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枝能⑴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⑵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⑶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2、过程与方法⑴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胶头滴管、澄清的石灰水等。教学过程:师:在生物知识里了解了我们离不开周围的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请大家做很呼吸!在刚才大家的呼吸过程中,你们猜想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气体成分一样吗?注: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生:不一样,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我猜想呼出气体中可能还有别的物质!师: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信息参考请看投影。(供学生讨论时参考)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⑵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师:你们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气来研究?准备如何收集呢?生:给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师:这能作为我们收集到的“呼入的气体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实验。师:那我们如何收集“呼入的气体”呢?(学生讨论)生:(演示)先把集气瓶里装满水,拿到教室外或操场后将水倒掉,再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带回教室。师:很好。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就收集到两瓶“呼入的气体”。那我们又该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呢?(学生讨论)注:两次学生的讨论及时,使学习气氛达到了一次高潮,同时分组讨论又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学生逐渐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借鉴,发展了他们的能力。生3和生4:(边讲边演示)集气瓶里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把玻璃管伸到集气瓶中,用嘴吹,将水排除,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师:(各小组示意收集好)你们认为收集时要注意什么操作?生1:开始集气瓶的水要装满。生2:吹气时集气瓶要拿稳。生3:取出集气瓶之前要盖好玻璃片,取出之后要将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生4:水槽里的水要多点。师:非常好,以上同学们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取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我们今天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异同,就用这种方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下面分组按步骤2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教师巡回指导)注:教师的及时评价,鼓舞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跃跃欲试。此时,教师明确地提出了探究的目的和任务,合乎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的情景之中。生1:呼出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不那么透明了!生2:两瓶的透明度不同。生3:好象有“烟雾”在下沉。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生1: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生2: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生3:只能说空气中含二氧化碳少,因为我们呼出的气体散失在空气里。师:正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确比空气中的多。注:学生利用观看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一处不同。生4: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生5:我们这组的现象不明显,可能变质的石灰水会影响观察。生6: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师:你如何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生6:瓶中有“雾气”下沉,而瓶中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师:你观察相当仔细,但“雾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以后再探究。下面按步骤3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注:这个同学虽然回答的有错误,但应该给予鼓励,老师的回答准确,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应予提倡。生1:小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里能燃烧,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不能燃烧。生2: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也能燃烧,不过燃烧时间短。注:该生观察的细致,教师应及时肯定。生3:伸入两个瓶中的木条过一会儿都熄灭了。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生1: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一些。生2:在空气中氧气多一些。生3: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生4: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氧气少。师:同学们回答得相当好,但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你可以说“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生5:还可以说明木条等物质燃烧要有氧气。师:你们的结论太妙了!吸入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师:下面按步骤4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注:学生再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一处不同。生1:我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生2:我也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但同时感到气流吹到手上是热的。师:还有没有什么现象?生3:哇!我还看到玻璃片上水蒸气过一会儿没有了!师:就要像她那样仔细观察!由此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生1:呼出气体热量高。生2:呼出气体含有水蒸气,而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生3:玻璃片本身温度比呼出气体的温度低。生4:水分会在玻璃片上蒸发。师: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你们能否说一说,我们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到底有何不同呢?生1: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生2: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生3:呼出气体的热量高。生4:呼出的气体所含水分比空气中要多。生:……(板书上述4个区别)注:由学生归纳出结论,使课堂气氛再度活跃,学习情绪再次达成高潮,教与学的目的达成。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今天的实验探究活动有什么收获,可以畅所欲言。生1:我知道实验探究要仔细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生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生3:做完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好多好多,必须动脑子!生4:我学会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就是发现问题后要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针对问题我们要敢于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探究活动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形式,才是一个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你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写报告,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形式。总评: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解决“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探究”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先从如何“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方法上入手,由学生提出方案并用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得出“排水取气法”的操作要点,进而迁移到捕捉“呼出的气体”,并及时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且真实的探究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又一次次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效益高。同时,老师的“助体”作用也得以较为充分的体现,始终随着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在知识点的结合处给予语言点拨,但又不直接牵引,起到了“推动”的效力,这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