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攻略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语言探究创新题全攻略第一板块金牌教练精讲1.考纲细读最新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规定:“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和以往相比,增加了探究层级。“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样,语言表达运用题不仅考查的能力层级在增加,而且考查的内核直指语文的本质特点:1.综合性。既考查“阅读”能力,也考查“写作”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阅读”和“写作”,而“语言表达应用题”考查的语文能力处于“阅读”和“写作”二者之间。2、实用性。也就是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它要求考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2.考情攻略(1)命题规律高考语言运用题历来被称为命题人的“自留地”,其改革力度之大、拟题思路之新、考查内容之广、题型变化之活是其他题无与伦比的。2007年各地高考卷中的语用题在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阅读、理解、写作、评价、拓展、修辞、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有机联系和交融整合,体现了大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力求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其拟题艺术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取材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尤其关注文化现象语言运用题的最大特点是生活化,而今年尤为突出,今年的试题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涉及的内容包括文教、体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更加关注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尤其关注2008年的奥运会,今年有4道试题直接取材于奥运会,另外,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旅游、生活中出现的新词语、艺术节的节徽和动画产业等也出现在试题中。所有这些,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二、加大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综观今年的高考试题,共有8道试题直接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或涉及到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这大大多于往年。加大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这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是高考语用考查的一个信号,一个方向。三、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一)凸现了对考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综观今年的语用题,共有9道试题直接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试题中对考查的手法大都作了具体的要求,这些手法主要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常用的手法。(二)对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是放在一卷客观题中以判断使用正误或选择的方式来进行的,天津卷放在二卷中直接考查考生的使用,与单纯的识记判断题相比,更能考查出考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这与高中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有利于引导平时的语法教学。(三)修改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新课标的一个要求,今年的修改题明显多于去年。(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加强了与应用文写作相关方面的考查今年的语用题明显增加了应用文的考查力度,便条修改,写短讯,与采访相关的主持人的提问语等,都属于生活中极为常用的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四、对考生的文学积累的考查五、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2)权威预测。可以预测,2008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将会在以往广泛关注的新思路、新题型上出现或进一步强化以下几种命题倾向。(一)咬定“课标”不放松,立根原在生活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应用意识”,“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且,还明确指出,“要学会演讲与辩论以及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要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要培养社会参与意识”。2004-2007年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例如:围绕“阅读应用类文本、会写应用文”,出现了写请柬、便条、写节日或生日贺卡、手机短信、位置介绍、新闻点评、我的一条建议等;围绕“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能力”,出现了介绍校友、谦辞敬称、开场白、结束语、接待语、串联词、解说词、广告语、宣传标语、欢迎辞、拒绝词、劝阻词、反驳语、赞美词、评价语、论坛留言等;围绕“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出现了“举出两个带‘半’字的常用语、关键词、主题口号、版面宗旨、网络语言、词语新词义的诞生与解释、稿件处理单、仿写歌词等;围绕“建议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出现了推荐‘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推荐一本好书、对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等。可以肯定,“新课标”依然是今后高考语言表达运用命题的纲领性文献。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不能跟着考过的题型亦步亦趋,要咬定“课标”不放松,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特别是那些现实生活中常见常用但近年还没有考到的语言现象,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二)限制开放总相宜,戴着镣铐来跳舞。作为选拔性考试,没有限制就会失去选拔的功能;但限制过死,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包括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这些题型考查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多少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限制性较强。而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看,语用题不断地放宽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和表达的限制,已经有好多语用题只拟一个答案示例,甚至只拟一个评卷说明,而没有标准答案,试题的开放性已经越来越大。而这种过于开放的现象已经在阅卷时遇到了尴尬,那就是乍看大家都会赞不绝口的好题,在阅卷的过程中,却发现答案的对错与优劣实在难以界定。比如2004年北京卷的第24题: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细琢磨北京日常的口语词语,往往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说出话来,仿佛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形象,十分生动。