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供电公司“我是国家电网人”小故事征集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拉线保娃子李福顺老人家门口那根打上拉线的转角杆是老人固定的“拴牛桩”。这天,李福顺老人和平时一样,把自家的那头老黄牛牵出来,准备拴到电线杆上晒太阳。老人刚一接触电杆的拉线,就感觉拉线上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狠狠地推倒在地,同时老人感觉到整个身体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麻痛。这时,恰逢老人的大孙子上学经过,忙将爷爷扶起。问明情况后,断定是爷爷由于接触了带电的拉线,被拉线上的电给“打”了。于是,福顺老人急忙通知了邻村的电工冉平,冉平也不敢耽搁,立即骑着自行车来到现场。冉平用电笔一量拉线,拉线果然带电,但是他也看不出拉线上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冉平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发现这根拉线和电表箱的横担接触在一起,会不会是电表箱出了问题呢?想到这里,冉平借来一架木梯,小心地打开表箱,发现有一块电度表烧坏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异常情况,但是这个烧坏的电度表和带电的拉线有什么关系呢?会不会是电度表烧坏以后外壳带电,传到表箱上,表箱上的电流又传到横担上,横担和拉线接触,拉线上也就带电了呢?他决定停电后将烧坏的电度表拆下。果然,事实验证了他的判断,拆下烧坏的电度表后,拉线上就没有电了。这是发生在5年前的一件事,到如今李福顺老人记忆犹新。话说福顺老人自从上次被电“打”了以后,再也不敢去那根电线杆上拴牛了,就是看见那根拉线就心里哆嗦,平时经过拉线的时候都绕过几步远,生怕自己再次被电“打”。今年的七月骄阳似火,李福顺老人刚走出家门,就看见自己的小孙儿双手抓着上次“打”了他的那跟拉线来回晃荡,玩的兴高采烈。这可把他吓呆了,他想扑过去拉开孙子,可是双腿发软,不听使唤,他大吼了一声:“线上有电,赶快过来!”可是孙儿没有理睬,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还笑着说:“爷爷骗人,哪里有电啊?”李福顺老人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看见小孙儿没事,他小心翼翼地走到拉线前,百思不得其解。刚好在此时电工冉平抄表经过这里,李福顺老人好奇地问电工冉平,冉平说拉线上装了个绝缘的东西再也不会带电了。福顺老人顺着拉线仔细一瞧,拉线上果然有个亮晃晃的“瓷疙瘩”,他像瞅怪物一样瞅了那个“瓷疙瘩”老半天,不明白那叫啥东西,也不明白那个“瓷疙瘩”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冉平笑着说:“那个‘瓷疙瘩’叫拉线绝缘子。”福顺老人说:“拉线绝缘子?这个名字稀奇,老汉我记不住,呵呵,如果没有那个‘瓷疙瘩’,这次我的那个娃子就危险了,我老汉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拉线保娃子’”。(胡俊林卢敏谦)有你这样的儿子吗?六月二十八日,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骄阳似火。通渭县供电公司平襄供电所拉动内需施工现场上,所长阎文彦正在紧张有序地指挥施工队员架线。一串串汗水流了下来、一条条银线架了起来……“叮咚、叮咚,艳阳当头照,我们施工忙……”是谁自编的手机铃声在响。是不是公司又有新的工作任务,听到电话响,阎文彦马上就这样想。“喂,你好,我是阎文彦。”每一个来电,他总是不慌不忙。“有你这样的儿子吗?你究竟回家不回家,父亲现在‘不行’了……”听见声音,他就知道是老婆打来的电话。“什么,我爸身体现在怎么样……”他还没有来得及问仔细,电话已经挂断了。不行,我现在必须马上回去。八十三岁的老父亲因常年劳累从去年春天就一病不起。最近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回家。病床上的父亲由年迈的母亲和多病的妻子一直在服侍,在他老人家最后的日子里,我应该陪几天,尽孝心。父亲的病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前几天打电话妻子说“没有什么,放心忙你的,抽空来一趟。”,怎么突然“不行了”。妻子的一个电话让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几天想起父亲,总是感觉心跳加急。同事们都劝他回去陪老人几天,但他总想“等工程竣工以后就回去陪几天老人”。他总是自我安慰,按照父亲的身体,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他抬头看看施工现场。几名队员正在放线,还有几名队员已经爬到了电杆上。按照原来的计划,在中午休息时,必须把这一条支线完全紧固到电杆上。千叮嘱万嘱咐,然后办完“更换工作负责人”手续,他才将摩托车加足马力飞快地向家中跑去。匆匆忙忙赶回家时,老父亲已经无法说出话来。老父亲的双眼一直盯着门口,家里围满了看望父亲和帮忙的乡民,唯独不见儿子。带着对儿子深切的期盼,带着很多事情需要嘱托的遗憾,父亲无法合眼,但与世长辞。到家的那一刻,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趴在父亲身边放声大哭,任凭泪水顺脸而下。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爸爸啊,你怎么不等等我,我还要给你汇报我们拉电的情况,你怎么就这样匆匆忙忙走了啊……”。“爸爸啊,你还能答应一声吗,让儿子再看你一眼吧……”他的哭声让家里来帮忙的乡民也流下了眼泪,人群中有人谴责。“有你这样的儿子吗?”是啊,有这样的儿子吗?为了工作,父亲临终时也不能陪伴着身边。其实,他并不是不孝顺断儿子。但是为了早日完成拉动内需工程,让工程发挥迎峰度夏的重要作用。他作为工程现场的负责人,必须亲自勘查现场,联系当地村社干部,组织施工人员安全有序施工。父亲的病他时时记在心上,但他哪有时间回家呢?“爸爸,我这些年欠家里的太多了,你怎么不给我留一个补偿的机会呀……”……(胡俊林)读读写写又一年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他就喜欢上了两种东西。一样是碟,一样是书。现在网站制作方面的书籍,他家里大概有将近几十本,涉及网站制作方面的各个领域。配色、布局、赏析、常见问题、CSS、Javascript_、Photoshop、flash、flashActionscript_、ASP。他的散文经常出现在《散文选刊》、《甘肃作家》等刊物,他已经在各类省级媒体发布散文、小说50万字,他的长篇小说网上的点击率达100万人。他的作品曾经获得了亚、欧、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201个国家45.3万余参加的“国家电网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三等奖。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各种奖励15次,他针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发表论文达30余篇,他的事迹多次被《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甘肃电业》、《甘肃经济日报》、《定西日报》等报刊杂志报道。他就是故事主人公,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胡俊林。十六年前,胡俊林带着做一名“优秀电力人”的憧憬,踌躇满志地加入了电力大军。十六年来,他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从事电力行业的各种工作,从一名一线抄表工到电管站站长,从电管站站长到变电所所长乃至现在的甘肃通渭县思想政治部副主任。常人看成功者,通常只对他们身上的“光环”感兴趣,在一番啧啧赞叹后,许多人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未尝想过要改变些什么;而这些成功者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则是少人问津深藏在成功背后的长期坚持,为之所做的种种挣扎,内心的煎熬,蜕变的痛苦,以及超越自我后的怡然自得。