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纲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章鱼纲(Pisces)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它们用鳃呼吸,用颌主动捕食,有成对的偶鳍和发达的尾部,以形形色色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适应于纷繁复杂的水生环境中…………。第一节代表动物——鲫鱼(Carasssiusauratus)1.生活习性鲫鱼的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可生活在各种淡水水体中,尤喜栖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处。为底栖性鱼类,杂食性,以水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为食。它在我国淡水渔业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2.外部形态体呈纺锤形,侧扁,银灰色,背部较深。体表粘滑,可减少与水的摩擦力。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后两侧有鳃盖,鳃盖后缘是头与躯干的分界处;臀鳍的前方有肛门,肛门后缘为尿殖孔,肛门是躯干与尾部的分界处。头前端有口,吻的背面有一对外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专司嗅觉。头部两侧有一对眼,无活动的眼睑和瞬膜。只有内耳,无中耳和外耳。眼后方为骨质的鳃盖,鳃盖后面的游离缘为膜质的鳃盖膜,其裂缝为鳃孔,是鳃腔水流的出口。在躯干部和尾部生有鳍,鳍又分为偶鳍与奇鳍。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各一个。各鳍内均有鳍条支持。除头部外,身体表面有覆瓦状排列的鳞片。体侧具有带小孔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鳞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纹线,称为侧线。3.内部构造(1)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由多层细胞构成,无角质层,内有许多粘液腺,为单细胞腺体,能分泌大量粘液,使鱼体保持粘滑,减少与水的摩擦,还可保持鱼体不受病菌、寄生虫等的侵袭,并有助于体内渗透压的调节。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布有血管、神经、感觉器官和色素细胞等。鳞片鲫鱼体表被骨质的圆鳞,是由真皮演变而来。鳞片的前缘埋在真皮里,后缘光滑无缺刻露在真皮的外面,相邻鳞片作覆瓦状排列。鳞片后部的区域虽露出体外,但并不是裸露的,实际上仍由表皮包被着。(2)骨骼系统鱼的骨骼按分布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外骨骼指真皮分化的骨质鳞片和骨质鳞条。内骨骼埋于肌肉之下的中轴骨和附肢骨。硬骨鱼的骨骼按其形成方式又可分为软骨性硬骨骨片形成中要经过软骨阶段。膜性硬骨软骨性硬骨就是性硬骨不经软骨阶段,由真皮和结缔组织直接骨化而成。中轴骨包括头骨、脊柱和肋骨。附肢骨包括带骨(肩带、腰带)和支鳍骨。头骨鲫鱼头骨极复杂,大部分为硬骨组成,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脑颅分4个区:鼻区围绕嗅囊的骨骼,包括鼻骨、前筛骨中筛骨、侧筛骨和犁骨。眼区围绕眼球的额骨、眶蝶骨、翼蝶骨、基蝶骨、副蝶骨和围眶骨系。耳区围绕内耳的顶骨、蝶耳骨、翼耳骨、上耳骨、前耳骨、后耳骨、鳞片骨和后颞骨。枕区围绕枕骨大孔的上枕骨、外(侧)枕骨和基枕骨。咽颅在脑颅下方有七对咽弓,具有支持口、舌和鳃片的功能。鱼类头骨在脑颅下方有七对咽弓,具有支持口、舌和鳃片的功能。在软骨鱼类,由于没有骨化,全部是软骨组成;颌弓的上颌为腭方软骨,下颌为麦氏软骨;舌弓为舌颌软骨,角鳃软骨和基舌软骨;五对鳃弓全部由2软骨构成。鲫鱼的七对咽弓依次为第1对为颌弓上颌由前颌骨、上颌骨、方骨等组成。下颌由齿骨、关节骨、隅骨组成。第2对为舌弓有舌颌骨、续骨、基舌骨等组成。第3—7对为鳃弓上有鳃丝。但最后一对鳃弓无,每侧只有一块大骨片,叫做下咽骨,在鲤科鱼类其上生有咽喉齿。鳃盖骨位于头骨两侧,每侧由四块鳃盖骨(前、间、主、下)及三枚鳃条骨构成。脊柱与肋骨脊柱由多块椎骨连接而成,分为躯干椎和尾椎,其椎体前后面均向内凹入,称为双凹椎体,椎体之间凹陷处有残余的脊索存在。躯干椎背面有髓弓和髓棘,每髓弓内有一空腔连成管状,称为椎管,是脊髓的通道。腹面有横突,与肋骨相关节,鲫鱼有发达的肋骨,肋骨沿着腹壁向下包围,腹端游离。尾椎背面与躯干椎相同,腹面无横突,但有脉弓和脉棘,尾动、静脉从脉弓中通过。★韦伯氏器(Weber’sorgan)鲤形目鱼类的前几块躯干椎的两侧有几块小骨,可在鳔与内耳之间传导声波,这些小骨称为韦伯氏器。