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十二五”规划(初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十二五”规划(初稿)市商务局2010年9月30日“十二五”时期,是苏州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力建设“三区三城”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的关键时期。把握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以“扩大开放优势、推动转型发展”是“十二五”时期开放型经济的战略任务。一、发展基础(一)总量规模“十一五”期间,苏州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成功跨越金融危机的深度考验,各主要指标占全省、全国的地位稳中有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积极贡献。预计“十一五”末,进出口总额2500亿美元,出口1400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1.9倍,进出口、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12%、1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预计379.4亿美元,较“十五”时期增长91.6%。累计境外投资中方额预计11.1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8.1倍,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营业额预计分别为23.9亿美元和20.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1.6倍。(预计全市进出口2500亿美元,出口1400亿美元,实2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中方境外投资额3.48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为6.11和5.06亿美元,服务外包离岸接包执行额15亿美元。)(二)运行特点新世纪以来,苏州开放型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运行特点(以2005~2009五年为区间):1、结构逐步调优。五年间,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分别从14.5亿美元和3.83亿美元增长至37.7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60%和341%,服务业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占比分别为23.8%和20.6%,分别比五年前提高了14.4和14.2个百分点,09年服务业扣除房地产后占比首次突破20%,同比提高近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之比为2:1,以交通运输业、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技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五年来,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19.7%,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进口占比20.9%,提高了5.8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贸易规模增长了264%,发展成为继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之后,全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第三驾马车。2009年全市保税物流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为198.4、47.32和151.08亿美元,各占全市比重的9.8%、4.1%和17.3%。2、质量稳步提升。五年间,外资项目平均规模从644万美元提升至1121万美元。加工贸易静态增值率提高了50多个百分点,达71.4%。其中进料加工的进出口贸易占比达81.8%,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先后获批1个国家级出口基3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装备制造)昆山市模具产业基地)、12家省级出口基地(含常熟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基地企业1家),总数量占全省基地总数的29%。累计共有商务部出口名牌企业5家、江苏省出口名牌企业34家、市级出口名牌企业52家。一批苏州本土企业试水国际化运营,逐步形成了以亚洲地区为主(集中了境外中方投资额的39%),非洲、北美洲、欧洲(合计集中了境外中方投资额的40%。)共同发展的全球产业布局。新批境外项目中方投资额翻两番达2.3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涵盖高科技制造(10.2%)、加工贸易(17%)、资源开发(19.7%)、服务业(37.9%)等多个领域。3、亮点不断凸现。制造业新设项目注册外资中先进制造业占比达45%。康佳、龙飞、彩虹等50多个新型平板显示项目相继落户,全市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企业累计超300余家。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相关企业达60余家。累计已有外资独立研发企业36家,占全省总数的近30%,非独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245家。跨国公司功能总部企业(机构)60多家,先后有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134家世界500强公司在苏投资设立了400多个项目。截至09年底,在商务部外包管理业务系统上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数达793家,从业人数8.87万人。通过CMM/CMMI3级以上国际资质认证企业数达55家。通过信息安全认证(ISO27001)企业22家。先后有36家服务外包企业被认定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占全省的2/3,服务外包业态正从ITO向BPO和KPO4拓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总体运行水平和层次还不够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下,加速暴露出开放型经济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如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低价格、数量扩张占领国际市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不够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走出去”规模总体上还较小,开发区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开放型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偏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既面临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制约的双重压力,又面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从总体上看,开放型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战略转型期。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仍然是时代主题,伴随着我国与智利、新西兰、秘鲁等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ECFA协议的签署,我市在抢抓新的国际合作机遇上将大有作为。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会改变,这为我市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争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提供了契机。从区域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5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机遇。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有利于苏州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统筹资源。从苏州市看,多年的开放发展,苏州已经积累起雄厚产业基础和环境、人才优势,这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激发了全市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济发展方式的深入思考。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一系列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大对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输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苏州开放型经济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持续上升,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尚未根本消除,国内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要素瓶颈、成本制约等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三、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扩大开放优势,推动转型发展”,着力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加快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层次,切实把开放型经济规模优势转化为开放创新优势、转化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转化为“三区三6城”建设的新优势,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为推进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基本原则一是更加注重转型升级。着力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以提高增值率为核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为核心的一般贸易转型升级,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利用外资转型升级,以跨国投资和经营为核心的“走出去”转型升级和以载体功能创新为核心的开发区转型升级。二是更加注重开放创新。坚持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并重的原则。深化开放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以深化对外开放引领、服务、促进和支撑苏州创新型经济发展,加快集聚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的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提升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创新创业要素的能力,更多引进外资研发中心,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智力和创新资源。三是更加注重内外联动。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统筹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外资、外贸、外包、外经、外智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利用外资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中的带动作用、外经合作在提升水平、强化联7动中的促进作用、服务外包在高端拓展、提高效益的引领作用,实现多外联动,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向纵深发展。四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开放型发展与富民强市的协同推进,努力实现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把开放型经济发展建立在科学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开放型经济发展资源,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三)预期目标对外贸易:“十二五”期间,进出口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8%。加快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做到一般贸易增长高于加工贸易增长、服务贸易增长高于货物贸易增长、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高于对传统市场出口增长、新兴产业出口增长高于传统产业增长。至“十二五”末,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70%,进口占比达50%(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5个、10个和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值率超过90%(较“十一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保税物流贸易规模达到600亿美元,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80亿美元(分别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和翻两番),进口贸易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较“十一五”末增长60%以上)。利用外资:“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00亿美元。引进各类外资功能总部企业100家以上,其中独立8研发企业50家以上。引入非独立研发中心250家以上。(截至今年8月,全市功能性总部、独立研发中心、非独立研发中心历年累计数分别为65家、40家和245家),以楼宇经济为特征的总部经济及服务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至“十二五”末,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30%,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利用外资比重占比双双达到40%。(三项指标较“十一五”末提升近10个百分点)境外投资:“十二五”期间,累计境外投资中方额比“十一五”翻一番(预计“十一五”累计数为11.1亿),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营业额翻一番(预计“十一五”累计数分别为23.9亿美元、20.5亿美元),基本完成对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的前期开发。服务外包:至“十二五”末,离岸执行额6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十一五”末,预估离岸执行额15亿美元。以此基数,“十二五”期间离岸执行额年均增长30%)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省级以上开发区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进出口年均增长15.4%,出口年均增长15.9%,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6%,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个、1.9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区内创新创业孵化器、特色产业园区、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功能载体建设再上新台阶。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至“十二五”末,省级以上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至60%(预计至“十一五”末,该比重为55%)。9四、重点任务(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1、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集聚化发展,贸易市场向内外兼顾转变,贸易形态向服务贸易、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贸易延伸,价值增值向研发设计(ODM)与自有品牌(OBM)发展。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加工贸易产业链深化工程。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延伸和优化现有产业链,突出规模型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不断增强其对本土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实现加工贸易从分散式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加工贸易增值率年均递增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总部推进工程。打造“制造—研发—总部”发展模式,突出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积极引导在苏外企设立全球制造企业总部及营运管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仓储配送等区域性总部,推动更多的加工贸易生产型企业就地转型为具有功能总部特征的运营实体。内资配套企业跨越工程。精心选择千家科技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资企业融入到加工贸易通用或重要的零配件生产环节,不断提高本土采购率与配套率,全面推动一批内资配套企业跨越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地标企业。2、增强一般贸易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出口商品技术研10发、创新改造的扶持力度,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外贸主体的做大做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