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概述本道路工程为一条村道,因此道路设置为单车道。长度为262.616m,标准路幅宽度为4m,其中桩号K0+000~K0+72段由于右侧房屋的限制,设计路幅宽度为3m。1.2设计依据1.2.1工程所在规划区域1:500地形图(电子版本);1.2.2由于无地勘报告,本册图纸仅为施工前的准备用图,施工前应对道路沿线进行勘查,设计根据勘查结果进行施工图修改。1.3采用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JTGF30-2003)2、道路工程设计2.1主要设计标准道路等级:等外级道路设计车速:15公里/小时标准路幅宽度:4米道路最大纵坡:10.7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度6度,按7度设防2.2平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全长262.616m米。设计起点接现有水泥道路,设计终点至北侧原有机耕道。全线设置5个平曲线,最小半径9.5米(回头曲线)。2.3纵断面设计本次道路起点设计高程Hs=418.8m(现状高程),终点设计高程Hs=437.3m(现状高程)。道路最大纵坡10.73%,最小纵坡0.79%,纵断面设计中路面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线高程。2.4横断面设计道路标准路幅:4.0m路幅=0.5m土路肩+3m车行道+0.5m土路肩其中K0+000~K0+72段为3.0m路幅=0.5m土路肩+2m车行道+0.5m土路肩路拱横坡:路拱采用1.5%的单向横坡。2.5路基设计由于本次设计无地勘资料,故根据经验参照类似路进行放坡处理。2.5.1填方路基填方边坡坡高度均小于8米:按1:1.5的坡率放坡。2.5.2挖方路基挖方边坡高度均小于8米,按1:1的坡率放坡。2.5.3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保证排水通畅,充分利用沿线已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均应接入永久排水设施中。挖方路段结合临时排水可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接入排水系统。2.6路面结构本次设计应甲方要求,分段采用两种路面结构形式:1)K0+000~K0+100段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20年。结构组合设计如下: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20cm基层:手摆片石基层,厚度20cm2)K0+100~终点段设计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厚25cm。2.7挡墙为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全线共设置了2段重力式挡墙及1段护面墙。其中1号重力式挡墙长15米,高度为3~5米,挡墙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2号重力式挡墙长41米,挡墙高度为2~5米,挡墙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护面墙位于起点段,主要目的是保护道路右侧的房屋基础,护面墙长约8米,墙身采用浆砌条石砌筑。3施工要求3.1路基3.1.1质量标准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mm。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8080~150150以下≥94≥93≥90零填及路堑路床0~80≥94路床平整度:±15mm中线高程:+10mm、-15mm横坡:±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挖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土质路基≥30Mpa≤3103.1.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3.1.3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应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3.1.4填方路基3.1.4.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3.1.4.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大于2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4%,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如果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可采用清淤换填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要求片石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换填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再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到碾压轮迹小于5mm,然后用普通填料填至设计高程。结合现有周边的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特殊路基的处理方式采用挖淤换填方式处理,本次换填工程量为估算量,实际工程量以现场实际为准。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3.1.4.3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3.2手摆片石基层3.2.1材料性能要求及选用条件(1)石料:石灰岩或砂岩均可作为手摆片石基层材料,其强度要求不低于三级(砂岩:极限抗压强度50~80MPa;石灰岩:极限抗压强度60~80MPa),压碎值35%~40%,且不易风化,高度约为层厚的0.7倍。