比如,天刚黑,说是“擦黑儿”,刚和“黑”擦了个边儿,多有分寸!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见到试卷,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好题,然而在阅卷时,面对考生形形色色的答案,实在难以界定哪些是北京的日常口语,哪些又不是北京的日常口语。因此推断,寻找开放和限制的最佳结合点,是高考命题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而面对开放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试题,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就既不能一味地教给学生死的解题套路,使之生搬硬套;也不能过分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使之标新立异。考生只有充分注意考题的显性限制和隐性限制,然后再在开放的区域大胆地发散和创新,戴着镣铐来跳舞,才会有长风破浪、壮志得酬的机会。(三)思维语言两不误,综合题型显身手。高考既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也要对其思想素质、审美能力进行考查,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的试题是苍白空洞的,把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精神的考查水乳交融般地结合起来,应是命题者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这就决定了最能体现人文性特点的语言运用题必然会知识涵盖面越来越广,涉及能力点越来越多,考查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这样,过去单一的传统题型就会逐步走向综合题型,即一道题目考查多种能力,而且,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围绕某一专题的综合实用新题型将不断出现。例如,教师节到了,学校要举行文艺晚会。题目一,请你以学生的身份,为主持人拟写主题为“老师,节日好”的开场白,来调动观众的情绪。要求语言简洁有力,感情真挚热烈,富有感染力。题目二,现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会写什么呢?题目三,提供一则有关晚会的海报或报道,修改其中的语句和标点不当之处。这类题型将是一种趋势,题目生活情境化,利于考生发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那么,考生的答案也就绝不能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单纯的语言游戏,也不能是不管形式、只顾内容的思想发泄,而应该是让积极向上的真情之河在生动优美的语言中静静流淌。在答题时就不能只顾其中的一两个考查点就大肆发挥,而应该仔细审题,兼顾到题目考查的每一个知识点。3.解答方略(1)分类解析题型一、写终审意见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符合身份。角色意识是前提,在此情景下,你要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去考虑问题,你的决定很重要,将直接关系到一篇稿件的录用与否。2.要读懂材料。对所提供的两条意见要认真阅读,了解这个作品的有关背景,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样就为提出自己意见打下了基础。3.要有理有据。发表意见应做到以理以法阐述,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切不可无理取闹,凭空漫说。4.要坚持导向。办刊物尤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采用稿件要看重质量,更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题型二:续写歌词[指点迷津]写歌词不等于写诗词。诗词自由度高,而歌词要受旋律控制。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情感美。歌词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抒情性,所以,写作时必须投入自己的所有感情,不能有丝毫的虚情假意和苍白的无病呻吟。二、语言美。歌词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堆砌,它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生共鸣。同时,歌词语言要做到精练优美,生动形象,切忌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音乐性,既要讲究内在的旋律,又要有外在节奏和音韵。三、意境美。一首好的歌词要讲究意境和内涵,即使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仍然能让人读出其中的意境来,能给人以长久的咀嚼和回味。四、构思美。一首好的歌词的构思应力求新颖、巧妙,做到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整体结构自然、流畅、完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题型三:补写开场白[指点迷津]写好主题性开场白,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切合主题。本次活动或演出的主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写作内容才能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内容集中,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2)要有现场感。开场白台词能够自成一体,或渲染气氛,或调节情绪,或引人入胜,或循循善诱,在情景现场能给观(听)众以强烈的听觉冲击。(3)要锤炼语言。为能有效地吸引读者兴趣,语言上要注意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考虑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能够生动、形象、准确地表情达意。题型四:写新闻短讯新闻,也叫消息,是广播、电视、报纸中常用的一种文章体裁。它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手段,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迅速而及时的报道。短讯,便是短消息。此题主要考查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的简明、得体等。[指点迷津]写作消息(短讯)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不但要求确有其人、其事,而且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细节、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虚构杜撰,不能夸大缩小,不能移花接木,不能合理想像。(2)迅速及时,注重时效。消息最好是当天事,当天采,当天写,当天发。(3)简明扼要,篇幅短小。要善于剪裁,抓住新闻事实最主要的特点,最典型的事实,采取一事一报的方式,并且注意表达方式的恰如其分和语言的精炼。(4)消息的写作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和结尾等五个部分组成。短讯可以没有标题。一条清晰、完整的消息,一般具备五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简称为“五何”或“五W”。题型五:根据情境撰写对联对对联在以前的高考卷中有所出现,但都是先写好上句,让考生对出下句,基本上属于仿写句子的性质。[指点迷津]撰写对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字数相等。对联短可至每联只有一个词,长可长至每联数百字,但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应当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由于名词可以分出诸如天文、时令、地理、居室、器物、衣饰、饮食、动物、植物等小类,因此,有些对联不但做到名词对名词,而且做到这些小类也相同,称为“对”。一般地说,数词要对数词,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叠词必须对叠词。(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词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对主谓句,等等。(4)节奏相合。对联的上下两联节奏一般必须相合,如上下联都二字一顿、二字一顿、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