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2011政府工作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黄陵县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材料之三黄陵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13日在黄陵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黄陵县人民政府县长呼世杰黄陵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2011年2月12日印-2-共印300份黄陵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13日在黄陵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黄陵县人民政府县长呼世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回顾十一五:砥砺奋进再创辉煌“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煤炭强县、果业富民、旅游带动、跨越发展”战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一、经济在迅猛增长中跨越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9.90亿元,增长14.1%,是“十五”末的4.6倍;财政总收入12.10亿元,增长41.7%,是“十五”末的5倍,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增长29.3%,是“十五”末的4.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0亿元,增长30.7%,“十一五”累计达到137.9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4倍;-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8元,增长18.0%,是“十五”末的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130元,增长20.4%,是“十五”末的2.3倍。2008年首次跨入“陕西十强县”,位居第八位,2009年继续保持了“陕西十强县”第八位的名次,并首次跨入西部百强县。“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旅游强县、省级平安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合格县。实践表明,“十一五”是我县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步子最大、发展势头最猛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投入最多、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民生保障覆盖最广、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县域综合实力最强、竞争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上提前一年或两年实现,黄陵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产业在结构调整中提质增效1.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煤炭产能全面提高。投资2.29亿元建成了煤矿双回路供电工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煤炭资源整合进展顺利,淘汰关闭煤矿12处,县属煤矿由35处整合为23处。建北240万吨、建新150万吨煤矿建成投产,煤炭产量由“十五”末的960万吨提升到2285万吨,县属煤炭产量由200万吨增加到385万吨。工业园-4-区建设如火如荼。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入驻规模以上企业38家,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上翟庄高科技产业园区完成投资2800万元,玻璃微珠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工业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初步显现,被评为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县。煤能转化成效显著。在全市率先发展煤化工产业,投资110亿元的曹家峪、白石4×98万吨焦化项目和西峪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资源开发顺利推进。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县已布石油探井22口,对双龙上畛子、腰坪高松树区块煤炭资源进行了地质勘探,完成试探钻孔5口。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2.农业产业势头强劲。农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末,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6.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32.2%。粮食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提升。五年新增苹果面积4万亩,总面积达到20万亩。2010年苹果产量达23万吨,果区人均果业收入9500元,较“十五”末增长124%和95%。累计建成沼气池11156口,年生猪存栏3.8万头,沼畜配套率达到70%。川道产业开发势头强劲。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100万元,在川道地区大力发展棚栽、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和三产服务业,川道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862元,较“十五”末增加4100元。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5-“十一五”期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期,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实施扶贫移民搬迁9个村2765人,完成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21个。建成黄矿集团果蔬中心和富洋集团冷库公司两个5000吨气调库,全县果品冷藏能力达到4万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组织102个,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景区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黄陵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认真实施了整修黄帝陵二期工程尾留项目。投资2.9亿元,先后实施了古柏防火墙、古柏院改造、桥山滨湖酒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编制了《黄帝陵古柏群保护总体规划》,落实了古柏综合保护措施。黄帝陵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我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10年,景区接待游客82万人次,全县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其中景区综合收入7048万元,荣获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县称号,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接待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清明公祭系列活动,先后主办了“黄帝文化节”“各民族恭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同胞共祭轩辕黄帝”等特色鲜明的重阳民祭活动。出版发行了《黄陵文典》《黄帝祭祀研究》《华圣文化》《桥山》等书籍刊物,祭祀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刘家川、韩塬、香坊等农家乐重点村成功创建为全国农业-6-旅游示范点,农家乐从业人数达到2600多人,乡村旅游成为延伸我县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三、城乡在统筹发展中展现新姿1.