通常认为韦氏小骨有4对,由前向后分别为闩骨、舟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三脚骨与膘壁相接触、最前面的闩骨和舟状骨与内耳的淋巴腔相连。附肢骨骼包括支持偶鳍的带骨和支持各鳍条的支鳍骨(鳍担骨)。肩带上锁骨、锁骨、后锁骨、乌喙骨及肩胛骨组成。肩带通过上锁骨与头骨相连(鱼类特有),后端与胸鳍的鳍担骨相连,鳍担骨又与骨质鳍条相连。腰带一对无名骨构成,不与脊柱直接相连,另一端与腹鳍相连,腹鳍的鳍担骨退化,骨质鳍条直接着生于腰带骨上。奇鳍鳍担骨发达,其上附着骨质鳍条。骨质鳍条为外骨骼,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连。鳍条分为鳍棘和软鳍条两种类型。与鱼的分类有关。(3)肌肉系统鱼类的肌肉分化程度不高,躯干部及尾部肌肉发达,由若干肌节组成,体侧的肌肉被一结缔组织的水平侧隔分成轴上肌与轴下肌两部分。偶鳍和奇鳍的肌肉不发达。运动时通过躯干和尾部肌肉的收缩,使身体左右扭曲可产生强大的推动力。(4)消化系统消化道组成口咽腔→食道→肠→肛门鲫鱼的上下颌无齿,口腔底部有一不能活动的舌,下咽骨(即第5对鳃弓)上着生有咽喉齿,用于压碎食物。鲫鱼每侧有4枚,排成l列,其齿式为4/4;鲤鱼的咽喉齿每侧有5枚,排成3列,齿式为1·1·3/3·1·l。在鳃弓内侧长有鳃耙,为滤食器官,也可保护鳃丝,不同食性鱼类的鳃耙形态数目不同。鲫鱼的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盘曲于体腔腹面,末端为肛门。消化腺肝脏和胰脏混合为不规则的腺体,位于肠系膜上,统称为肝胰脏,有胆囊。(5)呼吸系统(A)鳃的结构在第1至第4对鳃弓上有四对全鳃。即每鳃弓的外侧有两列鳃丝,称为两个半鳃,两个半鳃的基部互相合并,即每一全鳃是由两列鳃丝构成。鳃丝有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穿过,并与大量的毛细血管相连,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中血流的方向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对气体的交换过程非常有利。(B)呼吸动作主要是靠鳃盖的运动来完成的。当鳃盖撑开时,鳃膜因受外部水压力贴紧体壁,鳃腔扩大,内部压力减小,水由口进入鳃腔;当鳃盖收缩时,口关闭,鳃膜打开,水由鳃腔经鳃孔排出体外。当水流经鳃丝时,3溶于水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C)鳔鳔是鱼类胚胎时期消化管突起的囊状结构,其内部充满气体。在不同的鱼类具有调节比重、辅助听觉、发声及协助呼吸等功能。根据鳔与食道是否相通,把鳔分成两类:喉鳔类有鳔管通食道。如鲤鱼、鲫鱼、鲇。闭鳔类无鳔管。鲈鱼、大黄鱼、乌鳢。鲫鱼的鳔位于消化管背面,为一白色的薄囊,分为相互相连通的前、后两室,在后室前方腹面伸出一条鳔管通入食道的背面。闭鳔类的红腺可以分泌乳酸,与碳酸酐酶共同作用可使血液中的碳酸氢盐放出CO2。卵圆窗可以使CO2重新渗入血管里。鳔的功能;多数鱼类的鳔是一个调节比重器官,借鳔内气体的改变来调节身体的浮沉,以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少数鱼如肺鱼、总鳍鱼的鳔具有呼吸作用。鲤形目的鱼类,水内声波引起鳔内气体产生同样振幅的波动,通过韦氏小骨传导到内耳,所以有辅助听觉的作用。另外,鲈形目的大、小黄鱼等鳔的外面附有肌肉,当肌肉收缩时,鳔能发出声音。(6)循环系统心脏心脏位于鳃后腹侧的围心膜内,由静脉窦、心房和心室三部分构成;在心室前有一个动脉球。动脉球不能搏动,但有弹性,当心室收缩时,动脉球扩张,然后靠弹性回缩,可以使通入鳃的血液维持稳定的动脉压。在静脉窦通入心房、心房通入心室和心室通入动脉球处均有瓣膜,以阻止血液倒流。血管及循环途径单循环,缺氧血动脉系心室→动脉球→腹大动脉→入鳃动脉(四对)→鳃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出鳃动脉(四对)→鳃上动脉→头动脉环(汇合)颈动脉(向前)背大动脉(向后)→分支至身体各处静脉系多数静脉与动脉伴行体前静脉→前主静脉体后静脉→后主静脉总主静脉→静脉窦→心房→心室尾部静脉→肾门静脉→肾静脉消化管静脉→肝门静脉→肝静脉(7)神经系统鱼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以及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脑分为五部分: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端脑大脑较小,腹面有纹状体(运动中枢),背部为上皮组织(无神经细胞),内有两个脑室。前端一对棒状的嗅叶(古脑皮),终止椭圆的嗅球。间脑很小,被大脑和中脑所遮盖,内有第三脑室,间脑背面有脑上体(松果体),腹面有脑漏斗,其下为脑垂体。腹面有视交叉。间脑有重要的综合和交换作用。中脑视叶发达,为视觉感受中心。小脑发达,有球状的小脑鬈。运动的协调中枢。延脑前部有一对迷走叶,迷走神经由此发出,内有第四脑室。后部紧接脊髓。