。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媒介批评的内涵二、媒介批评的对象和范围媒介批评的对象即新闻活动,包括新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媒介批评的基本范围是:1.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价2.对新闻报道社会影响的评价3.对媒体的评价第二节媒介批评的任务一、认识新闻的质量1.评价新闻内容及其理念的表达【例文】2.评价新闻形式及其技巧的优劣【例文】二、认识新闻的社会效果三、认识媒介和社会新闻质量新闻质量指新闻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客观趋向的适度形式和表达倾向的最佳程度。新闻质量包括两个内涵:(1)新闻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达到的程度,提供有益的思想理念,让受众对世界的认识发展变化。(2)新闻通过最佳形式反映客观事实,使受众畅达、直接、迅速地理解新闻,把握新闻的内容。新闻报道应该振奋人们的精神法新社日前报道,由于觉得媒体上负面新闻太多,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12岁男孩马克斯·琼斯创办了“今日周末新闻”网站,专门报道令人鼓舞的新闻。当前,该网站每天的浏览量已经达到5000人次,人们在这里还可欣赏到琼斯撰写的评论。媒体研究表明,西方一些媒体长期热衷报道负面新闻,受众对此日益厌倦。2006年,英国BBC网站所做的一项有关英国人幸福感的在线调查显示,许多英国人认为,媒体报道了太多的负面新闻,给受众提供的是“由恐惧、担忧和疑虑组成的大餐”。对社区犯罪、政府失职的渲染,对政治人物的嘲弄和菲薄,以及对全球变暖等危机性话题的夸张描述,“让英国人感觉很糟糕”。何止是西方的一些媒体热衷报道负面新闻?国内有些媒体对负面新闻也有偏爱,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涌入眼帘的都是凶杀、暴力、抢劫、诈骗、盗窃、车祸、绯闻等等。好象这个世界到处都不太平,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有危险,到处都藏杀机。是出门在外祸事不远,坐在家中也不保险。特别是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些负面新闻时,没有超出于新闻之外,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而是就新闻报道新闻,沉湎于负面的新闻之中,用一种灰暗的、压抑的笔调来报道负面新闻。还有的甚至故意夸大事实、添加情节、放大细节、渲染气氛,让人看后毛骨悚然,使人看不到一点光明,看不到一点希望。干事没有了干劲,生活没有了信心。不可否认,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不如意的事,现实中确实有许多让人心凉的新闻。小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到官员腐败、抢劫杀人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即使电视台用一个专门的频道,报纸用一个专门的版面来报道这些负面新闻都可能报道不完。但是,如果我们的媒体天天都是刊登这些新闻,期期都是传播这些新闻,除了让百姓对生活心生恐惧、对社会心生厌恶,骂一下朝天娘,发一下心中怨以外还能起到什么作用?是的,作为媒体来说,揭露社会阴暗面,曝光官员腐败事,进行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也是其履行社会职责的必要。这样做能够保证权力的阳光下运行,能够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得到及时的反映,能够让社会更美好。但是,舆论监督不是专门“扒粪”,不是沉迷于暴露,更不是让人对生活充满恐惧。而是应该着力于问题的解决,着力于制度的完善,着力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应该着眼于建设性,着眼于振奋人心。……常言说得好,物极必反。媒体这种长期热衷报道负面新闻的作法,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新闻受众的伤害了。这必然引起受众的不满。就连西方的新闻受众都反感这种作法,都觉得“这些消息让一个原本快乐的人变得压抑和沮丧。”都在质问:“以前那些有关我们身边的英雄的报道都哪里去了?”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这样做更让人难以接受。所以,那些对负面新闻有偏爱的媒体趁早改弦易辙,多采写、刊播一些令人鼓舞的新闻,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添我们发展的底气。正如上面这条新闻中英国一位资深媒体人士所感叹的那样:“世界上好消息多得是。新闻不必全部是恐怖主义、战争和经济衰退。一批新媒体正在争着给读者提供鼓舞人心的报道,这些报道可以让生活更甜蜜。”(张剑虹2009-08-25中国网)我怎么看不懂报纸了这世界变化快,令我等很无奈。本人搞了几十年报纸,现在却看不懂报纸了。北京市一家报纸在娱乐报道中刊登了如下的一些文字——“昨晚的开场是由Rain的师妹Star拉开的”,“Twins和英皇的同门师兄弟Boyz一起表演了《王子与公主》”,“歌迷高喊JJ的名字,更一度拉着JJ的衣领想要献吻,幸好JJ好舞功……”,“有深受大学生欢迎的《翱翔的小鸟》、《Ican》等,这些歌曲也有Twins、赵薇等明星们的作品”。除了明星们的名字用英文外,一些单位也用了英文的名称。比如,“昨天晚上美国辛辛纳提POPS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台湾PUB女士黄小琥参加南京的超女演唱会演出”,“It‘sRaining北京演唱会昨晚在工人体育场火爆上演”,“上海亚洲音乐节组委会与CHANNEL(V)共同举办的音乐节闭幕式暨Sony之夜反盗版演唱会”。我学过俄文,对英文一窍不通,看了上述文字真不知道究竟谁是谁。我问过懂英文的人,他们对有的名字也不知道是谁。幸好我女儿懂一点儿英文,也略知一点儿娱乐圈里的事。在她的“指导”下,我才略知一二。原来上述明星大部分是香港和台湾人,比如梁咏琪、钟欣桐、蔡卓妍等,他们本来就是中国人;而一些单位名称如音乐频道、索尼等,本来通俗易懂,人们常说常用,但报道时为什么舍中求英、让人不易看懂呢?如果认为英文时髦、愿意用英文的话,那也应该注上中文、能让圈外人看懂。不仅上述英文名称我看不懂,而且连一些中文名称我也是一头雾水。请看如下一段文字——“李宇春揭开最终票选的一瞬,许多现场的玉米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相比之下笔迷们的泪水则掺杂了失望、痛苦和悔恨,而凉粉们则相对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偶像的位居第三的事实”。对文中的“玉米”、“凉粉”、“笔迷”,我琢磨了好长时间,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在第二天该报的一则报道中对“玉米”作了一个注释:“两地玉米(李宇春歌迷昵称)……”原来“玉米”指的是李宇春的歌迷,取了李宇春名字中“宇”的谐音“玉”,“迷”取谐音“米”。至于“笔迷”、“凉粉”,是我询问了我女儿以后才知道的。“笔迷”是周笔畅的歌迷,而“凉粉”是指张靓颖的歌迷。“凉粉”二字的组成更为复杂:“凉”是张靓颖名字中“靓”的谐音,而“粉”却是英文单词“Fans”(崇拜者)一词的读音,意为“靓崇拜者”。