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填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生长——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生长(2)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命名为生长素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生长。2、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生长不均匀:生长(弯向生长素一侧)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一般,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见右图)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顶端优势是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从而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验];;(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控制性别分化(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6、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植株,促进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和乙烯促进7、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的结果。第四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数量特征2、种群的特征遗传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4、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1)条件: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增长率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时增速最快,K时为(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的防治、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6、[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增长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内、占据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得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2、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和不同。(2):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光照、、等。3、意义:提高了生物的能力。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1、原生演替:(1)定义:在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2)过程:→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3、植物的(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和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3、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4、生态系统的结构(1)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物成分:主要是各种动物: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营养结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过程2、特点::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解者的用、产生CO23、过程: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1)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2)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3)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4)信息:食物的数量、种类等。如食物链、食物网。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物种数目,营养结构自我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①生态瓶必须是的;②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数量比例要;③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④生态瓶要;⑤生态瓶要放在光线,但避免的地方;⑥研究结束前生态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的。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等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的的基础对和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加强力度。(4)建立、,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