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学校共同体三年规划根据《诸城市教育局关于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石桥子小学与王院小学、近戈庄小学、吴家楼小学、祝家楼小学等十二所小学结成发展共同体,统筹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方面工作,努力探索学校发展共同体合作模式,现共同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发展共同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项目组。发展共同体领导小组:组长:高风宝(石桥子小学校长)副组长:徐德明(石桥子小学副校长)石桥子小学张继芳吴家楼小学祝清高楼子小学王夕云刘家庄小学刘尔生大朱苏铺高玉培王院小学李玲栋都吉台小学李锡合近戈庄小学许国繁里丈小学齐世伟祝家楼小学:陈金华里户小学:赵金辉扳倒井子:王秀山二、共同体成员学校发展目标(一)终期发展目标1.共同体学校同发展、共进步,各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成员学校社会知名度、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初步成为一所优质教育学校。2.共同体学校教师通过交流互动,能够沟通思想,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职业荣誉感会得到普遍提升,打造一支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师队伍,更好的满足当前教育形势。3.通过校际间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适合自己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遏制共同体成员学校学区内小学六年级学生择校现状。4.统筹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和设置两校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共同体各校在管理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不断提升。(二)年度发展目标1.2012年制定发展方案,建立工作制度;网络资源共享,统一办公平台;统一课程设置,共同组织活动;选派首批交流人员;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统一;以“实施差异教学,打造快乐课堂”为题,开始校级以上的课题立项和研究;共同组织大型活动一次;发挥核心校优势合作招生;考核表彰首批交流人员。2.2013年继续加强合作两校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考试与评价以及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等工作方面要加强沟通协调,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充分依托网络设备和技术,积极开展远程教研与管理,建立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共同体成员学校间的合作交流。3.2014年总结几校在共同发展中形成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形成工作报告,积极申报市级教学成果等奖项:结集出版体现两校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成果一书;召开大型会议表彰优秀交流教职工。三、共同体工作内容及措施(一)提升社会知晓度。成立学校共同体后,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学校网站进行宣传,每学期派出学校干部、教师参与石桥子小学的家长会、小学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宣传,让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了解学校共同体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共同体得到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致认同。(二)制度管理一体化。两校由共同体统一管理,并对共同体负责。核心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发展共同体建立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共同体建设管理等相关问题,促进先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重新修订学校章程,制定新一轮的学校发展规划,把学校共同体建设内容纳入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中,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三)教学研究常态化。共同备课,由共同体学校教研组长共同确定重点篇目,固定时间,每月组织一次两校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备课工作的资源共享,教师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网络参与;共同上课,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的形式,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共同检测,每学期所有学校共同组织一次学情检测,要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统一阅卷,共同进行质量分析。每学期两校组织一次大型的互助式教学研究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学研究的专题是“如何提高毕业年级复习课课堂教学效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核心校的外出学习;开展核心学校与共共同体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通过示范、研讨、过关、交流、展示和总结,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每学期两校组织一次教师联谊活动。组织“共同体杯”诗歌朗诵比赛、教师歌手大赛或教师征文比赛、教师篮球赛或乒乓球赛。通过教师之间的竞赛活动、文体比赛活动、展示表彰活动来增进两校教师之间的友谊。(四)德育工作互助化。每学期以全面落实十二项育人制度为总抓手,开展互助合作“五个一”活动:一次主题班会观摩,一次城乡体验,一次联谊(开展艺体特长生交流、一次手球或篮球赛、学科竞赛等),一次互助(以班主任、学生、家长为一组与对方学校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帮扶活动),一次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要求参加所有活动的两校老师、学生都要在参与过程中留有文字和图像资料,自制成精美画册,配上活动感言,共同展示,留住美好的瞬间,促进友谊、相互激励。(五)建立优秀师资交流常态机制。建立共同体内干部、教师交流制度,每学年安排交流的比例达到干部、教师总数的5%,交流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年。学校发展共同体第一责任人统筹安排优秀教师资源,合理流动,参与交流的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达到交流干部教师总数的80%。共同体成员学校优先保证参与交流的人员每年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学期末参加学校师德优秀教师评选时依据交流工作考核结果分别提升若干个名次;积极向市教育局申请,争取在职称评定时将交流工作时间计算为偏远学校任教经历;在其他评优晋级等方面市教育局、学校将给予政策上倾斜。(六)建立双方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共同体学校“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校兴共荣、校衰共耻”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考核。学校发展共同体统一制定成员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四、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1.两校分别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文件、理解精神,研究制定实施方案;2.两校建立项目组,制定项目行动的初步方案。(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2月)(三)评估阶段:(每年6月、12月)每年6月、12月两校分别撰写自查报告,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表彰奖励好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