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海浮标-中国海盐历史梗概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3鹾海浮标——中国海盐历史梗概3张荣生(2015年5-8月,为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更新展陈作)目录总前言一、浩瀚大海的馈赠-五味之祖(海盐生产厅)二、生民安国的必需-食肴之将(海盐运销厅)三、国计民生的支柱-国之大宝(海盐管理厅)四、灿烂的海盐文明-文以盐盛(海盐文化厅)五、吴盐如花皎白雪-淮盐今昔(盐品体验厅)结束语第三展厅国计民生的支柱-国之大宝(海盐管理厅)3-1.前言:中国的盐政管理是特殊而古奥的学问,有关它的文献汗牛充栋。“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春秋齐人管仲语)“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唐人刘晏语)“人人吃盐,则人人供税。”(唐人韩愈语意)是中国盐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古代的盐政管理,以保障国家盐税收入为中心,以调节盐的产、运、销有序运行为内容,以维护盐业经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以保护官盐、限制和打击私盐为概念,通过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对特殊行业进行单列的、专业化的控制,并形成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控制理论。它的要点是统筹兼顾国家、盐商、盐民和市场四者利益关系,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对四者利益关系的构成进行博弈和调整。两千年来的盐政管理,积累了繁富的文献史料,其中包含着不少对于后人治国理政可供思考借鉴的经验和教训。3-2.周代的“盐人”。中国古代最早设置的盐官职位,要算周朝的“盐人”,他是隶属于天官冢宰手下,专管盐事的官。如果说冢宰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那么“盐人”相当于人事部里一名司长。他的职责有三个:一是秉承国王旨意,下达关于盐的行政命令;二是当拥有盐资源的诸侯国前来贡盐时,由他负责收纳;三是在祭祀、宴客、御厨等各种用盐的场合,由他负责安排。3-3.《管子》的“海王篇”。春秋时期的管仲(前725-前645年)是首创中国盐政管理制度第一人。他是齐国政治家。齐国处于山东半岛北部,因北临渤海而擅有鱼盐之利。他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人不分性别、年龄、地域,都得吃盐,因而管控食盐可以支撑国家财政;二是食盐通过征购后加价卖出,可以获得商业利润;三是制盐劳动与农业34生产需要相互协调,不能相互妨碍;四是国家可以从其他产盐国购进盐斤,然后加价卖给不产盐国,经营转口贸易,同样获得盈利。他的论盐著作,是《管子·海王篇》,后代认其为百代论述盐政之祖。3-4.汉武帝与“盐铁官营”。西汉武帝是创行“盐铁官营”第一人。他改大农令为大司农,职能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其下设置分领盐事、铁事的大农丞,均为独立机关。在全国产盐郡县,设置盐铁官署。据《汉书·地理志》,计有:河东郡安邑县,太原郡晋阳县,雁门郡沃阳、楼烦县,五原郡成宜县,西河郡富昌县,朔方郡沃野县,陇西郡及所属西县,北地郡弋居县,上郡独乐、龟兹(qiūcí)县,安定郡三水县,渤海郡章武县,渔阳郡泉州县,辽西郡海阳县,巨鹿郡堂阳县,千乘郡千乘县,北海郡都昌县,东莱郡曲成、东牟、黄县、昌阳、当利县,琅琊郡海曲、计斤、长广县,辽东郡平郭县,会稽(kuàijī)郡海盐县,南海郡番禺(pānyú)县,苍梧郡高要县,南郡巫县,蜀郡临邛县,犍为郡南安县,巴郡朐忍县,益州郡连然县,共27郡37处。为惩治不法,规定:“胆敢私铸铁器,或私自煮盐的人,就把他的左脚趾头钉上铁镣,同时没收其工具。”3-5.“盐铁会议”与《盐铁论》。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开听取民意、讨论盐铁政策的咨询会议。代表官方意见的御史大夫桑弘羊,与从郡国举荐、代表民间资本利益的“贤良文学”,就食盐专营政策的利弊得失,展开自由反复辩论。会议的由头是“问以民所疾苦?”贤良文学意见是“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毋与天下争利,视以俭勤。”