作身为农民的孩子,胡俊林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父亲是电力部门的临时工(当了三十几年单位厨师),母亲的身体本来不好,他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又落下了终身的疾病成了真正体弱多病的农民。为了十八元五的工资他的父亲骑自行车穿梭于相距50公里的家与单位之间。胡俊林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物都由他承担,挑水做饭洗衣耕地,12岁的他样样拿手。这种人生磨砺给予了胡俊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得他很早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有人说逆境总像一块沉重的顽石,压向柔弱的青草。然而青草却总是能从墙角下石缝里,倔强地探出头来,骄傲地望向天空。苦难在给人生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微笑着面对它的人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他的母亲目不识丁,虽然说不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但常常教育他:“妈妈没有读书,真羡慕你能够上学读书。你要好好读书,给妈妈讲书上的事,妈妈就是一生下不了床死后也能闭上眼睛。”在母亲这些话的激励下,同龄人在电视里寻找快乐的时,他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读读写写,摘摘抄抄,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最惬意不过。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他在各种报刊了经常报道公司职工的亮点,但是他自己的亮点只有在每次获奖时才会有人知道。一位名人说过:“名人是水泥柱,作家是钢筋,光使劲不露面,作家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昂首撑起责任心,俯身甘为铺路石。他淡泊名利,总是孜孜不倦,甘为人梯。他认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工作。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利用对网络制作的熟悉,免费为多家企业制作了单位网站,并制作了家乡书画网站,为多名书画界名家制作了个人官方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和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了地方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来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了合作的桥梁。农电县的思想政治工作杂而多,纪检监察、工会、新闻宣传、党务、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部归口思想政治部。他每天完成这样又做那样,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有个性、有特色,有吸引力。他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经常给公司领导充当喉舌,建议公司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趣味竞赛。经常穿梭于每个办公室之间,和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打成一片。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是前提,协调是保证。他是真理的宣传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听其言,观其行,把他视为楷模。同时,他也在开展多项工作时兼顾了写作,每次谈笑之间,他记下了一条条新闻、完成了一件件工作任务。他就是这样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际工作中,做到职工的心坎上,保证生产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他说,只有变思想政治工作同实际工作“两张皮”为“哥俩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死变活、由弱变强”。他说,从搞新闻、搞思想政治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几乎很少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我自己努力了。常言说人贵在奋斗,有奋斗就有收获。读读写写又一年,一直以来,他一直走得很慢,但他始终在向前走,奋斗路上没有终点。起程就要奋斗,起程就要拼搏,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张建强路早红)240元的讲课费在美丽整洁的通渭供电公司院内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位老师傅:他忙碌从容、高雅亲切、德高望重,受到全公司员工所尊敬和爱戴。他从业32年以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向人们展示着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尊严与价值,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名基层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退休人员,他名退身不退,他的所作所为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为年轻的员工和党员起到了鲜明的示范作用。在工作中,他常常独当一面,技艺娴熟。不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只是脚穿绝缘性行色匆匆。在以前担任供电股长时,他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加强规范化管理,狠抓安全操作,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加大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创下了数年来安全无事故的记录。带领乡站全体成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保证各乡政的装表架线、改造任务尽早及时完成……如今,他既不是公司的领导也不是公司的总工程师,默默无闻在做着该做的事。但他是大家公认的总指挥,总协理,是大家心中的英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的名字叫的姜永珍。说起他的先进,该公司的员工给我说起了一件他讲课的故事。定西市人事局在通渭培训《安全基础知识》,需要一名老师,县上相关部门一口同声让姜永珍讲解。他欣然接受,系统地从电力安全讲解,一个又一个身边鲜活的实例让听众一次次鼓掌,电力行业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相应的法规、制度、标准、流程显得繁多、细致而刻板。起初,很多听课的学员也觉得讲授那些严肃而刻板的法规、制度、标准、流程时,也只能逐条念、逐条讲,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他讲解这些法规、制度、标准、流程的每一条款的背后都有一些故事,恰恰是这些故事催生了这些条款,从正面或反面支持了这些条款,或印正了这些条款。最典型的故事就是电力历史上大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