脑共发出脑神经10对。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脊神经按体节发出,背腹两根合并后又分成三支(背、腹、脏)到身体各部分。(8)感觉器官4眼鱼类的眼无眼脸、瞬膜和泪腺。角膜扁平,晶状体成球形,适于近视。眼后房有鱼类特有的镰状突,收缩时能使晶状体后移,为鱼类视物调节的重要结构。另外,在巩膜与脉络膜之间有一银膜,是眼球内部的反光装置,与暗视觉有关。内耳鱼类只有内耳,位于颅骨听囊区。每侧的内耳包括一个椭圆囊、一个球状囊和三个彼此垂直的半规管。内耳除感受声音外,主要功能为平衡觉。鲤形目鱼类的韦氏小骨,一端连接膘壁,一端通内耳的围淋巴腔,声波的振动借韦氏小骨传到内耳产生听觉。侧线器官鱼的身体两侧的皮肤内各有一条纵行的侧线管,管内有许多小管穿过鳞片与外界相通,这种鳞片叫侧线鳞,侧线鳞排列形成的线叫侧线。侧线管内有感觉细胞,可感知外界水流、压力及低频振动,为水栖脊椎动物特有的重要感觉器官。(9)排泄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尿殖孔肾脏(背肾)一对,呈深红色,紧贴在胸腹腔的背面。每一肾的前端有一较大的腺体,称为头肾,是一种拟淋巴腺体,不是肾脏本体。输尿管一对,在胸腹腔背壁后行,将近末端处会合形成膀胱,以后为尿道,开口于肛门后方的尿殖孔。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含氮废物,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另外,鱼类的肾脏还有调节体内渗透压的作用。(10)生殖系统鲫鱼雌雄异体,雌雄生殖腺成对,位于体腔腹侧。雄鱼一对精巢,呈白色。雌鱼一对卵巢,呈淡黄色囊状,内含大量卵粒。硬骨鱼类无特殊的生殖管道.而是由生殖腺壁本身延续成管,这种生殖管道与肾管无关。成对的生殖管道在末端会合后注入尿殖窦。成熟的生殖细胞由尿殖孔排出体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第二节鱼纲的特征一、鱼纲的主要特征:1.体呈纺锤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部(头不能灵活转动).。2.体表被鳞,皮肤富有单细胞粘液腺,有减轻皮肤与水间摩擦阻力的作用。3.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一对胸鳍和—对腹鳍),提高了运动能力,扩大了活动范围和分布区。4.终生生活了水中,用鳃呼吸。5.心脏为—心房和—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6.出现了能动的上、下颌(jaw),加强了主动捕食的能力。7.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或体外受精(多数硬骨鱼),卵生或卵胎生。二.鱼类高度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适应水中的快速运动;体纺锤形,体表富含粘液,用鳍游泳。躯干和尾部侧肌肉发达,其收缩可使身体左右扭曲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2.适应于水中的呼吸;鳃发达,由大量鳃丝组成,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心脏全缺氧血,单循环。3.可调整身体的浮力;软骨鱼以肝脏增加浮力。一些硬骨鱼用鳔调节比重,快速游泳和深度变化大的鱼类无鳔。4.维持稳定的渗透压;海产鱼类过多盐分以肾脏、鳃上盐分泌细胞及直肠腺排除。淡水鱼类过多的水分通过发达的肾脏排除,丧失的盐分以鳃上盐吸收细胞从水中吸收。5.具有特殊的侧线器官:侧线是水栖脊椎动物所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鱼体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流的压力、方向等变化,并可察知其他生物的活动情况。三.鱼类比圆口类更为进步性的特征1.出现了上下颌;强化了个体主动捕食的能力。由此增加了动物获得食物的机会和范围,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器官系统(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的发展。2.有了成对的附肢——胸鳍和腹鳍,偶鳍的出现,加强了动物体的运动能力。并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53.以脊柱替代了脊索,成为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的主要结构,更为牢固、灵活。4.脑和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进一步复杂化,开始有成对的鼻孔和三个半规管的内耳,加强了嗅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