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控制浅谈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摘要: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向世人敲响了金融业内部控制的警钟。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成因,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巴林银行倒闭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是企业发现、纠正错误行为,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措施。建议企业要从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控制环境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内部控制概念最早由外部审计界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账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环境压力迫使审计界必须探寻新的审计理论和寻找新的审计方法。这样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开始提出内部控制概念,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审来确定审计师可能承担的审计风险和需要执行的审计业务量。内部控制自提出后一般认为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其核心思想是一项经济业务通过分工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从而形成相互制约和牵制,并通过账目核对确保经济业务得到正确记录,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第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个时期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内部管理控制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确保企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实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第三,内部结构控制。20世纪80年代外部审计界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将内部控制界定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这一阶段,内部控制不仅包含了与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目标实现有关的内容,而且还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与资产安全完整。这从内部控制结构的定义看出,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与程序。”这更突出了控制环境的作用,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且深受环境的影响。第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代表了内部控制发展的最高水平。二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成果及其特色20世纪90年代,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规定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以及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同时明确规定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为董事会、经理层以及企业中其他员工。这使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得到充实,分为以下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客观的说这几方面均反映了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是对影响内部控制在新时期发挥作用所有因素的综合概括。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时刻都面临着经营失败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整个经营过程和业务特点都有深刻透彻的把握。并要客观分析企业整个经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企业从事业务所特有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评价这些风险对企业经营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信息与沟通是整体框架强调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及时有效的信息不但是决策的关键而且也是进行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的信息和沟通不仅使企业的所工有员了解自己的职责,并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各个层级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其中蕴藏的风险。监督是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自省过程,即为了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贯彻对内部控制实施再控制。三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成立于1763年的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并声明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然而,在欧洲金融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它却因为内部控制原因最终倒闭。里森是巴林银行的一个区级职员,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工作他既是首席交易员,又是清算部经理。从1992年开始,他利用一个按巴林银行总部规定本该废止但他却私自保留的一个叫“88888”的账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的期货交易,结果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透支的金额超出整个巴林银行几亿美元的资本,将整个巴林银行赔了精光,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最终走向坟墓。四从内部控制分析其倒闭成因(一)控制环境存在问题1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这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经营中需要拥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风险意识。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业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如果说银行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那么经营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更高的风险意识,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管理层只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效应而忽视了负面效应,从而也就没有对负面效应可能产生的风险迸行控制和防范。2管理层不重视历史经验的指示作用,突出表现是不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极其结构状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尽管资产负债表具有静态性,但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及承担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它分析各种数据的正确性,检查内部是否存在做假账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而巴林银行主管却对它置之不理。1994年7月,资产负债表明显记录了里森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仍视而不见,且巴林董事长彼得巴林发表过一段评语“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管理高层的疏忽和监管不力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而且也使3名高管受到法律惩处。3管理层没有应有的风险警觉意识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当交易员里森由于违规操作使亏损不断加大并且不能通过自身周转来掩饰亏损时,开始要求伦敦总部汇入大量资金。由于亏损不断加大,里森开始超常规的向总部索要资金,这种情况下巴林银行总部不但没警觉到风险的存在,而且违反英格兰银行的规定向里森输送资金。这些均说明巴林银行总部不但对里森非常规要求汇入资金毫无风险警觉意识,而且还一味的满足,暴露了总部在风险评估中的失误。4不理智的人力资源政策尽管里森曾经为巴林银行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而巴林银行“用人不疑”的政策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用人政策走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二)信息和沟通存在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及时的信息和有效的沟通是实施控制的关键要素。通过信息传递和沟通管理者不仅可以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而且可以掌握其中蕴藏的风险。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里森用于掩饰错误的“88888”账户始终没有被总部发现。“88888”账户的开立和消除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误。首先,总部要求里森更改进行错误交易处理账户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尽管错误记录处理账户己经由“99905”转为“88888”,但是这个信息只有开设账户的员工一个人知道,其他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均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如此重要的业务信息管理者竟然不知道,可见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效率差。其次,在总部恢复使用旧“99905”账户处理错误记录时,临时“88888”账户不但没有及时消除,而且该信息也没有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备案,从而使“88888”账户成为内部控制的“盲区”,成为各种内部控制措施难以触及的地方,直到最终巴林银行倒闭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可以说正是“88888”账户这个关键控制点的失控导致了巴林银行悲剧的发生。(三)控制活动存在问题控制活动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最初的控制活动是职责分工和相互牵制,而这种最基本的控制原则在巴林银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按照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操作的风险特点,为了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交易员应当和清算员进行职责分离以便利用清算员的每日清算发现交易员存在的交易失误并及时制止。但是在巴林银行里森一个人既担任交易员又担任清算员,这为其进行违规操作和掩盖失误提供了方便,这种致命失误使针对衍生金融交易的风险控制彻底归于失败,导致悲剧的必然发生。目前,在西方企业实行一种精明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强制休假制度。实施强制休假制度可以为实施检查留下足够的时间,并且在实施检查时不必与员工进行正面接触,不但顾及了员工的颜面和自尊心,而且可以发现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及时发现其中蕴藏的隐患。如此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在巴林银行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里森自1992年到新加坡巴林银行分部至巴林银行破产倒闭,自始至终未进行任何强制休假,这使其犯下的错误日积月累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崩溃。(四)监督活动形同虚设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监督活动是对控制活动的一种再控制,是确保各项控制活动得以实现的一种措施。在巴林银行内部,对里森用于掩盖失误的“88888”账户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内部审计部门发现,对于里森假造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存款,内部审计部门始终未向花旗银行进行函证以确认其真实性。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明显失误视而不见。因此,这一切均表明监督活动在巴林银行已经没有价值。从巴林银行的倒闭案例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在银行、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要以此为鉴,发展相关制度。但是,从9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计划经济体制下陋习的延续,使企业内部控制不受重视在9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那个时候我国大多数企业刚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不够充实,实践经验也很少,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受到多大的重视。直到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始,内部控制才得以在我国发展。(二)企业的控制环境不理想在我国,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环节的公司法人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对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运作不太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被扭曲。股东大会执于形式,监事会的权力虚置,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效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三)信息流通不畅,缺少交流沟通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即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有关方面,这些方面是如何生效及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既有自上向下又有自下向上,既有横向又有对外界的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而有些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盲区:谁都可以管,谁又都可以不管,结果出了问题后,要么无人承担责任,要么相互推卸责任,互相指责,制造出不必要的矛盾,最终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四)风险意识较差,缺少内部动力当今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有些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发布了相关的文件,使企业有一个很好的理论模版,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力求更好的发展。2005年,证监会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国务院首次就上司公司工作批转发布文件。2006年,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06年,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过程。2007年,深交所发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要求建立自查机制,由内部负责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委员会对内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