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3月七届二中全会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10月2日中苏建交*国民经济恢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17国建交1950-1953抗美援朝1953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三大改造1954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日内瓦会议1955万隆会议“求同存异”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1956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双百方针”1958八大二次会议三面红旗(大、人、总)1960八字方针、农村纠左1964原子弹&中近程导弹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6-1976文革时期1966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取消高考1970东方红一号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南优二号杂交水稻1976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1976-1978两年徘徊19772月两个“凡是”恢复高考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中美建交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国两制”1980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1982“十六字方针”修宪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1983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1984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1985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义务教育法》1987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88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科教兴国”“211”工程希望工程1990开放上海浦东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中国加入APEC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南巡谈话(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10月“汪辜会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1997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7月1日香港回归1998《村委会组织法》199912月20日澳门回归二十一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上海举办APE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3“神舟五号”成功2005连战访华(坚持九二共识)2008实现两岸通航、通邮、通商五个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1976-1978两年徘徊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政治一.七届二中全会1949.3河北西柏坡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2.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3.基本政策:确定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政、经、思、外交方面基本政策4.确定总任务:①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②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5.工作作风:告诫全党、谦虚谨慎二.新政协召开1949.9北平1.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基本性质&基本方针的政策)2.确立中央人民委员会*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协制度②为新中国成立奠基三.第一届人大召开1954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①体现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两大原则②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意义:三大制度确立,为民主法治建设奠基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过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宪法正式确立最早:1947内蒙古自治区最晚:1951西藏解放1965西藏自治区五.中共八大1956.9北京1.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主要贡献)2.主要内容: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六.八大二次会议195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七.文革时期对法治的践踏1966-1976经济一.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恢复前:形势严峻、面临崩溃2.意义:为开展计划经济创造条件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9531.一五计划1953-1957目的:把我国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基本任务: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基础差、增强国防、借鉴苏联)【一化】成果:东北重工业基地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三改】意义: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②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1953-1956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内容:农业、手工业:合作社、集体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公私合营评价:①标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1956年底)三.三面红旗(大、人、总)19581.大跃进错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超越历史发展阶段①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危害:②环境严重破坏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人民公社错误:①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②严重平均主义③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④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危害: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生产后果: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出现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八大)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大跃进)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经济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四.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农村“纠左”五.十年动乱1971-1973周恩来——国家经济出现起色【1966-1976】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外交一.外交原则确立1949-二十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外交,与各国建立平等外交(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平等互利)与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的问题3.“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孤立)二.与苏联建交1.中苏建交1949.10.02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3.与17国建交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2*周恩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内容: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2.意义:①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四.日内瓦会议19541.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2.中国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五.万隆会议1955印尼*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相同的历史遭遇、被殖民国家侵略、经济落后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1.影响:①促进会议圆满成功②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建交热潮)2.意义: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科技一.航天①1964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国防能力、巩固政权β建成秦山(浙江)、大亚湾(广东)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便利γ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③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两弹一星”战略决策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④1992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⑤2003“神舟五号”成功☞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二.科技①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②1973袁隆平“南优二号”杂交水稻☞增大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③1983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加速国家信息化发展教育文化1949年底“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1956-1966确定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1966废高考1966-1976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匮乏、素质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1956年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艺术)(学术)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α林彪、江青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β样板戏政治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①1976粉碎“四人帮”,国民经济停滞②1977.02提出“两个凡是”☞背景:“左”的错误严重禁锢人们思想③1978.05《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支持☞解放人们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基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起点)1978北京①内容: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法治逐渐健全β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平反冤假错案②结果:α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β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γ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δ党和国家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四.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①1982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进一步完善②1982修宪——全国人大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③1984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④1998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1978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β四川——废人民公社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1984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三.建立经济特区*选址(珠三角)原因:①著名侨乡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给予特殊待遇②资源丰富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③靠近国际市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①1980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②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1985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④1988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⑤1990开放上海浦东——决定以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90年代经济开放重点和标志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步骤有利条件: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产业优势⑥1992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①1992南方谈话论述社会主义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市场都是手段三个有利于证券制&股份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奠定基础②1992.10十四大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③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④1997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加入世贸组织2001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于建立完整世界贸易体系③压力和挑战,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外交教育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1黑人兄弟帮助打破孤立&殖民体系二.中美关系正常化①尼克松访华1972α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β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交1979☞第二次建交热潮三.中日建交1972田中角荣访华四.新时期外交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区域外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