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论文1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温岭市新河中学李巧敏摘要:在高考数学中,命题者往往以不同的载体考查数学知识或数学模块,而如何让考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命题者的意图。这就需要我们能在这个载体上找到题目的关键之处,即题目的题眼,本人以例说明各种题眼的类型,以及如何寻找、理解题眼,最终破解题目。关键词:题眼破解业内人士常用“题眼”这个术语,有人认为这个词是由围棋中的“棋眼”衍生而来,《汉语大词典》中对“棋眼”的解释是“围棋一方子所留的空格,为对方不能下子处”,而“题眼”的概念却大都含有“试题主要落点”或“解题”的关键处之意。棋有棋眼,文有文眼,题有题眼。如何在高考数学题中找到题眼,理解题眼,破解题眼,则有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1.理解结论中的题眼,破解题目本质。在高考数学解答题中,基本上蕴藏这有一思想,找到这种思想就等于找了解决的方法。而找的过程或需要经验或需要题眼。1.1数列中“消”字的破解。数列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必考的大题,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消”,如何消则看题眼而定。例1.已知a1=2,点(an,an+1)在函数f(x)=x2+2x的图象上,其中=1,2,3,…(1)证明数列{lg(1+an)}是等比数列;(2)设Tn=(1+a1)(1+a2)…(1+an),求Tn及数列{an}的通项;(3)记bn=211nnaa,求{bn}数列的前项和Sn,并证明Sn+132nT=1本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第(3)小题对很多学生来说有难度,没有头绪,无从下手。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在数列求和过程中主要手段是什么?生:用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方法消项。师:非常好,主要是消。那如何才能消呢?生:一般好象连续的才能消,比如nnnaaaaaaaas1433221师:我们发现(3)中211nnaa和不连续不能相消。应该怎么处理呢?生:让21na消失,出现连续项就可以了。师:对,21na是本题的题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怎么消失,怎么出现呢?生:2102nnaaa1(2)nnnaaa11111()22nnnaaa11122nnnaaa师:好,出现了连续项了。生:又112nnnbaa1112()nnnbaa12nSbbn…+b122311111112()nnaaaaaa…+11112()naa高中数学论文21221131,2,31nnnnaaa22131nnS又213nnT2131nnST.例2.设数列{}na满足条件:1(2)aaa,且21(N)2(1)nnnaana.(1)证明:2na;(2)证明:122(2)naaana;对于第2小题,直接证明非常困难,于是试着让学生寻找题眼,结果很多学生发现右边有个“2n”,本人追问如何才能“2n”。学生回答因为右边有“2n”,而左边是naaa21。所以要把左边的每一项和2比较方能得到这样的效果,于是∵212(1)nnnaaa,∴211(2)2(1)nnnaana又∵-11122221nnnnaaaa,111112211=01111nnnnnaaaaa,-1-1112222212nnnnnaaaaa.∴-121212222(2)222nnnnaaaan,∴12(2)(2)(2)naaa1111(2)(1)242na112(2)112na12(2)(1)2(2)2naa,∴122(2)naaana.类似还有很多的高考题目需要找题眼才能找到捷径。1.2函数中“恒”字的破解“恒”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经常与参数的范围联系在一起,在高考中频频出现,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恒”的理解:对于变量在某个区间的任意值都成立,“恒”的破解:转化以后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值,函数与方程方法,利用不等式与函数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将问题转化成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的研究。分离参数法,将含参数的恒成立式子中的参数分离出来,化成形如:)(xfa或)(xfa或)(xfa恒成立的形式。则)(xfaa的范围是)(xf的值域。)(xfa恒成立min)(xfa;)(xfa恒成立max)(xfa。例3:已知函数f(x)=xaxx22,x∈),1[.(1)当a=21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2)若对任意的x∈),1[,0)(xf恒成立,试求a的取值范围。解法一:分离参数,f(x)0在x∈),1[恒成立,即2x2xa0在),1[恒成立,2maxa(-x2x)3∴a-3解法二:根的分布,令h(x)=2x2xa,则ⅰ)44a0a1,得ⅱ)44a0h(1),0∴-3a≤1,x01y3x01yM(x)N(x)高中数学论文3综上∴a-3解法三:数形结合,2x2x-a,令M(x)=2x2x,N(x)=-a,M(x)N(x)即表明当x∈),1[时,M(x)图像恒在N(x)上方,∴a-3。“恒成立”问题的题眼是“恒”,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是运用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类似的还有恒有解,恒相等等。2.理解信息中的题眼,破解出题者的本意。对于一道高考题,命题者往往事先准备好考什么,用什么的载体考,而这些思想不经意的暴露在题目的表面,如果考生能捕捉到这些题眼,对解题是决定性的。例4: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说明:(1)初始值为1,1,0,0xyzn;(2)1nn(将当前1n的值赋予新的n);(3)2xx(将当前2x的值赋予新的x);(4)2yy(将当前2y的值赋予新的y);(5)zzxy(将当前zxy的值赋予新的z);(6)如果7000z,则执行语句(7),否则回语句(2)继续进行;(7)打印,nz;(8)程序终止.由语句(7)打印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呢?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所谓程序,就是一步一步的操作.