桑弘羊意见是:盐铁官营“为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经过综合权衡,昭帝采纳桑弘羊主张续行盐专卖,兼采贤良文学意见中止酒专卖和关内铁专营。史称“盐铁会议”。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收集会议档案,编著《盐铁论》成10卷60篇,内容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篇各标目而相互连贯,遂成古代盐文化名著。3-5.卫觊与“国之大宝”。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山西人叫卫觊,在曹操(155-220年)手下做官。曹操率大军与袁绍(?-202年)争夺河北,两军相持不下。关中诸将不知哪方能胜,都持观望中立态度。荆州刘表(142-208年)援袁反曹。而益州刘璋(?-219年)与表有隙。曹操就派卫觊出使刘璋,传令璋出兵东下,牵制表军。觊行至长安,道路阻绝不得进。受命留镇关中,恢复生产,安抚民众。他写信给荀彧(163-212年)转呈曹操,说:“关中土地肥沃。因遭战乱饥荒,居民逃难到两湖的有10万余家。听说关中安定,陆续回迁的不少。但家产已破,无以为业,诸将趁机招兵。军阀尾大不掉,会成为朝廷后顾之忧。必须想办法让返乡的民众回归农业,这需要一笔资金。古人称盐是‘国之大宝’,战乱以来利归民贩,不如恢复官府专营制度,委派军人监督卖盐。所得利益,用于购买耕牛农具,发给回迁难民。农业强了,军阀弱了;收成丰了,后方实了。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他的建议被曹操采纳。于是农业丰收、地方安宁,诸将服从、后方稳固。派军人监督卖盐,对盐业实行军事管制,一时成为魏、蜀、吴三国的共同政策。盐在《左传·成公六年》里原称“国之宝也”,至此因卫觊上书,而称为“国之大宝”。他的官职不断升迁,后来做到尚书。3-6.刘彤的《论盐铁表》。盛唐开元元年(713年),左拾遗刘彤向玄宗上《论盐铁表》,建议恢复对食盐征税,解决财政亏空。语曰:“臣闻汉之五叶,孝武为政,厩马三十万匹,后宫数千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殚费之甚,实百当今。然而古费多而货有馀,今用少而财不足者,何也?岂非古取山泽,而今取贫人哉?取山泽,则公利厚而人归于农;取贫人,则公利薄而人去其业。此所以古今不一,赢俭相悬。故先王之作法也,山海有官,虞衡有职;轻重有术,禁发有时。一则专农,二则饶国济人,盛事也。臣实谓当今宜之!夫煮海为盐,35采山铸金,伐木为室者,丰馀之辈也。寒而无衣,饥而无食,佣赁自资者,穷苦之流也。若能收山海厚利,夺丰馀之人,蠲调敛重徭,免穷苦之子:所谓‘损有馀而益不足’,帝王之道,可不谓然乎?”玄宗抄发其文,令群臣议其可否。大家异口同声:“盐铁之利,甚益国用。”于是令将作大臣姜师度、户部侍郎强循,俱摄御史中丞,与诸道按察使检校海内盐铁之课。开元十年,发布诏敕,正式恢复对盐征税制度。从隋初以来,历经130余年,食盐从无税回复征税,实为中国盐政制度一大变局。从此直到清末,对食盐的管制与时俱进,愈演愈密。3-7.唐代盐务官制与“十三巡院”。唐代因盐官后起,所以《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均未载盐官序列。但中唐以后的盐务体制已形成完整的系统。中央政府设盐铁使,统管全国盐务。全国登记在籍的煮盐“亭户”和卖盐“盐商”隶属其下,所谓“不属州县属天子”(白居易《盐商妇》)。管理生产的机构有著名的“四场十监”,监高于场,级别高于县官。监与场均为指导生产和收贮盐货的机构。直接管理盐民制盐的机构称为“亭”,级别相当于现代的乡镇。刘晏任盐铁使时,为巡缉私盐,在邻近海盐产区的交通要隘,设置13所“巡院”:扬州、白沙(今仪征)、陈许(今淮阳、许昌)、汴州(今开封)、淮西(今汝光)、郑滑(今郑县、滑县)、宋州(今归德)、庐寿(今合肥、寿县)、甬桥(今宿县)、泗州(今泗县)、浙西(今镇江)、岭南(今广州)、兖郓(今滋阳、东平),后渐演变为中央盐铁使的派出机构,如设在扬州的“扬子巡院”,负责管理江淮之间盐务,权力很大。其主官常由京官兼任,只留佐贰官驻扎扬州,代表主官处理盐政日常事务,称为“扬子留后”。在刘晏治理下,唐代盐务系统清廉能干,信息灵,效率高,《新唐书·刘晏传》有生动记载。3-8.韩愈的《论变盐法事宜状》。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户部侍郎张平叔上书论议刘晏施行的“榷盐法”产生诸多弊端,建议恢复第五琦创行的官卖盐法,并提出13条具体建议,主旨是废除盐商环节,各级官府自己卖盐,认为可以省费增收,富裕财政。