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教育《猪生产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李和国(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大中型养猪企业不断涌现,需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5—2008年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经双向选择,近50﹪的学生进入到相应企业工作。为了突出职业教育“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教学特点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在《猪生产学》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学生在养猪生产企业的工作过程,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为“实践化”的现场教学,这种方式突出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关键词猪生产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猪生产学》是畜牧和畜牧兽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多年来,我们将《猪生产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始终将养猪生产过程和技术汇总在一起,遵循“理论够用”、“技能突出”,“技术适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生产岗位的应职对接,制定了适合学生就业的《猪生产学》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和养猪企业签订协议,推行了突出学生技能的“模块式”和“双零式”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媒体演示、课堂讲授、讨论分析、论文写作、生产一线的专家报告等形式,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现场结合、技能与岗位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成效显著。1.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主要介绍基本知识。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率先依托校内养殖实训中心种猪场,以养猪生产过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即按照其经营方向与规模确定→厂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猪舍修建与设备配置→饲料筹划与品种选用→猪群组建与周转管理→环境控制与净化消毒→杂交组织与配种接产→种猪生产与仔猪培育→肉猪育肥与疾病防治→产品营销与效益分析等生产环节组织教学。表《猪生产学》按生产岗位配置的教学内容序号主要内容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分析现场教学媒体演示作业训练论文写作专题报告1经营方向与规模确定62222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4223猪舍修建与设备配置6424饲料筹划与品种选用10222225猪群组建与周转管理4226环境控制与净化消毒62227杂交组织与配种接产62228种猪生产与仔猪培育1024229肉猪育肥与疾病防治12442210产品营销与效益分析624合计701862284482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听课、问答、讨论、设计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学习,课程组从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入手,打破学科的系统要求,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知识和技能模块,积极开展现场教学,突出了实践技能。目前《猪生产学》课堂讲授占课程总学时25.7﹪、现场教学占31.4﹪、媒体演示占11.4﹪、讨论分析占8.6﹪、作业训练占5.7﹪、论文写作占5.7﹪、专题报告占11.4﹪等。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既开发了学生的科技思维能力,也加强了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表所示。2.教学方法改革近年来,《猪生产》课题组为了摸索和实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2002—2003年在甘肃临泽养猪场开展了畜牧高职2000级《猪生产学》课程的“模块式”教学;2006—2007年在青海张氏养猪集团公司、北京资源种猪场等企业,以养猪技能学习为中心,开展了牧医中职和牧医高职7个教学班的“双零式”教学。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①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直接到猪场顶岗实践,“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②是“现场授课、上岗培训、教师指导、学生分酬”;③是学生学习以动手操作为主,知识讲授为辅。这是我们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而开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课题,该项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教改成果。2.1“模块式”教学多年来我们打破了《猪生产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尝试了将各部分内容分成不同的“子模块”,然后将有些内容先讲知识要点,后参加生产实践;有些内容先参加生产实践,后讲知识要点;同时将操作性、技能性明显的内容随时根据学院养殖实训中心种猪场的生产季节,搬到现场完成,最后再回到课堂讲解,必要时让学生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色。具体安排如图1所示。图1《猪生产学》模块式教学组织流程图信息资料室1.课堂2.图书馆养猪精品课程网养猪生产筹划(现场教学和讨论分析为主)养猪生产技术(现场教学和操作训练为主)养猪生产经营(课堂讲授和讨论分析为主)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猪舍修建与设备配置饲料筹划与品种选用猪群组建与周转管理(模块一)环境控制与净化消毒杂交组织与配种接产种猪生产与仔猪培育肉猪育肥与疾病防治(模块二)经营方向与规模确定成本项目与效益分析营销方案与合同签订资金周转和职工培训(模块三)理论和技能合格否?(各模块合格为标准)实践技能补偿学习理论知识补偿学习养猪生产现场32.2“双零式”教学我们知道,学生有特长,就业就容易,学生能就业,就会有一份较好的工作,就能帮助家庭脱贫致富,也就愿意来职业学校上学。另外,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学生特长和技能的培养,如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就业适应时间长等等。同时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学生上学困难较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以《猪生产学》课程改革为中心,提出了“双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即“零学费学习”和“零距离就业”。前者是指学生在养猪场学习期间,边上班,边学习,用顶岗实训所获得地工资收入替家长交清学费,从而达到“零学费学习”的目的;后者是指学生在养猪场学习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岗位技能融为一体,毕业时经“双向选择”即可在本单位工作,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经多方调查、研究和论证,我们在青海张氏养猪集团公司,顺利完成了畜牧兽医专业2004级、2005级、2006级中职班和2003级五年制高职班的“双零模式”教学试点研究。具体安排如图2所示。图2以养猪场就业为主的“双零式”教学组织流程图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亲临工作现场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当前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与个人今后职业有关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沟通力,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显著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还将培养以下几个主要的职业素质:①吃苦精神:养猪是一个苦、脏、累的行业,使学生明白干事业必须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②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在企业团队中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精神,懂得怎样展现企业文化,铸就个人特长;③市场意识:学会如何降低成本,创造更高效益,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掌握市场规律,才能获取较高的回报,否则可能亏损或低效。2.3教学手段改革目前《猪生产学》已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2008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如品种介绍、设备观摩、猪场建设、人工授精、饲料配合、各类猪群的饲养管理等,都广泛采用了多媒体或录像教学技术。随着《猪生产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建成,学生可登录Internet网,了解课程信息、下载课件资源、通过网络递交作业、反馈教学评价信息等;教师可通过网络讲授理论知识、开展问题答疑、进行作业批改及技术服务等。这些手段的改进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种车间(月工资1000元)主要技术:猪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检查及种猪饲养管理妊娠车间(月工资800元)主要技术:猪的妊娠检查、保胎护理、临产判定及母猪饲养管理分娩车间(月工资1000元)主要技术:猪的接产、仔猪护理、开食补料、合理断奶及母仔饲养管理保育车间(月工资800元)主要技术:仔猪的断奶补料、合理转群、应激预防、网床培育及饲养管理育肥车间(月工资1200元)主要技术:猪苗选择、防疫去势、分群健胃、育肥方法、适时出栏及饲养管理教学组织1.校企双方签订协议2.教师在岗示范讲授3.学生在岗生产锻炼43.《猪生产学》课程改革成果3.1按照养猪生产过程更新了《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内容,引入了电子教材和校企合作实训教材,使其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的要求,为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3.2通过“模块班”和“双零班”的教学组织,《猪生产学》课程教学模式更加成熟,教学方法更趋多样,现场教学的比例不断加大,模块式”和“双零式”教学组织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2007年《猪生产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甘肃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3.3课程的实践教学得到了显著的加强,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试点中,我们扩大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比重达到50%左右,提高了学生的应职就业能力。3.4建成了《猪生产学》精品课程网站,为促进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5进一步完善了畜牧、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带动了实验室和实训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建立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标准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1]吕晓娟,蔡宝来.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17~21.[2]李林仪,曾广田等.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评估、精品课程建设与学分设计及教学改革创新手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李炳坦,赵书广,郭传甲.养猪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李和国,吴学军等.猪的生产与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李立山,张周等.猪的生产与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附:作者简历姓名:李和国出生年月:1965.5籍贯:甘肃武威工作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历:研究生、职称或职务: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动物科学、职业教育作者的通讯地址:甘肃武威黄羊镇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733006联系电话:13909356718(手机),0935—2611606(办公室)电子信箱:lhg640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