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六分册要点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西安事变1、含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2、解决:应张学良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赴西安。中共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六项承诺。3、影响: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二、七七事变1、含义: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1、标志:①西北红军主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②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四、抗战初期日本的主要侵略行径1、八一三事变和上海沦陷: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史称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1937年11月,上海沦陷。2、南京沦陷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进城后抢劫掳掠,无恶不作,并疯狂杀害中国被俘士兵和平民达30万以上。其暴行激起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平型关大捷1、概况:1937年9月,日军入侵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在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歼敌1000余人。2、意义: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二、台儿庄战役1、概况: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抵抗,毙伤日军1万余人。2、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初)1、原因:协助盟国作战,解除日军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威胁,保卫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2、影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2一、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1、主要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②通过新的党章,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③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二、抗战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一、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地图掌握)1、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获得解放。2、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3、平津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摧毁了国民党的沿江防线,跨越了长江天堑。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5月27日上海解放。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雅尔塔体制——重建世界政治秩序1、含义:二战后期,大国围绕着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和其他一些会议,在会上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之为“雅尔塔体制”,其实质是美苏两国支配世界。2、雅尔塔会议(1)时间、地点、国家1945年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美、英、苏三国(2)内容①讨论欧洲领土变动:A.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B.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②有关成立联合国的问题: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③远东事务的安排: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3)影响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3、评价:①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②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3关国家的权益。二、联合国1、成立过程:①提出设想: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②命名: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③正式成立:1945年50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2、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总部在纽约)三、布雷顿森林体系——重建世界经济体系1、含义: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由此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一、美苏冷战的形成1、拉开冷战序幕:富尔敦(铁幕)演说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2、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提出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表达了美国要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咨文宣布的美对外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二、两大阵营的形成1、马歇尔计划与莫洛托夫计划美:1947年,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目的是将西欧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苏: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美: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此后,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苏: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三、美苏冷战初期的冲突1、柏林危机①概况:1948年西占区为分裂德国宣布推行币制改革,苏联随即以保护苏战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最终通过谈判,苏联结束封锁。②影响:最终造成德国的分裂,形成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并立的局面。2、朝鲜战争①背景:随着冷战的开始,由美、苏分别占领的朝鲜半岛也一分为二,南、北朝鲜分属两大阵营。②概况: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内战)47月,美国与其他15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参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战役,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中国参战)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旧。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首次局部战争。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一、战后民族独立浪潮(1945年-1975年)1、概况: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持续了约30年,近百个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大多在1945-1975年间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2、特点: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其中心区域在亚洲。第二个高峰兴起于1960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其中心区域在非洲,其中,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而被称为“非洲年”。二、不结盟运动(1961年)1、概况:1961年,为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摆脱美、苏两大集团的控制,亚非地区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以不与大国结盟为宗旨,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要求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影响: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与经济利益。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至1968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二、20世纪美苏争霸的史实1、50-60年代,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均以苏联的退让而告终。2、70年代,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3、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第11课冷战的结束一、雅尔塔体制走向瓦解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并相继脱离苏联集团。2、德国统一: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瓦解。二、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美苏冷战结束。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煤钢联营:1951年西欧六国(法德意比荷卢)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巴5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欧共体: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3、欧盟:1991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把“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3年,该条约被所有成员国批准,欧盟正式成立。4、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二、欧洲一体化的意义1、对欧洲:西欧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2、对世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第14课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一、东盟(东亚)1、成立:东盟成立于1967年,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有成员国10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2、与中国的关系:1997年,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合作模式。二、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东)1、成立:1960年,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拉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作用:相互协调石油政策,交流开采经验,以集体行动对付消费国。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一、第一届人民政协(1949年9月)和《共同纲领》1、主要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作用:《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②确定国名、首都,选举主席。2、意义:政协全体会议在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其职权。政协会议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