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2、掌握词语3、疏通文意《资治通鉴》中国古代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作者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谋士和将领。性格:平易近人,对部将严格要求又爱护部将,又带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性格:胸怀坦荡,对不感兴趣的“治学”,开始时毫不客气地拒绝;机敏精干,接受劝告学习后,在短时间内就小有成就;颇有幽默感。性格: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明显的进步,他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他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之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一、朗读课文文言文朗读三步曲(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读好停顿和语气1.注音:卿岂邪孰遂更qīngqǐyéshúsuìgēng2.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反问句,否定吕蒙辞学的理由。要重读强调。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二、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说现在掌管事情用事务难道想做句末语气词只应当过去的事情罢了说与……相比怎样以(之)为文段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议事非常(十分)惊奇现在就为什么无实义迟于是拜见表顺接文段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一)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第一层:“初”到“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对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二)课文分析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最初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什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什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6.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7.用一句话评价这三个人物孙权鲁肃吕蒙善劝好学关爱部下爱才敬才听劝学有所进8.找一找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成语学习与运用:“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1.主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写作特点:(1)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2)记事简练,裁剪精当。1.通假字2.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卿孤博士阿大兄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古代王侯的自称。古代专管经济传授的学官。表示亲昵的意思。长兄。邪通耶语气词。涂通途,道的意思。3.一词多义当以见当涂掌事但当涉猎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掌管应当用与为组成认为知道识别4.延用至今的词岂:难道欲:想5.不同语气的词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①邪!反问语气“吗”②耳限止语气“罢了”③乎!感叹语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