穆宗将其奏议抄发朝廷公卿,要大家群策群力,议其可否。时任中书舍人的韦处厚,时任兵部侍郎的著名诗人、散文家韩愈(768-824年),奉旨发表见解,对张平叔的建议逐条予以批驳。其文后被收入《钦定全唐文》,标题为《论变盐法事宜状》。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观点,是驳斥平叔认为只有官府亲自卖盐,才能确保没人逃避购买有税盐。张的论点是:“若官自粜盐,不问贵贱贫富、士农工商、道士僧尼,并兼游惰,因其所食,尽输官钱。并诸道军、诸使家口亲族,递相影占,不曾输税;若官自粜盐,此辈无一人遗漏者。”韩的驳论是:“臣以此数色人等,官未自粜盐之时,从来籴盐而食,不待官自粜然后食盐也。若官不自粜盐,此色人等不籴盐而食,官自粜盐即籴而食之,则信如平叔所言矣;若官自粜与不自粜,皆常籴盐而食,则今官自粜,亦无利也。所谓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见其近而不见其远也!国家榷盐,粜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则是天下百姓,无贫富贵贱,皆已输钱于官矣,不必与国家交手付钱,然后为输钱于官也!”“人人吃盐,即人人供税”的盐政原理,就这样被韩愈论说得鞭劈入里、酣畅淋漓。经历这场关于榷盐法的大辩论之后,刘晏的官督商销盐法,不但贯彻到唐代末年,而且沿袭到清末民初。3-9.唐朝对中央盐铁使的选任。唐朝廷对选拔委任中央盐铁使十分重视,清雍正《敕修两淮盐法志》收录晚唐8篇任命盐铁使的诰敕,仪式庄重,用语典雅。如《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系著名才子诗人、传奇作家元稹(779-831年)所撰。先从追溯汉相萧何馈粮济军的典故说起,接叙当前国家财政紧俏,探索其原因在于:主政务者不懂财政,理财政者不参政务,因而决定王播政务财务兼掌之。接着罗列王播履历政绩、才干人望、君臣知遇,补叙任命缘由。然后规定任期职责:“尔其西备戎羌,东定燕冀;内实九府,外丰36万人;百度群伦,罔不在尔。”最后提出恪尽职守、克己奉公、不负重托的任职期望:“于戏!典谟训诰,行之具存;邪正是非,知之孔易。予唯以不敏不明,兹故用尔为股肱耳目;又安能以一二戒诲、垂之空言?尔其自励于尔心,无令观听者论尔于乡校!”感情真切,寄望深厚,不由人不奋发。3-10.唐代对地方政府的盐课考成。唐代地方政府有协助销盐和缉捕私盐职责,完不成绩效考核的官员会受到罚俸乃至降级处分。盐务机构多收、多贮、多销盐斤,实收盐课比较本年定额、上年实绩、或者祖额(历史纪录),有无超越(称“增羡”)以及超越多少,也有相应赏罚。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浙西嘉兴监所收盐课特优,盐监官吏和销盐商人都获得相应奖励。当时传为佳话,朝廷秘书省著作左郎、著名诗人顾况(约727-约820年)为作《嘉兴盐监记》,以纪盛事。3-11.唐代的私盐律。为维护食盐产销正常秩序,保障政府盐课收入,唐代在汉武帝对贩卖私盐者戴镣收具基础上,对于惩处私盐犯罪作了细化而具体的规定。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制定的《盐法敕条》规定:盗卖私盐一石者判罪至死(宪宗元和年间减死,改为流放,未久论死如初);凡卖私盐一斗以上者杖背,没其车驴;能捕获私盐一斗者赏千钱;凡卖私盐事发,坊市、居邸的主人、市侩连带论罪;私刮盐土一斗比照私盐一升论罪。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采咸灰一斗比照私盐一斤论罪;犯私盐二石以上者处死。开成年间(836-840年)规定,凡犯私盐一石以上至二石者,脊杖二十,征纳罚钱;犯私盐三石以上者,脊杖之后,待疮损痼身,牒送西北边诸州府效力。宣宗大中年间(847-858年),司空舆更立新法,凡盐盗持弓矢者皆判死刑;后又采纳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奏言:凡盗贩私盐者,迹其居处保社按罪,卖五石,买二石,亭户盗粜二石,皆死。3-12.五代的盐法“条流”。五代时,后唐、后周均制定有系统的禁私法规,称为“条流”。后汉时盐法最为苛峻,凡犯私盐,不计斤两多少,并处极刑。至后周,仍甚严峻。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改定盐法条流,其主要内容:⑴应有现垛贮盐货处,并煎盐场灶,及应是碱地,并须四面修置墙堑。如是地里遥远,难为修置墙堑,即作壕篱为规隔。于壕篱内偷盗夹带官盐,兼于壕篱外煎造盐货,便仰收捉,及许诸色人陈告,所犯不计多少斤两,并决重杖一顿,处死。其经历地分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