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关于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西关于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方案自治区科技厅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环境倒逼机制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我区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广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工程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强化科技基础,着力发展环保科技,为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工作目标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我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保护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到2015年,研发一2批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研发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通过科技攻关和创新载体建设,使得科技支撑我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三、主要任务(一)开展金属尾矿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处置研究与示范。1.金属尾矿资源和尾矿库稳定性调查研究和评价。对全区金属尾矿库资源进行调查,查清自治区内主要金属尾矿不同时期的入选矿石成分、选矿工艺、回收率,尾矿的排放、堆存、管理及尾矿库区周边环境(包括地质环境)和金属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分析尾矿中有价元素的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大宗非金属矿物的种类、含量、粒度与嵌布关系。建立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数据库,为金属尾矿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划分出自治区内金属尾矿库安全稳定性等级和相应的措施,为开展金属尾矿库原位修复提供依据。2.尾矿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对自治区内典型危险尾矿库开展尾矿库边坡、库底和坝基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并进行技术示范,稳定修复的尾矿库边部,确保库底不泄露和坝基稳定,成为安全性好的尾矿库。3.尾矿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多种有价元素梯级回收技术及在过程中污染物减排节能的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浓缩和提炼技术,解决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和3锰矿尾矿有价元素难分离和难工程化的技术难题,并进行1-2套工程示范,使冶炼成本较传统技术下降20%,能耗下降30%。4.大宗尾矿渣无害化处理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低成本、尾矿渣高浓度大泵量井下输送、无二次污染充填关键技术,结合金属矿山多为地采、采空区多并有较大储存空间的实际特点,为大宗尾矿渣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研发非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高效利用大宗尾矿渣。5.尾矿库重金属污染阻隔净化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扩散为主要目标的重金属稳定化和钝化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针对矿区周边的中轻度污染耕地土壤,重点研究以防止重金属进入食物链为主要目标的重金属去除和阻隔化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解决自治区内一些尾矿库处于岩溶区和防渗措施达不到要求,尾矿渗滤液渗漏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尾矿库周边水体和生态环境,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6.金属矿尾矿膏体堆存处置与重金属污染联合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开发绿色高效金属矿区尾矿膏体快速固化剂和重金属固定剂,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矿山日处理量、膏体的特性、地形、气候条件、处理场地的距离、处理场地的面积以及投资和维修方面等因素,研究尾矿膏体输送与堆存工艺。研究水力旋流脱水和浓密脱水过程中的溢流控制与回用,以及尾矿在堆存过程中的重金属固化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快速恢复。47.尾矿库灾害远程监控装备和灾害预测技术研究。研究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尾矿库灾害远程监控系统,解决尾矿库地质灾害常规监测设备远程数据传输与纠错技术,常规监测设备耦联远程监控系统组建及其稳定性技术,尾矿库远程监控数据适时处理技术等。研究在远程监控系统基础数据上建立灾害预测与预警技术,解决尾矿库灾害数据预测理论与应用,尾矿库灾害灾变的安全判据与可靠度评价,尾矿库地质灾害前兆预报与安全预警技术。(二)开展高能耗行业节能、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1.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研发。围绕石化、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电力、制糖、淀粉等高耗能行业,加快节能技术和设备研发,突破流程工艺绿色化技术,重点开发特高压输变电、电机节能、余热废弃物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光伏电池及组件、节能工业锅炉、LED半导体照明光电子产品等相关技术。2.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示范。研究和制定适合广西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标准,推动环保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型建材的研发;加快建筑可再生新能源利用技术,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三)开展重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1.铝等金属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构建。重点开展铝产品技术研发,铝合金新材料研究与新产品开发,铝合金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氧化铝新型陶瓷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研发,铝工业生产和节能关键技术研发,铝的循环利用、赤泥资源化利用及三水铝土矿研发,5解决制约广西铝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2.完善非金属生产行业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相关研究。重点开展糖料甘蔗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制糖生产过程控制与信息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制糖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集成,甘蔗资源综合利用及糖品深加工研发与产业化,甘蔗糖能、糖酒联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糖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水泥建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提高耐久性,系统解决混凝土中减排节材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木薯淀粉及木薯酒精生产废渣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四)开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1.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开展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减少由于随意堆放有害物质渗漏等问题的发生,重点针对广西废弃物资源成分复杂、低活性、难处理的特点,进行废弃物的烘干、除害、均化、活化等预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余热废弃物回收相关技术研究;加强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再生利用、无害化及稳定化处理、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化学品与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支撑技术和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大外来入侵植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积极推广外来入侵植物生产沼气发电及有机肥等技术研究。6(五)加强北部湾、西江流域及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北部湾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北部湾沿海生态林防护,红树林生态保护与生态养殖、构建红树林等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强赤藻等海洋环境问题治理技术的研究,推进近海海洋环境自动检测体系、预警预报体系和标准的研究制订。加强近海海洋环境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2.西江流域及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开展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林业碳汇和湿地生态、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等研究。开展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抗旱综合技术,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以及“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六)开展江河水环境污染防治及监控技术研究。1.江河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通过对广西主要江河水质水量、供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现状分布情况的调查与评价,摸清主要江河水资源质量特点、供水水源地、污染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建立江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和水污染预测、预警技术体系,为有关部门处理水污染事故提供相关预警信息和处理方案。2.河流突发污染物的紧急处理响应技术体系研究。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和I类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研究,建立江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相应技术体系。73.岩溶地区地下河水质环境安全保护研究。研究岩溶区地下河水文情势变化及与地表水体的相互影响,加强地下河水质受污染胁迫的环境要素研究,提出地下河水质安全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杜绝地下河水质受环境污染隐患影响的对策,开展地下河水质污染防治和监控技术攻关研究。(七)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管理、控制和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管理、控制和修复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土壤污染物来源、发生机理、污染特征,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和管理方法;研究农村土壤污染物的归宿与迁移,研究开发农村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技术与设备,研究基于生物与工程措施的农村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控技术体系。(八)加强研发平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1.强化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院所、社会力量建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示范基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节能降耗、减污减排、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利用等技术攻关,为我区产业升级改造提供科技支撑。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国家“千人计划”及自治区“十百千人才计划”、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重大人才计划的实施,把培养、引进环境保护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加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8四、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科技在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有利于环保科研工作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格局。(二)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科技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科学研究开发的支持,有关科技计划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切实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种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及民间资本支持环保科技产业,把发展环保科技产业作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重点,对环保科技产业化开发、成果转化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环保科技发展领域的科技信贷投入,逐步建立财政引导、企业为主、民间投入等多元化环保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三)切实推进环保科技交流、合作和转化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保科技工作作为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推进和深化环境修复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的科技合作。注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泛北部湾、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科技合作,创9新合作模式,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各类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转化应用。(四)切实营造有利于环保科技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环保科技工作进展与成效,引导民众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环保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有利于环保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群团组织等,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科普讲座、展览宣传、成果推广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环保科技普及宣传,提升公众对环保科技认知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惠与便利,提高全民生态伦理道德,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