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报告当阳市教科所张光富当阳市教科所从2000年2月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历时三年,现已取得一定成果。一、课题的提出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中小学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反思我市前几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主要存在下列几种倾向:一是“可有可无”观点。有些学校把德育管理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使有,也爱搞花架子,不实际。二是“三化”倾向。德育工作淡化、虚化、教条化,成为许多学校德育管理的普遍现象。三是“高空作业”现象。有些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实际,大众化、庸俗化,不重视学校实际,德育与教学驳离,形成“两张皮”。四是“重智轻德”现象,有些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对德育立人、立教、立校、立国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工作中重智轻德。五是德育教育流程不成体系、缺乏创新,实际工作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极为普遍。六是德育测评步入误区。主要存在着重诊断轻发展,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评价方法缺乏客观性,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等倾向。七是学生人格不完善率偏高。学生对“中小学需不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回答,中学生96.5%、小学生85%认为需要;在回答“父母最关心你什么方面”时,中学生回答关心身心健康的占45%,小学生占53%;在回答“老师找你做过思想工作”的问题时,中学生80%以上说做过,小学生95%以上说做过。我市是湖北省教育厅命名的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市,承担课题研究的单位均是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基地学校,具有厚重的教育科研底蕴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当阳市“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课题组,根据各承研单位软硬件、教育资源特点,对子课题做了明确而细致的分工,比如:“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研究(由当阳二高等学校承担)、“隐形德育课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由实验中学、北门小学等承担)、“师德形象与德育的实效性”研究(由干溪中学、龙台中学等承担)、“学科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由慈化中学、玉阳三中等承担)、“德育环境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由东门小学、坝陵中学承担)、“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评价的实效性”研究(由实验小学、坝陵中心小学等承担)、“针对学生各种具体情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由河溶小学、王店小学等承担)、“社会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由窑湾小学、陈场中学等承担)。等等。综合上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二、关于课题本质含义的界定(一)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的内涵。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是指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方法等诸因素与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征、道德水准、阅历基础等诸因素之间的适应程度。一般而言,其适应程度越高针对性就越强。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针对性的产生必然依泥于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依泥于教师的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艺术等因素。如果教师无比忠诚自己的事业,深切关爱自己的学生,那么,他必然会在工作中自觉深思教育的针对性问题。针对性强调的是“对症下药”。“症”,就是教育对象(学生)的各种具体情况,如年龄、爱好、性格、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药”,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具体性任务和要求。如何对症?如何下药?又要取决于教师工作的作风是否深入,工作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师如果不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各种具体情况,就“对”不准“症”;教师如果不研究和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工作缺乏艺术性,就不会产生疗效。由此看来,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是产生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的关键性因素。(二)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率,或指思想品德教育预期目标的到达度与成功率。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和思想品德教育效率两个方面。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是指在某一项教育过程结束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所得到的结果。思想品德教育效率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所得到的效果与取得这个效果所做的工作量之比。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成果,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获得从总体上说,并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事,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画上完美“。”号的事。它应该是在原有实效性基础上的再进步,再提高和再巩固。它孕育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创造性活动中,得力于各种因素的有机配合和通力合作。在一定的教育阶段内,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凡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的有效率和信度的信息和言行,都可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总之,“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是指学校德育管理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憾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的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通过实施优化的、科学的策略,达到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目的。具体讲,小学生应充分具备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社会常识以及规范的文明行为习惯;中学生应达到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三、具体操作与实施“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能充分体现德育切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的发展规律的具体实际;教育资源和载体十分丰富;教育重点尤为突出,即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其教育策略体系也是科学而完善的。