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07-23•简单的说,微生物就是微小的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在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概念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到借助显微镜微生物的分类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分布广种类多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产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1•营养物质2•温度3•PH值4•渗透压5•氧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菌落的概念•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生长繁殖形态构造母细胞为中心子细胞集团肉眼可见芽孢•某些细菌(杆菌),在其生活的某一阶段可于细胞浆内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芽孢对干燥、热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较强。灭菌的概念•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通常是指杀灭或除去全部活的微生物(包括繁殖体和芽孢)无菌的概念•是指物体或任一介质中没有活的微生物的存在,即无论用何种方法,检不出活的微生物灭菌保证水平•灭菌保证水平(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示为10-n,本规范规定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每件物品中有菌生长的概率是1/106。•F0=8为残存概率法•F0=12为过度杀灭举例说明•例如:1,000,000个细菌死亡率为90%每分钟•–1stmin.-900,000/100,000•–2ndmin.-90,000/10,000•–3rdmin.-9,000/1,000•–4thmin.-900/100•–5thmin.-90/10•–6thmin.-9/1•–7thmin.-0无菌药品的概念•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按生产工艺非最终灭菌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分类•1.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2.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两种灭菌方式比较最终灭菌非最终灭菌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杀死微生物•安全•更易于法规部门接受•最好的选择•需考虑药物降解•工艺过程稳定•相对容易进行验证•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通过无菌技术避免微生物污染•风险高•法规部门仔细审查•应用普遍•药物稳定性不受影响•工艺过程多变•相对较难进行控制•适合所有药品无菌操作的概念•指在操作中,采用或控制一定条件,尽量避免产品污染微生物的一种操作方法程序。为此目的,所用的一切物品、环境,均应事先灭菌,操作也应在无菌操作室中进行无菌意识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化学灭菌过滤灭菌辐射灭菌1、干热灭菌干燥条件160℃~170℃2~4小时;180℃~200℃0.5~1小时;250℃1小时。135℃~145℃3~5小时;2、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纯蒸汽)灭菌法是最为可靠的灭菌方法,一般为121℃,20分钟或115℃,60分钟,使用时需将空气排尽。气体灭菌法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液体灭菌法是用药液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使用的有乙醇(酒精)、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常用于气体、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原料的除菌。化学灭菌4、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法,即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对不耐热液体,过滤是唯一实用的灭菌方法。•过滤法不是将微生物杀死,而是把它们排除出去。•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5、辐射灭菌•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波长:200—300nm;•高度:1M;•使用寿命;2000h;消毒的概念•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通常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但不能破坏其芽孢。所以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防腐的概念•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污染•污染的定义:当一个产品存在有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污染的形式: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传播媒介:空气、水、表面、物料、人。途径途径途径途径人及其活动产生大量的尘埃粒子污染洁净室。人身上携带的各种微生物污染洁净室。手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口腔、鼻腔、头发也是污染源。800~3500个/m3空气中107个/ml污染水140万个/cm2头皮上4~40万个两手上38亿个/g指甲垢臭男人1000个以上/min男性750个以上/min女性不穿洁净服穿洁净服10~300个/min静止150~1000个/min稍动900~2500个/min行走70~700个/次咳嗽4000~6万个/次喷嚏人是洁净室最大的污染源,占90%左右。《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所以在洁净室中,人的数量和活动应有特别严格的限制。行为规范•1、不要将个人的手机手表首饰佩饰带入洁净区•2、不要化妆或者使用容易造成洁净区污染的护理用品•3、工作服(手套/头罩/眼罩/鞋套)必须有效阻挡人体污染物•4、不得用手开关门,要用背部或者肘部,最好是非接触式•5、任何操作应尽可能轻缓,幅度要小,避免对气流的扰动•6、手指接触培养皿取样,手消毒•7、生产操作时候,不得落手接触药品,身体任何部位应尽可能绕开产品上空•8、打开或者盖上培养皿是不得使身体任何部位经过上空•9、触摸屏操作或者按键操作应使用手指背部•10、物品洒落地上不要拣起来使用•11、工作服尽量不接触墙面、设备,任何时候不得接触地面•12、接触药品前必须手消毒•13、尽可能不要讲话•14、站姿、坐姿、操作……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悬浮粒子微生物控制原则391243如用高效滤器、电子自净气、臭氧发生器等对进入洁净室的空气充分地进行除菌或灭菌换气次数及最佳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的设计使室内微生物颗粒迅速而有效地吸收并被排出室外如不能防止,则应尽量限制其扩散防止进入室内的人员或物品散发细菌气流组织形式及合格的净化装修不让室内的微生物粒子积聚和衍生控制尘粒及微生物的意义•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的无益也无害。