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d高职院校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刘涛(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能获得优异绩效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重要核心,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对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构建的必然性分析为基础,从目标保障、管理保障、条件保障、过程保障、评价保障等五个方面对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关键词:高职;就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EmploymentAbility-Oriented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LiuTao(ShaanXiCollege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Xi’an710018,China)Abstract:Employmentabilityisaperson'scomprehensiveabilityincludingfindingajob,maintainingemployment,re-employmentandmakingoutstandingachievementsinthepost.Practicalteach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isthecor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onnotation,embodiesthecharacteristics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nddecidestherealizationoftalenttraininggoal.Thispaperfirstdescribesthenecessityofemploymentability-oriented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Thenstudiedhowtoconstructpracticalteach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fromfiveaspectssuchastheguaranteeofobjectives,management,conditions,process,evaluationinthecourseofcultivatingtalents.Inordertoimproveteachingquali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Keyword: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employmentability;practicalteaching;constructionofsystempood1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然性1.1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2011年5、6月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两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11年10月20日发出的教职成[2011]12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在该文件第一条第2款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既要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延续,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其在日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谋生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能力。就业能力表现为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者说对于一个满意度较高、又充满竞争性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接近程度越高,获得岗位的可能性越大,就业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甚至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推进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1.2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然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在高等学校招生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就业压力不断提升。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001-2006年趋于上升,2007年以来有所下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就业压力加大。图12001-2009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数据来源:《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供需总量和供需结构两个方面去探讨。目前pood大多数专家(钱建国,宋朝阳,2006;姚裕群,2008;曾湘泉,2009)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更多的是由于结构性原因,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即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劳动力市场上质量供需脱节,就业过程中则表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能力是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换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就业能力转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方面用人单位要降低对毕业生的期望值,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但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市场和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对理论课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将实践教学这个薄弱环节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职业实践的要求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市场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形成“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1.3保障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0-2009年这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递增,在2002年达到了15%,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很低,到2009年仅为24.2%,距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如表1所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都将是大众化教育为主体的局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国情。表12000-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513.315.017.019.021.022.023.023.324.2数据来源:2001-2008年数据来自我国教育部网站.,2010-4-23。2009年数据来自于《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与方式上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在教育目的、职能、教育规模等许多方面是不同的。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一般公民都能享受的权利,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少量理论型、学术型的社会精英,而是更多地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在注重培养个人修养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实践pood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一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保障,是基于人才需求、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的教育策略,体现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与趋势。表2精英型、大众型高等教育主要特征比较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同年龄组大学生在校率到15%15%至50%高等教育的机会少数人的特权相对多数人的权利高等教育的目的观个人修养知识、技能的传授课程高度的构造化构造化加弹性化主要教学方法个人指导、重视师徒关系讲授为主、讨论、非全日制等资料来源:黄福涛.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2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2.1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保障实践教学目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理论与实践融通、学习与工作结合的“一主线、二平台、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一主线”指实践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性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二平台”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个平台,“三层次”指从基础、专项、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五模块”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成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再把这个整体目标转换为院(系)和直接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有效地实现整体目标。实践教学目标设定使得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即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有利于师生形成共同的实践教学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另外,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一主线、二平台、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2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等,要将这一系统性工作落实好,就要做好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保障。一是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管理;二是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管理;三是校内外实践教学的教师管理;四是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管理。在学校层面,专设实践教学督导组,单独或协助教务处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和督导;教务处负责统一pood组织、协调,并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反馈信息,从整体上规划、执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就是将实践教学的设备、学生、教师、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管理,其重点是以二级学院或系部为教学主体,实行两级管理体制,整合学校层面的管理,下移管理重心,简政放权,强化二级学院或系部的主体作用,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功能优化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二级学院或系部在学校计划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学校的决策,抓好落实工作。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二级学院或系部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应具有专业整合与设置、课程开设、编写或选用教材、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各类教师的考核及收人分配等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权,做到事权和人权、财权的统一。把专业管理和行政的职能放到二级学院或系部,把教学业务组织管理的职能放到基层,简化学校具体事务管理的职能,加强其决策、统筹、目标管理和监督评估的职能。通过在学校各个层面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每个层面都能有效地运作并达到整体协调产生高效的目标,使学校、二级学院或系部管理工作更加自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更能适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2.3实践教学质量的条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条件保障主要体现在师资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2.3.1在实践教学师资上必须加强“结构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本质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的教学能力。承担实践课程的主体是课程主讲教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