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说.(shuō)客泄露.(lòu)应.(yìng)允藤蔓.(wàn)B.倔.(jué)强冗.(rǒng)杂撇.(piē)嘴诤.(zhèng)友C.土坯.(pī)木讷.(nè)麻痹.(bì)散.(sàn)落D.狡黠.(xiá)高涨.(zhǎng)俊彦.(yàn)砭.(biǎn)骨1.C(A项,说客shuì;B撇piě;D项,砭biā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瘟不火含诟忍辱在所不辞B.悠哉游哉饥肠辘辘卑躬屈膝C.姗姗来迟相辅相成毛骨耸然D.城乡接合部流芳百世兵连祸结2.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C.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D.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3.答案:A(解析:A项,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别人请教;B项,“身无长物”意指“贫穷,一无所有”,与语境不符;C项,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指文章的好或差。)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B.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其实这是不能叫做床的)。C.特种食品具有防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能。D.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可是学生们的眼睛和耳朵被其他的媒介信息塞满,留给思维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的狭窄,于是对文字魅力的体会,对文章内涵的品味也就流于表面了。4.解析:A项四个顿号都改为逗号;B项括号里的内容应置于“床”与“上”之间;C项冒号取消,并把“智力食品”移到“等”后面。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B.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C.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D.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该场所作为闲聊、会友,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5.答案:D(解析:A项前面说“是否”,后面只说一种情况,属“搭配不当”,应在“美国”后加“能否”;B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并列不当;C“法律制裁”与前面“依法”重复,删除“依法”或“法律”。)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的诗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6.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河之异”的国情变化对文人的影响,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愈来愈沉重。B.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可以使文人们寻求抚慰和解脱,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6.D(这里说的是山水诗的好处,不是山水诗产生的原因。)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用“读书万卷”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聚。7.C(对原文理解错误。原文说“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不能由此就说“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和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C.诗人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于是使欣赏者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勾画远景的笔墨不多,却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8.C(原文从“诗中有画”的角度说的,与“画中有诗”无关。)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B.坐.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第:府第宅院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举:被举荐9.D(举:全,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逐吏而.代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帝即位,斥以.予民作《师说》以.贻之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不如因.善遇之D.万言诉于.帝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0.A(表顺承;B.介词,把/目的连词,来;C.于是,就/趁机;D.向/被)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⑥二臣无与,乞罪臣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11.C(①写赵璜品行高尚;④写赵璜克忠职守,敢于进谏;⑥写赵璜敢于担当,不牵连他人)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12.B(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不是担任左侍卫郎时的事。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