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不妨按照这个程序操作几次:nXyz判断初始值0110z7000,返回(2)一轮操作1325z7000,返回(2)二轮操作25425z7000,返回(2)三轮操作37881z7000,返回(2)…………就此操作下去,并不难得出答案,这也是本题的一种计算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本题中我们比较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语句:“1nn;2xx;……”,虽然题目中已经给出很好的解释,但是,按照我们通常的认识,应该用不同的符号来分别表达新值与旧值,如何从数学上较好的体现新值与旧值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呢?事实上注意到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题眼从转化的过程中找到了等差、等比数列。一方面,n的值似乎只起到一个计算第几轮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n的变化,,,xyz的值随之变化.从这一个角度,不难想到,数列是一种较好的表示方法.设ni时,,,xyz的值分别为,,iiixyz.依题意,011,2nnxxx.所以,数列nx是等差数列,且21nxn.011,2nnyyy.所以,数列ny是等比数列,且2nny.010,nnnnzzzxy.所以,231122325272212nnnnzxyxyxyn.高中数学论文4于是,23412325272212nnzn.以上两式相减,得23132222222212nnnzn211222122122nnnnn.依题意,程序终止时,17000,7000nnzz,即12122700023227000nnnn,从而,可以求得8,7682nz.抓住了题眼:转化的过程其实是等差和等比数列。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是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浏览全文捕捉命题者的意图,找到最佳解决方法。3.理解题型中的题眼,破解统一解法在高考中不仅重视基本的方法和能力,还重视基本的题型,不同的题型有着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题眼,找到了题眼等于找到了方法,才能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3.1立体几何中“折”字的破解例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2,BB1=2,∠ABC=90。,E、F分别为AA1,C1B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到F的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______。图1图2题眼:化折为平,从几何体的表面连线的最小值问题,不可能从内部直接连接,只有设法转化到平面中来解决,对多面体,将其表面展开放平,旋转体的曲面则展开拉平,分析:将直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沿侧棱AA1展开(如图2),问题转化为在平面图形中,求E、F连线的最小值。根据平面几何知识,连接EF的线中直线段最短,在直角三角形EA1F中,222113222||122EFAEAF()3.2解析几何中“最”字的破解最值问题常见的解法有两种:代数法和几何法。若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这就是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常用的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基本不等式等,这些方法叫代数法。例6:已知抛物线以y轴为准线且过点A(3,-3),其顶点坐标为ab2(,),求a+b的最大值。解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焦点F(a,b),进而得22(3)(3)9ab方法1:(三角代换法)设a-3=3cosθ,b+3=3sinθFEC1B1A1CABEA1C1B1A1ACBAF高中数学论文5则a+b=3cosθ+3sinθ=32sin()4故max()32ab方法2:(基本不等式)因为22()[(3)(3)]abab2222(3)2(3)(3)(3)2[(3)(3)]18aabbab所以||32ab故max()32ab方法3:(判别式法)设a+b=m,则b=m-a,代入22(3)(3)9ab,可得2222(6)(3)0amam,由22[2(6)]8(3)0mm得3232m故max()32ab方法4:(向量法)设p=(a-3,b+3),q=(1,1),由pq≤|p||q|,则(3)(3)32ab故max()32ab方法5:(线性规划法)设z=x+y,由22(3)(3)9xy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作直线l:x+y=0把直线l向右上方平移至l′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此时z=x+y取得最大值;易求得3232(3,3)22M可得max()32xy,则max()32ab。乔治·波利亚(GeorgePolya,1887—1985)为了回答“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他专门研究了解题的思维过程,并把研究所得写成《怎样解题》一书。这本书的核心是他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一张《怎样解题表》。在解答高考数学题的时候,需要最初的想法,我们常常追求“为什么能想到”,“怎么想到”,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题眼的寻找和破解。而这些就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先辈数学家们,已经为我们创造出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应该很好地体会它,理解它,并且要灵活地应用它。参考文献:1、肖传芳.解答高考数学题应学会捕捉“题眼”,数学通讯.2000.12、杨文举.立体几何解题要善于寻找“题眼”.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8oxyMll′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