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控制建设东区、仿古改造老城、拓展开发西区”的县城建设思路,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实施了商业大街开发、老城区、黄花沟街景改造和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工程,建成了拥有百余个车位的县城中心停车场,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完成了印台山山体亮化、沮河景观一期工程,新建商住小区52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由200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4.9平方公里。先行一步完成了所有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店头镇被列入全省108个重点镇,所有乡镇普遍安排了小城镇或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积极实施新农村综合建设项目,完成了165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建成市级示范村28个,县级示范村22个,涌现出曹家峪、南河寨、寨头河、三岔口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示范村。2.项目建设成效斐然。积极参加西洽会、农高会、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等节会活动,“十一五”以来,共签订合同52个,引资总额154.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70亿元,连续四年获得全市招商引资成果奖,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称号。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五年来,共实-7-施重点项目146个,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2010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6个,完成年度投资50.28亿元。“十一五”是我县历史上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3.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建成县乡公路、通村油路424公里,完成黄店塬区复线、店双路、黄直路和桐店路改造,与铜川携手建成了高标准的店头至铜川后烈桥二级收费公路,并争取省交通厅支持,拿到了收费站在我县境内选址建设的批件,以此赢得了我县在店后路管理方面的主动权,荣获全省通村公路建设先进县称号。累计投资2.02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49处,完成县城3.36千米河堤建设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建成了王庄河应急水源,解决了全县7.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完成了330、110和35千伏变电站新建改造工程,全县供电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县城集中供热管网不断延伸,供热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县城天然气加气站建成投用,新增天然气用户7000户,全县日供气能力达到4万方,县城气化率达到90%以上。4.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以建设“绿色家园、生态黄陵”为目标,实施了退耕、天保、三北、日元、“四山绿化”、“三化一片林”等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5%,荣获全省绿化造林工作先进县称号。沮河污染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段水质保持国家Ⅲ类标准,城镇饮用水源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大力-8-推进城区大气污染治理,三年累计补贴环保煤差价710万元,环保煤全面普及使用,县城空气质量稳定保持Ⅱ级标准。累计投资9400万元,全面实施“安全矿井、文明矿区”建设,矿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期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432吨,二氧化硫排放削减2470吨,荣获全市污染减排先进县称号。四、民生在和谐稳定中持续改善1.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和“双高普九”工作,新建职教中心和河西小学教学楼、隆坊中学教学楼,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全面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高考上线4875人,其中一本233人,二本520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广电大楼及隆坊、阿党、仓村、田庄等6个乡镇文化站,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市级文化先进县,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有线电视数字整转18551户。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实现了财政全额拨款,完成了县医院、中医院门诊住院楼改造工程,新建店头医院门诊楼,实施了隆坊、田庄、桥山等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建成164个村级卫生室,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普宣传和-9-科技服务全面加强,共申报科技专利28项,颁发县级科技奖18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新建县计生综合服务楼和街道办、桥山、双龙、阿党、侯庄等乡镇计生服务站,实施了店头、太贤、隆坊等乡镇计生服务站改造,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88‰以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由控制人口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转变。2.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加强。“十一五”期间,通过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征地就业招录等途径实现大中专学生就业864人,复转军人安置9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3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6180人,荣获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6389人,累计报销医药费用85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24%,累计报销医药费2499.9万元。率先在全市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1%,发放养老金385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038人,发放养老金6345万元。困难群众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县城中心福利院和田庄敬老院,城镇低保标准由“十五”末的每月130元提高到2010年的31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625元提高到1600元,五年来累计发放生活补贴、救助救灾救济等保障性资金5000余万元。大力度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10-228套2.8万平方米,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422套3.2万平方米主体即将完工。企业改制稳步推进。五年累计投入9878万元,完成了百货公司、煤炭公司、一水等14户县属企业的改制工作。3.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森林防火、煤矿生产、道路交通、建筑工地、非煤矿山、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县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坚持周一县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建成全市首家综合性信访大厅,妥善处理各类矛盾问题,信访总量保持连年下降态势,“十一五”期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823件人次,办结率97%。不断健全完善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诸如新增公交车辆、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等事关社会稳定、群众切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