一是通过显形的、隐形的德育课程教育来实现。二是德育运作途径畅通。学科渗透、校内活动、校外实践是加强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是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更趋完善,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把上述因素具体化、表象化、实践化,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一)树立学校德育“大政工”观,实现“四化”机制。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陈旧老化。一是工作机制单一。“政教处——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老模式已成格局,其他领导、教师和学生听之任之,这样老是出现你管他纵,甚至使受教育者成为“皮球”,你传给他,他推给你的现象。二是运行机制失控。由于工作机制的单一,往往出现工作运行没有核心,缺乏支撑和支持,教育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三是教育机制呆板。教育方法的说教式,一刀切现象及其普遍。四是保障机制抽象。考核目标不明确,伸缩性强,导致师生在德育教育观上产生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思想,影响整个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针对上述现状,市课题组把对德育工作机制的研究与改革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提出“四化”德育工作机制。一是工作机制复合化。融德育与学校整体工作管理于一体,包括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管理,教职员工日常工作,年终考评等,形成学校德育无漏洞,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网络,显示出力度大、运转快,效果好的优势。二是德育机制全面化。确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干部、党员为中坚,以党员责任区,年级组、教研组为主体,以专(兼)职党务、政工干部为骨干,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班委会、全体学生等广泛参与的“全员育人”“大政工”格局。三是教育机制灵活化。对师生思想政治分类施教,实行一对一帮教和众对一帮教、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说理教育和活动渗透,他育和自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达到自律、他律一体,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一致的程度,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四是保障机制具体化。包括组织、法律、方法、考核标准内容具体,结构科学,操作性强,力避弹性,戒除盲目,确保实效。(二)树立用灵魂塑灵魂的观念,加强师德教育。调查中发现,教师中的事业意识、奉献意识、规范意识也出现了相应的危机,尤其是学生观的不完善,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知识、轻人格,重成绩、轻发展,重暂时、轻养成现象日趋严重。鉴于此,我们狠抓了师德队伍建设的研究,特别强调教师的“德高”和“身正”。主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立身与树人观统一。在教师中倡导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扎实奉献是教师立身的法宝。主要通过学习和活动来实现。如我们经常性组织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的理论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对新时期如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同时要求教师进行时事调查,进行现阶段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和犯罪现状调查,跟踪分析犯罪现状形成的原因,树立紧迫感,使实验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立身与树人观的高度统一。二是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教师潜在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是用学习引导教师、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敬业观、学生观、人才观,更新教育观念,具备投身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教师的奉献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能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外在形象的树立主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教师教书育人行为规范》、《德育工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规范教师的言行,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评价机制等促进、督促实验教师树立形象,从而使教师的育人行为由自发逐渐转变为自觉状态。三是人格精神与业务素质的统一。实验教师除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外,还要求具备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教育艺术水平。市课题组通过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德育理论外,还重点对德育策略进行科学的指导,三年五次组织实验教师听报告、学经验、看现场。每期两次组织教师进行“致教篇”、“转化篇”、“感悟篇”经验论文及案例的征文大赛。这些做法从根本上实现了实验教师的人格精神与业务素质的高度统一。全市各学校还提炼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精神,贯彻到教师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教师的行为中,学校精神几乎成为每位教师工作的主脉。另外,各学校还制定了《教师课堂“十不准”》和《教师课外“十不准”》,就教师在课堂上的备、教、批、辅等环节和课外的生活细节提出具体要求,并专管专查专记。大而全、小而细的工作,使老师们乐于奉献,善于服务,勤于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教育行为中,不断演绎出新时代新教师形象的内涵,教师以高尚的人格形象屹立在学生面前,深入到学生心里,外化为学生的人格表现。(三)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加强德育实践。在对当前学生人格精神进行调查时,普遍发现部分学生在其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几种突出偏差。一是不良情绪、离群心理严重。由于单亲家庭现象日益突出,占学生总数的10%,其中45%的子女心理上存在有不良情绪。加之日益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的冲击,许多学生离群心理严重,他人、集体观念淡薄,交往意识及交往能力特别差。二是懒学厌思、不拘小节现象突出。有的学生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后疯赶打闹、破坏公物、践踏草坪、折摘花木、上网游戏,甚至打架擂肥等,成为班级与学校的不安定因素。他们主要是缺乏理想和目标,学习上方法无序,总是找不到成功感造成的。三是缺乏自制,我行我素现象上升。这类同学虽是极少个别,但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审视现实,思考未来,我们始终认为提高学生人格素质是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的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我们把“道德乃立身之根本,事业之基础,生存之艺术”和“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事耕有余”作为德育工作的新理念。1.把脉问病,对症而治。在“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研究中,我们采取:⑴观其行。即看表现。某实验教师上课时,发现一男同学桌面上乱七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