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重热点专题复习与设计编者按:本文是报社编辑邀请高考试题命题者设计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重热点专题,对广大高三教师和学生指导性特别强,特与大家分享。高三复习后期,广泛收集各类有效信息,深度分析和把握信息,以增强复习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对广大学生的复习备考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近几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特点的分析,对2007年《考试大纲》的理解和对各地诊断性试题的分析认识,谈谈2007年高三历史复习迎考中值得重视的热点问题,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切磋。热点之一:“三农”问题背景分析:1、2004年和2005年初,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两个“一号文件”。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近年来,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以下简称“文综卷”)多次出现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且试题所占分值与比例增加。2004年四套“文综卷”中,其它三套考查“三农”问题试题占历史试题题量的15%以上,“川、渝卷”在政治、地理学科在主观题中进行了考查,而历史学科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的内容。3、2000年以来的“文综卷”中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多为中国史的内容,世界史上有关农业方面的内容在“文综卷”中考查甚少。复习导引:1、重视对两个“一号文件”认识理解。认真思考“一号文件”中的哪些内容与历史紧密相关。在复习中找出与历史知识紧密相关的部分,进行比较、联系,抓住精神实质。1982—1986年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有关“三农”的“五个一号文件”,着眼点是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使凋敝的农村走向繁荣。2004、2005年的“一号文件”着眼点则是在全面分析了农业新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后,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强调从在农业中提取积累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突出了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反映出中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重大变化。包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农”问题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减免农业税等与历史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2、重视世界历史部分有关农业问题的知识的归纳整理。思考世界上其它国家在解决有关“三农”问题时的经验教训。如,“世界近代历史上,英、法两国处理土地问题的方式和对两国工业化的进程产生的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美国、日本采取的解决本国的土地问题措施、主要作用”;“苏联(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农民的措施”;“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二战后赫罗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等内容。3、重视教材中的新增加知识内容和一些新的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新增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芍陂水利工程”;“隋唐时期,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是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清代前期……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等问题。教材中的一些新内容、新观点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大多成为近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值得关注。4、重视其它类型试题中考查过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寻找新的考查视角。除“文综卷”外,历史单学科卷也多次考查“三农”问题方面的试题,其考查的不同视角、设问的不同角度等值得借鉴。思维训练: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先进,生产发达,历代王朝的兴衰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农业兴则天下安,农业衰则天下乱”之说。据此回答1-6题。1.《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C.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其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2.“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基本经济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人口大量增加C.生产工具有重大改进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3.以下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是A.商鞅变法B.均田令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4.以下措施不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有A.废井田开阡陌B.三十税一C.人民公社化运动D.包产到户5.下列哪项对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A.隋唐时期邸店和柜坊的出现B.开元通宝成为唐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C.隋唐日中为市古风犹存D.清代对玉米和甘薯的推广种植6.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下列一定程度上直接破坏生态平衡的是A.屯田B.井田C.更名田D.圩田从历史发展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农业、农村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据此回答7-12题:7.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B.出现了近代大农业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8.下列我国哪一项措施带有初步尝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A.1950年的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的建立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人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发展农业科技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④11.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①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③铁器与牛耕在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大城市生活的诱惑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高福利待遇的吸引④工业革命的开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非选择题13.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请回答:(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结合史实说明在经济方面唐太宗是怎样实践这一思想的?(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英、法、美三国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简述其主要内容和对本国工业化的进程产生的影响?(3)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末,苏俄(苏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有何经验教训?(4)新中国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从古今中外对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CDCCDDCBDADB13、(1)实践: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租庸调制,兴修水利。戒奢从简。力行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员进贡珍奇宝货。(2)英国:实行“圈地运动”,大规模地剥夺农民的土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农场制经营方式;有利于技术革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法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和把农村中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的方式,使农民获得土地。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造成了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滞缓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美国:通过《宅地法》,鼓励美国公民在西部无主土地上耕种,只要交付少许手续费,就可以在获得大量土地。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利用,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3)探索:将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行余粮收集制。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经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教训: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4)探索:推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热点之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背景分析:1、《考试大纲》中调整和新增加了“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和“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三者在纵向上形成了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或新中国的外交这一主题下整体内容,使新中国外交的体系更为完整、清晰,值得重视。同时,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不少地方和组织举行了纪念活动。2、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设计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模块,系统介绍了新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外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复习导引:1、重视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及取得的成就。按照《考试大纲》中调整和新增加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从纵向来说,可从开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新中国建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环境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个阶段把握。每一个阶段,可从背景、基本方针和外交成就三个方面掌握。教师可参考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指导学生复习。2、把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中国近代屈辱外交和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纵向联系。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应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主要商路的变化;不同时期政府对外交往态度的变化与影响,以郑和下西洋为转折,之前的主动外交和之后的被动外交等。中国近代外交应突出:(1)中国是如何实现由传统“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的。包括对总理衙门、外务部的设立的客观评价。(2)客观评价近代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3)掌握近代中国经历了被迫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中国全境向列强完全开放三个阶段及其内容。3、重视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和新的观点等。如汉、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的变化;对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交往中的作法的评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更为客观,如“国民政府的改定新约运动”、“1943年收回领事裁判权”等。4、重视把对外关系与当前的一些时势热点相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海洋问题”、“中日关系”、“中法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等。思维训练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以郑和下西洋为分水岭,经历了从主动外交到被动外交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据此回答1-5题。1.汉唐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不包括A.和日本、朝鲜交往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