片式层材料用量参考表:厚度(cm)石料用量(m³/1000㎡)石块嵌缝料用量高度(mm)用量第一次第二次合计25180~23027558248220140~18022046206616110~140176281240(2)嵌缝料:嵌缝料由碎石组成,用于填充片石间的缝隙,嵌缝工作一般分为2次进行,第1次嵌缝料粒径为15~35mm,第2次嵌缝料粒径为5~15mm(3)选用条件:根据具体路基设计路段来选择不同厚度的手摆片石作为基层,全部路段厚度为25cm。3.2.2施工工艺片石基层的施工程序为:按设计要求施工好路床一铺砌石块一第1次嵌缝一稳压一第2次嵌缝一压实。具体操作如下:(1)按设计要求施工好路床,确保路基的压实度和设计弯沉。(2)铺砌石块:片石的铺砌厚度一般为25cm。铺砌时先沿路面横向由两边向中间按标准样桩铺砌一行石块作标准横断面,然后按标准断面逐步向后铺砌,而且铺砌时应逐块嵌紧。在路面边缘处应选用较大的石块,较小的铺于路中,石块大面朝下,尖端向上,所有石块必须单独坐稳,块石的长边应与道路中线垂直,其纵横缝应错开,相邻石块的表面高差不宜大于2cm。(3)第1次嵌缝:片石铺砌到相当长度(3米—5米)时,用适当大小的碎石(一般用15—35mm粒径)嵌入两石块的空隙内,填充紧密。用作嵌料的石块,应以一块插满为好,小头向下。砌石完成后撒第1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嵌缝料未经压实之前禁止车辆通行。(4)稳定:用6—8t(或8—10t)压路机按先轻后重先边缘后中间的顺序进行洒水碾压2—3遍,使铺砌层达到基本稳定。(5)第2次嵌缝:当铺砌层稳压后,即撒铺第2次嵌缝料(可用5~15mm粒径的石屑),嵌缝料实用量参考表1。要求撒铺均匀,厚度满足要求。(6)压实:用12~15t或10~12t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方法和要求与第1次稳压相同。碾压遍数依石质或根据试验路段而定,较软质石料6—8遍;硬质石料10~12遍,碾压至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和碎石无挤动推移的现象为止。3.2.3质量控制要求由于片石结构层的特殊性,其质量检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测量鉴定:项目主要是片石层的宽度、厚度、中线位置和标高、横坡等。(2)外观鉴定:路面边缘顺直、表面平整、密实,以12t压路机碾压后无明显轮迹。3.3面层3.3.1泥结碎石面层1)材料石料:采用轧制的碎石或天然碎石。石料等级不低于规范要求,扁平细长颗粒不超过20%,近似正方形有棱为好,不能含有其它杂物,并符合相关的级配要求。2)粘土粘土的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2,粘土中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碎石干重的15%。3)施工在压实的路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铺好后,用10~12t压路机碾压3~4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浆路面整平,再用12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过几小时后,现用15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200m3、厚30cm,取样一次或由监理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试验频率。3.3.2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砼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砼达到设计强度25至30%时应采用切缝机按设计要求切割,直线每隔5米一道,锯缝宽度不得大于5.0mm,深50mm,砼在浇筑抹平后,应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拉毛压槽深度为1~2mm,纵缝为平缝,涂沥青玛蹄脂。胀缝传力杆为滑动传力杆,设在砼板厚中央并与板缝垂直。1)质量标准抗弯拉强度:≥4.5MPa弯拉强度:≥4.5MPa平整度:不大于5mm;相邻板高差:不大于3mm;纵缝直顺度:允许偏差10mm;板宽允许偏差:-20mm;厚度允许偏差:±10mm;2)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脱皮、印痕、裂缝、石子外露和缺边掉角现象。板面边角应整齐,不得有大于0.5mm的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印痕、积水等现象。伸缩缝必须垂直,全部贯通,传力杆必须与缝面垂直,缝内不得有杂物。3)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和强度关系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弯拉强度作强度检验。试配强度宜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混凝土稠度试验,塌落度宜为2.5~5cm时间宜为10~30s,水灰比不应大于0.48,单位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³。混凝土拌和及运输配料必须准确,砂、石及散装水泥必须过秤,按重量配合比计量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粗细骨料:±3%水:±1%外加剂±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最短拌和时间如下表,拌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搅拌机容量转速(转/min)搅拌时间低流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自由式400L18105120800L14165210强制式375L38901001500L20180240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