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1高考语文试题中古典文学阅读复习策略探究———让“古典文学阅读”不再成为农村高中生的“拦路虎”高三语文备课组石半丁新一轮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广,高考试题的具体考查形式与内容尘埃落定。纵观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题,试题加大了古典文学(古诗文)的考查力度,题量和分值都大幅度提高。文言文所占分值由原来的19分提高到23分,除3道选择题9分和文句翻译10分不变外,还增加了文言断句或文言片段的内容分析。古诗词鉴赏由8分增至11分。名篇名句默写增加1分。坦率地说,这样的试题的内容与结构对语言文字基础相对薄弱农村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不占优势的。据相关统计数据,全国高考语文总分“正态分布图”显示,语文成绩集中在85——110之间。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的得分集中于80——105之间,而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得分多集中于95——115之间。两者的得分差距在15分,即3个分数段。两者小学和初中基础是导致分数差距的重要原因。在高考试题中反映在语音基础和语言运用、写作水平、现代文阅读等方面的得分有一定差距,而这些考点到了冲刺高考阶段很难有较大的提高。而古典文学阅读理解题,因农村和城市学生都没有共同语言坏境,这一大板块对两者来说起点是相同的。古典文学阅读与鉴赏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和高效的讲解中是可以有重大突破的。文言文部分一、解决能顺利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的“门槛”问题我们的学生一拿到文言文就头痛,有相当大的畏难情绪。具体表现为没有信心,没耐心去通读和翻译全文,凭感觉乱选三道选择题,想当然的不遵循最起码规矩地翻译或断句。文言文阅读为22分,学生的得分率很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一)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明白《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查的是浅易古诗文,比教材中出现的文章还简单,至少没有多少生字词,也没有比文章本身还多的注释(即便有注释也不一定看得懂,翻译得起)。一般来说,学生都知道,试题中的文言文只有十来个实词和五个左右的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文句的翻译“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2就是实词(以动词为主)和个别虚词在“作梗”。只要想办法弄懂了实词的意义,整篇文章就易懂得了。(二)让学生有点文言文底子,识记50个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实词识记50个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实词(以动词)为主,这比起识记5000个英语词汇量轻松多了。1.矜:夸耀。2.厌:满足。3.延:请。4.乖:逆。5.薄:迫近。6.多:称赞。7.及、逮:赶上。8.援:引、领。9.累:多次。10敝:破的、坏。11.工:擅长。12案:审查。13已:停止。14徇:示众。15.稽:考查。16.恃:依仗、依靠。17.遇:对待。18.致:招致。19.宥:宽恕。20.效:效法、仿效。21.爱:吝惜。22.致仕:辞官。21.绝:十分、横渡。22.济:渡河。23.恨:遗憾。24.迄:到……为止。25.幸:希望、临幸。26.拜、除、擢:授予官职。27.诘:责问。28.封:疆界。29.喻:明白。30羁:羁绊、羁留。31.隅:角落。32.适:恰逢,到、往,女子出嫁。33.次:驻扎、住留。34.克:能够。35归:女子出嫁。36.坐:因……犯罪。37遗:赠送。38.让:责备。39.离:遭遇。40.靡:没有。41.汲:取水。42.觐:拜见。43.啖:吃。44.稽:查考。45.恶:表疑问,什么或怎么。46.鬻:卖。47.狎:亲近、随便。48.阿:迎合49.特:只、仅。50.徒:只、白白的。(三)再让学生功底稍微深些,必须具备一些最简单的语法常识学生必须具备一些最简单的语法常识,以推断、判断重点实词得意义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动词、介词后面是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2.动词前面是副词,如是名词,则是名词作状语。3.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4.名词前面是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起修饰作用。5.名词后面一般为名词,为定语。6.形容词作动词时,多考虑意动用法。“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37.主语让宾语有动作,一般为使动用法。8.连词后面是动词,可连接短语和句子。9.介词后面是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时,在句子作状语,放在动词前。二、传授给学生顺利阅读理解与翻译文言文的“三板斧”学生在具备前面知识的后,再交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三板斧”,学生可以凭借这“三板斧”敲定对文句的理解。通过判断词性推义法,看字的构造推义法,组词推义法就可以做正确第一道选择题,也可以理解和准确翻译文章的绝大部分文句。(一)判断词性推义法如果是动词,后面必带宾语;是名词,前面有动词;是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是介词,后面要有宾语;是连词后面要有动词;不合乎上述语法规范的,一般要考虑到词性的活用和句子的倒装情况。很多高考题的文言实词或虚词题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直接作判断,选出正确答案。1.2010年课标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解析】答案是D项。“趣”字后面的“降”是动词,因此“趣”必定为副词,而“归顺”是动词,因此是错误的,“趣”应解释为赶紧、赶快。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郑伯如.