好家伙,这“玉米”、“笔迷”、“凉粉”三个词竟这么复杂!不是圈内人还真看不懂。我不明白,为什么不把这些名词写成某某的歌迷,让人一目了然呢?报纸是大众传媒,在新闻报道中应该使用大众语言,让广大读者看懂,即使是娱乐新闻也应该让读者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少男少女追星族有他们圈内的“行话”和“时髦话”,但要印在报纸上就应考虑广大读者的习惯。因为你面对的读者不仅有追星的少男少女,而且还有更多不追星的读者。(史占旗2005-11-18检察日报)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的社会效果表现为对受众直接的思想影响,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新闻在报道后引起受众认识的变化,二是引起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出现新的发展,以致激起社会的变动。对新闻效果进行评析,应以公众的反响作为根据。【例文1】:三明电视台市“两会”新闻报道生动活泼效果良好【例文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三明电视台市“两会”新闻报道生动活泼效果良好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三明电视台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派出精干记者进行会前、会中采访,深入、准确、及时地开展宣传报道,通过声画并茂的电视手段在《三明新闻》栏目中展现了大会盛况,突出“两会”代表履职委员议政的特色。会前,“两会”采访组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对报道的时间、步骤、内容、方式、方法等做出详细计划;会中报道生动活泼,效果良好,既有大会盛况,又有委员活动,也有大会花絮。在报道形式上既有动态消息,又有新闻特写;既有专题报道,又有委员专访;既有配合报道,又月会议花絮,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两会”全貌。(三明电视台)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面对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国媒体迅速出击,谱写了感人肺腑的“灾难新闻进行曲”,及时、透明、全面、丰富地呈现了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呈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奔赴灾区组织指挥抗震救灾的过程,呈现了灾区人民和全国军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空前团结与骨肉同胞之情……从而赢得了中外舆论的一致好评。对于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我国学界作了及时的分析评论,高度评价“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国史!”……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之所以受到高度评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最集中、最全面、最生动、最充分地体现了危机传播的开放性原则,从而开启了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或危机传播的新纪元。在当代中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灾难发生后的责任主体与传播主体都把灾难当成所谓的“负面新闻”而刻意回避,20世纪50年代王中教授“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说法,就深刻地折射出灾难发生时的“不闻”(不报道)策略。只有灾难已经平复,才公开具体的灾情。于是,“新闻”也就变成了“旧闻”。……总体上,汶川大地震报道体现出中国主流媒体“勇敢地正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抵达灾害发生的现场,准确描述灾害的真实情态,及时跟踪灾害的变化过程,全力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鼓舞人民抵御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提供抗灾抢险的实用方法,努力降低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的专业行动路线,在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上取得了相当扎实的成就与经验。但是,某些具体的采访报道则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譬如,为了追求电视直播效果而干扰救援行动,一味追问获救人员特别儿童的心理感受。这样的例子表明,我们的某些媒体和记者对灾情的报道、对灾民的采访还不懂得节制。人民时评文章说得好:“灾难前,节制是记者采访的一种美德”。所谓“节制”,不正是“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吗?(董天策2009-2-2)媒介与社会正确解释新闻的内在倾向,剥去充斥媒体的歪曲成分或朦胧的外衣,告诉人们如何认识现实世界,是媒介批评的重要任务。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大体一致,但在关键细节上出入较大,这种貌合神异性报道致使受众迷惑不解。其根源和目的在于争夺受众。【例文】报道缘何同源异质媒体:小心信任危机报道缘何同源异质媒体:小心信任危机事实只有一个真相,因此同一事实在不同的报道中应该有内在的统一性,给受众一致的事实印象。然而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却常常出现一个事实多种面貌的情形,本文称之为“同源异质”的报道,它不仅会给受众带来信息困惑,而且会破坏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带来媒体的信任危机。……以媒体关于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意外殒命的报道为例,当地的两家报纸对同一个人的死亡给出了两种大相径庭的说法。据《潇湘晨报》报道,李振萼是休息日在一家高尔夫球场准备打高尔夫球时,因电瓶车意外翻车而受伤身亡。《三湘都市报》同一天的报道则称,李振萼是在高尔夫球场完成引资谈判后,乘车返回长沙县的途中因座车翻倒而严重受伤,最终以身殉职的。一个领导干部的意外死亡是公众关注的有价值的新闻,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是死亡的原因,它决定死亡的性质,也关乎死者的形象,而正是在这一关键点上,两家媒体各执一辞。一个事实被以揭示真相为己任的新闻媒体赋予了完全不同的色彩,给出了相异的说法,事实的真相由此迷失了。……同源新闻的“异质性”不同于报道个性,是指一个事实在不同的报道中被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