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控制尘粒及微生物的意义•自100多年前出现注射用药至今,非肠道所用医用制品中的热原对人体的危害即热原反应已经人所共知;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如污染了7~12μm的尘粒,可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死命。而如果污染了细菌,轻则局部红肿化脓,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控制尘粒及微生物的意义•注入人体的注射剂中含有热原量达1μg/kg就可引起不良反应,发热反应通常在注入1小时后出现,可使人体产生发冷、寒颤、发热、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体温可升至40℃以上,严重者甚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该现象称为“热原反应”。败血症流行事件山东欣弗注射剂黑龙江刺五加注射剂国内外染菌注射剂致死事件200820061970历史药害事件回顾什么是热原发展历程1876年1921年1876年从腐肉中分离出一种不带活菌而能致热的物质,当时称之为热原。1921年以后,逐渐认识到这些药液之所以引致发热,系因被微生物污染因微生物代谢产物所致。1942年1942年美国把热原家兔试验法收载入药典后,发现霉菌,立克次氏休、病毒、酵母菌也能产生热原。国内GMP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存在细菌内毒素意味着不存在热原。国内欧洲药典委员会副主席业内医药工业普遍接受控制内毒素等于控制热原。严格地讲,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但所有已知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目前国内外仍未有统一的认识,但从国内外文献报道中,一个共同的意见,都普遍认为:它是指细菌内毒素的脂多糖。热原的概念•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内在的毒素。细菌毒素分类•一类为外毒素:它是一种毒性蛋白质,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一类为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的一种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结合的复合物。它的特殊性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内毒素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A成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对青霉素敏感。•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霍乱弧菌、百日咳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致热能力•最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革兰阳性杆菌类;•较弱:革兰阳性球菌;•霉菌、酵母菌、病毒也能产生热原。热原分类•外热原(包括细菌性热原(由微生物产生的)和化学性热原)•内热原(包括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和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外热原由微生物所产生。01外热原包括细菌性热原(由微生物产生的)和化学性热原02内热原内热原(包括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和内源性低分子热原)热原分类+01+02+03+04+05热原的性质输液器01制药用水02原辅料03容器用具04管道设备05制备过程热原的污染途径06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高温法:•180℃3~4h、200℃60min或250℃30~45min或650℃1分钟等可使热原彻底破坏。(药典为250摄氏度至少1小时。)•因此耐热物品如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其它用具以及注射时使用的注射器等,均可采用此法破坏热原。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酸碱法:•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玻璃容器及用具如配液用玻璃器皿、输液瓶等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破坏热原.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超滤法•热原分子量为1×106左右,体积较小,约1~5nm,可以通过一般滤器和微孔滤膜,但采用超滤法如用孔径小于1nm的超滤膜可除去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热原。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吸附法•热原在水溶液中可被活性炭、石棉、白陶土等吸附而除去。由于活性炭性质稳定、吸附性强兼具助滤和脱色作用,故广泛用于生产,但应注意吸附药液所造成的主药的损失。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蒸馏法:热原能溶于水但不挥发,但可随水蒸气的雾滴进入注射用水中,因此制备注射用水时,原水中的热原可经蒸馏除去,但需多次蒸馏,并加有隔沫装置,单次蒸馏往往效果不理想。热原的常用消除方法•其它包括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等。常用消毒剂消毒剂分类•酚、醇、醛、酸、碱及其相应的盐类、氧化剂与卤素类、表面活性剂类、重金属类等。------HUGO(1978)国际消毒剂权威组织高效•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细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依据消毒效果和实用性依次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醛制剂(甲醛、戊二醛)、强酸制剂(盐酸、磷酸)、强碱制剂(烧碱)等。中效•中效消毒剂是指除对有芽孢的细菌和多数亲水病毒无效外,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酚制剂、氯制剂、碘制剂、醇制剂等。低效•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亲水病毒的消毒剂。季铵盐类,如洗必泰、新洁尔灭、等。消毒----臭氧•杀菌原理:•臭氧的杀菌原理主要是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臭氧杀菌消毒机理:臭氧杀菌过程为强氧化作用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化学,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死亡。一般认为,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RNA)或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