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王东梅2013年9月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的活动来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研究社会主体。从指导思想上来说,本章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分析社会主体问题的方法论原则。第一、社会主体的内容: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历史规律的物质承担着,从人的主体性活动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社会主体的本质规定: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方法论思想。第三、社会主体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评价社会主体的社会作用时,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思想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如果说社会历史发展是一部长篇历史剧的话,那么,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社会历史剧的表演者,又是社会历史剧的编剧和导演。人类自编、自演、自导了一部长篇社会历史剧。一切认识都是以人为主体并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才是哲学的中心、出发点和终结点。人在物性方面连接起自然,又通过灵性发展成人类社会,它是连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纽带,把握住人就可以把握住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哲学上的意义非常重大。1、“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怎么理解现实的人?首先,关于“现实的人”的含义。其次,“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人。再次,要明确认识到“现实的人”是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假说形成的现实原型。一般社会科学是有不同门类和不同学科组成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只是“现实的人”的一个方面的属性,或者一个因素,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例如有的经济学所定义的“人”是自利的“理性人“;有的社会学所定义的“人”是生而平等的“平等人”:有的政治学所定义的“人”是生而自由的“自由人“。这些所谓的人的假说,只是从一定角度对现实的人的某种逻辑抽象,作为某一特定学科的逻辑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与“现实的人”的现实特点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王国。“现实的人”是这些属性和特点的具体集合,而且这些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在不同的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约束和相互补充的聚集在一起,共同地表现着某个人的综合性特点。“现实的人”的综合性特点中哪一个表现为主要特点,要从他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特点来研究。“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2、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第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第三、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3、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任何方法论原则,首先就是研究尺度和标准设计问题,那么在衡量社会发展问题上,也有一个尺度问题,马克思从人的状态的立场给出了社会发展的尺度。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就是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内容。离开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就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其次,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所以,确立人的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把人的作用和地位突出出来,这种理念依据就是马克思当年在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时候,按照人的状态作为标准划分。因此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中要突出人的发展状态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按照人的尺度来理解社会发展,以此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的说,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以人为本怎么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中的以人为本怎么理解?首先不能够离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能够离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要以“物”为据。这个“物”是唯物主义的物,也指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就缺乏现实性。以人为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要以自己的那个领域为本,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阶段是什么样的阶段,事物发展规律性呈现什么特征,我们的以人为本的“本”实现到什么程度,这有一个辩证关系需要处理。科学发展观第一句话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然后讲核心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还不能离开发展。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马克思按照人的存在和发展阶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二、“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三、“自由个性”阶段五个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五个形态”思想和“三个阶段”思想之间的区别、联系所体现的统一关系两种思想是两个不同的分析参照系。一个是社会基本矛盾参照系,另一个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参照系。但是这两个参照系是内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表现为:第一,社会矛盾运动的本质是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之间的矛盾运动,它是人的发展的社会形式。社会矛盾运动的推动力是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所以社会矛盾运动的主体是人。第二,人的存在状态,不仅表现为人自身的存在状态,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状态。而社会关系的性质的变化依赖于社会矛盾运动过程。第三,人的发展状态的三阶段是一种人的状态的一个根本划分。社会发展五形态是人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形式的具体类型,这些具体类型可以归属于三阶段划分的范式。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处在“物的依赖的阶段”。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物的依赖”不断强化的阶段,但也有人的某方面的自由有所进步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社会是“物的依赖”逐步减弱的阶段,人的自由不断实现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物的依赖”不能完全摆脱,甚至还会发展,但其历史趋势是人的自由不断发展,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的一个根据根据这个思想,我们来理解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物的依赖,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走向人的自由。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如何研究人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共同体,以及人的解放与发展等问题的方法论思想。(1)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人,人才和猿区别开来。劳动是人的活动,劳动把人和猿区别开来,但不是人的本质。决定劳动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正1、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2、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1)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又表现为具体的社会共同体,研究特定的人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共同体,是认识特定的人的基本途径。(2)社会结构也表现为不同社会共同体组成的复杂性体系。分析社会问题,就是分析这些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研究社会管理,就是协调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3)“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的区别由于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对人的影响不同,对于各种类型的社会共同体,不同层次的社会共同体,如何去分析其基本特点和基本性质,这是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在分析国家共同体时,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标准,这就是“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的区别标准。“真实共同体”就是它自己所代表的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它所标榜代表的利益和它实际代表的利益,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虚假共同体”是指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某一阶级本质上是为自己本阶级的利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但是它把它说成是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4)不同性质的社会共同体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虚假共同体”会限制甚至束缚个人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和发展。“真实共同体”符合了人的解放和自由,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5)社会进步的总体趋势是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逐步消除和真实性不断实现的过程。无产阶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反映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地推进,是其真实性的内容不断地丰富的过程。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简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社会共同体的制度特征的构想。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所内涵的自由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个人的发展,而社会发展首要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我们讲解放思想,讲改革,实质上是为了解放人;我们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为了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不断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不断扩大人的自由,为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自由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或英雄)。•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3、劳动群众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4、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艺术家等等,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无可争议的英雄,他们对历史和人类的贡献也是无可争议的。即使其中有些人可能在个人品质上有些微瑕,但无损他们的伟大。2012.5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或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对其具体含义,需要作历史分析。其中包括劳动阶级,也包括某些剥削阶级。例如,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也是属于人民群众范畴的。第二方面,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这时人民群众是与少数“英雄”“天才”相区别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总是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这时人民群众是与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反对派相区别的。第三方面,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来看,无论历史情况怎样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和开动,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青岛跨海大桥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2012.5(1)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