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生态建设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编写总顾问:倪发科马成泽编委会主任:汤林祥编委会副主任:陈鹏张祥安杨光祥王伟王赟编委会委员:王翔韩延权王庆和杨炳兴黄应松程德安吴力平刘明忠黄朝香徐应宏涂红松李琴李恩才张作仿黄胜林丁胜奇杨书林查克汪廷华郭希胜杨敬东方厚奇汪东丁玉玲王金良周银平钱霞荣编写组负责人:程德安冯克金夏纪敏主要编写人员:马永富李修俊黄润刘建国李乃炜刘晓升曹恒涛钱大兴姚长荣胡尘柳传明邓彪闻勇陈久顺协编单位: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建委市农委市计生委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统计局皖西学院淠史杭总局市气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寨县水利局制图:聂焱2目录前言……………………………………………………………………………1第一章总则…………………………………………………………………21.1规划背景…………………………………………………………………21.2生态市的内涵……………………………………………………………31.3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31.4规划目的…………………………………………………………………41.5规划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41.6规划的范围、时段和重点领域…………………………………………5第二章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72.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72.2自然生态条件……………………………………………………………72.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92.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12.5发展条件分析……………………………………………………………13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53.1指导思想…………………………………………………………………153.2生态市建设的基本原则…………………………………………………153.3规划目标…………………………………………………………………16第四章生态功能区划…………………………………………………………194.1生态功能区划……………………………………………………………194.2生态功能分区……………………………………………………………21第五章生态经济建设…………………………………………………………295.1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295.2生态农业建设规划………………………………………………………315.3生态林业建设规划………………………………………………………375.4生态工业建设规划………………………………………………………415.5生态旅游业建设规划…………………………………………………493第六章生态环境建设…………………………………………………………566.1生态环境系统现状分析………………………………………………566.2生态建设规划……………………………………………………………586.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616.4农村环境保护……………………………………………………………626.5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666.6工业污染防治……………………………………………………………696.7噪声、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环境管理……………………………………706.8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706.9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706.10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71第七章城乡生态人居环境建设………………………………………………727.1六安城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727.2生态城镇体系划分………………………………………………………807.3生态城镇建设……………………………………………………………807.4农村生态家园建设………………………………………………………84第八章生态文化建设…………………………………………………………868.1生态文化背景与现状分析………………………………………………868.2生态文化理念与建设目标………………………………………………878.3主要建设内容和措施……………………………………………………87第九章生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909.1现状分析…………………………………………………………………909.2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909.3生态技术体系的建立……………………………………………………929.4生态产品认证机制的建立………………………………………………929.5生态科学技术能力建设………………………………………………93第十章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9510.1可持续发展能力架构…………………………………………………9510.2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步骤与目标……………………………………97410.3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战略措施………………………………………98第十—章重点工程……………………………………………………………9911.1重点工程建设…………………………………………………………9911.2投资估算………………………………………………………………11611.3效益分析………………………………………………………………117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体系……………………………………………………12112.1政策法规体系…………………………………………………………12112.2组织与管理体系………………………………………………………12212.3教育培训体系…………………………………………………………12312.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12412.5实施手段与技术体系…………………………………………………12512.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126附图:1、六安市行政区划图2、六安市森林资源现状分布图3、六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图4、六安市水系分布图5、六安市气候区划图6、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六安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图8、六安市生态功能区划图9、六安市林业发展规划图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前言1前言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省区,是我省新世纪初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伟工程。六安市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市是安徽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遵照省政府皖政[2004]14号文通知的要求,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规定的程序审议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规划》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安徽生态省建设行业实施意见和市县规划编制指导细则》为指导,从本市实际出发,重点提出了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勾划了全市可持续发展蓝图,是组织实施全市生态建设纲领性文件,是县区和部门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依据。随着生态市建设的推进,市政府将根据情况的变化发展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补充和完善。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2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21世纪是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的世纪,“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时代主题,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当今环境问题是举世瞩目的热点问题,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了各国人民的共识。这种在共同生存基础上构筑起来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奏。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接着各行业、各部门均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原则,研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方式和系统构建问题。作为响应,1995年,当时的国家环保局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以省、市、县行政区域为范围开展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2003年,安徽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编制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近五年的实施计划。这是指导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文件,是地区、行业和部门编制生态建设规划与实施意见的依据。六安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决定开展生态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市的建设过程是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是适应世界“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规律的最佳体现。生态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创建活动必将使我市可持续发展步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是六安市主动融入国际潮流,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后代人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的根本之举。六安开展生态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发挥资源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其次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动力;第三是加快发展、生态立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四是落实依法治国的一项举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济活动必须依法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3办事,通过建设生态市活动,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标准意识,从而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第五是由于六安市的生态区位比较特殊,建设生态市将进一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为皖西皖中地区建立起生态屏障,并减轻淮河、巢湖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对确保淠史杭水利工程安全和保护合肥等大中城市水源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2生态市的内涵生态市基本内涵就是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和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六安建设成为生态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宜人、生态文化繁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1.3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化的空间约束战略,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平台;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导向,构筑健康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体系;转变传统发展观念,营造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社会形态,同时建立稳定可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五大体系:(1)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2)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体系;(3)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4)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5)建立稳定可靠的能力保障体系;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41.4规划目的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目的就是建成生态市。它是由市政府制定的一项综合发展规划,是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战略性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指导性。其贯彻实施需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其它各项专门规划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并通过政府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其它规划中予以落实。同时,坚持因地制宜与分步实施原则,创造性地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对

1 / 1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