晋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意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解析】答案是C项。“贿赂”是动词,不能够作“患”的定语。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解析】答案是A项。“文告”是名词,而后面的“刚”是指的人名廖刚,因此“刚”只能是“檄”的宾语,“檄”是动词,可翻译为下令。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解析】答案是A项。“鄙”的前面“西”是方位名词,名词可以修饰名词,不能够直接修饰形容词“粗俗”。“鄙”是名词,可翻译为边境。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C.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谏:规劝。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解析】答案是A项。“辩驳”是动词,“多”是形容词,动词不能修饰形容词。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因此“辩”应理解为口才、辩才。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B.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乘:趁机C.民始帖.然帖:安定D.巿杀之以徇.徇:示众“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5【解析】答案是B项。“趁机”是副词,不能修饰后面的名词“城”,而“城”这个名词前面一定是动词。因此“乘”翻译为“登上”。7.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复执.论执:坚持。B.休直方不务.进趋务:致力于。C.帝不能夺.夺:使……改变。D.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解析】答案是D项。“社稷计耳”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是“计”,是谋划的意思,因此不应该理解为名词“计策”。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D.余甚或.焉或:通惑【解析】答案是B项。“祭祀”可以理解为名词,而整个句子就没有谓语动词。因此“宗”联系上下文,可以翻译为归顺、归宗。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举手指之.而言吏人莫不怀之.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C.所.食唯菽盐菜而已所.居第屋,不免霜露D.并收庸为.市官马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解析】答案是B项。“朝野服焉”中“焉”前面“服”是动词,“焉”为宾语,“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6理解为代词。“徐择木焉”这里的“焉”前面是名词,因此“焉”在句末是语气助词。A.项两个“之”前都是动词,都作宾语。C项两个“所”后面均为动词,且均翻译成名词性短语。10.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书:书信B.宜.以为后宜:应该C.刘晔佞谀..不忠佞谀:奸伪、奉承D.勋奏绌.遣绌:通“黜”,罢免【解析】答案是A项。“书”的前面是名词,“书”为动词,理解为“写信”。1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解析】答案是D项,“回头”是动词,而“与”是连词,那么“与”后面也应该是连词,却是名词。因此“顾”只能用作副词,其意思就必定是“只、只是”了。1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B.庭除.甚芜除:废弃。C.疆埸无侵削之虞.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解析】答案是B项。“庭除甚芜”是主谓结构,“庭除”是主语,“除”是台阶的意思。“废弃”是动词,前面不应该有名词,后面也没有宾语。(二)看字的构造推义法学生所学文言文的语言文字就是古代汉语,古人在造字释义时遵循一定规“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7律,且文言文中以本义和引申义占多数,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要词义要“单纯”得多。我们不防追根溯源,从汉字造字释义角度来推断古汉语的词义。我们就从“汉字部首举例法”入手。1.口部之类口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喉、吻(嘴边)、噣、喙等。(2)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含、吮、噬、啼、咬、叫等。(3)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啾等。4.第四类是属於语言方面的事情,如命、问、喻、唯、咨、喏等。2.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第一类是动词,如谏、谋、谤、诛、谗、诬、讳、谓、诺、谢、许等。(2)第二类是名词,如诗、词、训、讯等。(3)第三类是形容词。这一类字多与道德有关,如谨、诚、信、谅、诈等。3.心部之类(1)心部字的偏旁共有三种写法:①写作心,放在字的下部或中部,例如意、念、恩、惠、爱、忧等。②写作忄,放在字的左边,如性、情、愤、恨等。③“心'放在字的下部,如恭、慕、隳、忝等。(2)心部的字一般都是关於心理的意义。①与人的德性和品质相关的:如忠、恭、悍、惰、怠、慈、懦、愚等。②与人的相关心理活动的:如怨、怒、恨、恐、悔、惜、惕、悲、愁、惭、慰等。4.目、见部之类目部的字都是跟眼睛有关的意义。(1)省(xǐng),本义是细看”(2)相,本义也是细看。(3)眷,本义是回头看,眷顾。见部可以认为目部的分支。(1)见部指有关视觉的动作,如观、视、觉、览、覩等。(2)指有关会晤的行为,如觐(jìn,朝见)、觏(gòu,见面)、等。“农村高中语文多维阅读教学研究“课题之古典文学阅读85.页部之类页本意指头,因此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头、顶、颊、颈等。(1)颜,本义是额。(2)颠,本义是头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